聲聲慢,壓倒李清照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這一聲嘆息,怎一個愁字了得

公元1127年,北宋家裡來了個騙子兼強盜,明火執仗,氣咻咻地,北宋正捧著《清明上河圖》左看右瞧。見此情景,擲圖。又氣又怕,在咳了兩口痰,吐了兩口血以後,搖了三搖,晃了兩晃後——倒下了。

汴梁城裡的深巷裡,杏花正在凋落,酒幌子在殘陽中戰慄不止。北宋這個傢伙,沒有一個人送終,在落日樓頭間,飛鴻遠逝。

聲聲慢,壓倒李清照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然,北宋的死是正常的,誰還沒有個生老病死。大家都希望長生不老,做不到,那時候,還沒人講進化論,沒人講科學,這一變化讓人感覺著天塌了。

在那一年,中國的版圖上,出現了為期五年的人口大遷徙。人口從四面八方輻輳形向杭州聚焦,如堤下的管湧,打著漩。趙構就像所有大宋子民的最後救命稻草,他的行走路線,就是大家的逃跑路線。為躲避來自金人的凌辱,人們選擇了南渡。


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雁南飛,飛到天涯不再回。

1131年,那是一個怎樣的下午呢,瘦弱如刀似的李清照求爺爺告奶奶,終於把金石書畫從車上搬下來,每個箱子落地時發出的吭吭唧唧的聲音,不情願的樣子,都讓她心裡一抖。這是亡夫趙明誠(1129年11月逝易安泣血悲悼:“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和她李易安多年的心血。只要一想到丈夫的音容笑貌,她的心就會滴血。

在這座書法家王右軍曾經寫下千古一貼的城郊,易安女士住進了當地的土民鍾老大家裡,做著標記的大大小小的箱子,也被搬進了房屋內。

“夫人,聽你口音是北方來的?”高瘦的搬運工甲問小丫鬟。

“這天下不太平啊,你們夫人一個女流之輩,可得加小心啊。”另一搬運工說。

小丫鬟無奈地搖搖頭。李清照剛到屋子裡喝了一口水,借蒼茫的暮色中最後一線光亮,看了看那倆搬運工。沒吱聲。

是日夜間,李清照躺下來,思前想後,輾轉不眠。忽聽院裡有雜沓的腳步聲。李清照一驚。卻也是無可奈何。喚醒了丫鬟。穿好衣服。

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鍾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

或許根本不需要盜吧,也許就是搶了,人荒馬亂的。

李清照的財富縮水了。所留不過幾箱。為了生存,她不得不減價銷售。

秋來得早,又是大雁南飛。她孤單地坐在桌前喝了兩杯酒,裹緊衣服,看著院子裡的黃花,憔悴凋零,眼前一株孤單的梧桐樹上陰雲密佈,下雨了,雨落在樹葉上,簌簌地嗚咽著。直到黃昏時分,雨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悲從中來,她心裡念著丈夫的名字,泣不成聲,丫鬟也跟著掉下眼淚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顫顫巍巍地擱了筆,她取了熱水,重新把酒杯溫好。

孤獨在這個夜晚進入李清照的夢裡。世上再無趙明誠。世上再無知心人。她尋找的安穩在哪裡呢?她的玲瓏七竅的詩魂也在流亡。

二、生離死別,此恨綿綿無絕期

李清照的青年時期過得很滋潤,老家在山東章丘,對了,就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走紅的章丘鐵鍋的產地。李清照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李清照十七歲寫了一首《如夢令》,十八歲嫁給了趙明誠。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後唐莊宗自度曲,詞雲:"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樂府遂曲"如夢"二字名曲。或雲:"莊宗修內苑,掘土有繡花碧色,中得斷碑,載此詞。"此調復加一迭者,名《如意令》,蓋唐武氏有《如意曲》詞名兩襲之。(見毛氏《詞學全書》)考後唐莊宗制此詞時,本名《憶仙姿》,或謂蘇軾以其詞中有"如夢如夢"疊句,而改為《如夢令》

聲聲慢,壓倒李清照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讀此詞,怎懂易安心?詩之工巧,如天成異趣。那待字閨中的輕輕點染著的一點點幽怨,像一縷春風啊。

因為下雨也因為颳風,一定是要喝點酒的,為什麼?酒喝得很投入,是帶著心機的。至於濃睡也不能消了酒意,酒醒了,心裡記掛著一些事情,侍女過來送茶,然後用手輕輕地揉捏著她的額,她杏眼外眺,風似乎停了,光影婆娑的世界映在窗欞上,支起的花窗前滿鋪著綠意與清新。她呷一口茶,放下茶盅,轉身來,侍女正哧哧地笑。

她問:“昨晚的風颳壞到了什麼?”

侍女忖道,“很多花都被風颳到了。”忙又道,“不過,海棠還好呢!”

這個粗心的丫頭啊,你應該知道,海棠也一定被吹亂了,葉子尚好,那海棠花哪能那麼幸運呢?

這場景,再也不見。這份細膩的情感,這份來自春天的感傷,一如出現在頰子上的一抹紅暈。

人生最美好的莫過於現實的努力,和滿懷感動的記憶。

人世匆匆,她嫁給了趙明誠,然後她開始了對往事的回憶,和每次與趙明誠離別的想念。

《琅嬛記》引《外傳》雲:“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詩經·周南》寫有"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說的意思是梅子都落地紛紛了,樹上還留有七成,有心追求我的小夥子啊,請不要耽誤良辰。這是一首委婉而大膽的求愛詩。以梅來抒情,這是關於梅最早的抒情句子了。

此調因周邦彥詞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乃取前三字為調名。又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輪圓月,懸於小樓東頭,明誠遠去,思念霧一樣地溼了清照青春的心。盼望著他的書信,每次看到雁飛在天上,就想著他會寄信來。所有的亭子裡都留下了趙明誠的溫度,把欄杆拍遍,任寒霜沁冷,仍立在那裡,那假山上,那小樓上,那相伴的影 子,怎麼就在眼前呢?夜晚獨睡又獨醒,醒來還復只一人。

在分分離離中,李清照就走到了中年時候。大宋王朝一夜間被捻成了瓦礫冢。

南渡後,在1129年的三月三日,易安眼望汴梁的方向,百感交集,悵恨久之,尋筆寫下了這首《蝶戀花 永夜懨懨歡意少》。

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


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裡插花花莫笑,

可憐春似人將老。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雙調,上下片同調,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仍然是春天,仍然是李清照,但感覺已經再不青春了,那綠肥紅瘦的少女呢?被歲月消磨,經國難摧殘,再無心思為海棠花的去留而感懷了。

生離別和感傷還在路上的時候,是年八月,懦弱的趙明誠去逝。易安四十五歲。

人生三大悲: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

她匆忙地安排了趙明誠的喪葬,心裡感覺一下子被抽空了,再見就再也不見了,這是死別,她用詞表達著:

天上星河轉,

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

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大體屬於小曲。調名本自漢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取淳于棼事。此調首創於溫庭筠。

一切如舊,然而再不見舊時人,花落人亡兩不知。去時不見來時客。涼生枕簟淚痕滋。也許是秋光打了秋風,也許是秋露克了秋燈。眼前此景盡是相同。

飲泣獨悲。

國事家事,獨守明燈,一夜白頭。

三、往事不堪回首,殘夜守孤燈

這是在杭州城的大街上,一個婦人緩緩步過。遠望去,她有著知性的優雅,一眼一行的,舉止間灑落得很。陽光打落了夏日的蟬聲,喧鬧的市聲,如錢塘的潮,一沓一沓又一漾一漾的。她不為所動。

剛從牢裡出來,張汝舟已被流放,她的離婚手續也辦了。她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她望望這一隅的江山,不敢再企盼什麼了,知足了,人生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渴求的。她取了幾幅畫去找米友仁給看看,她要是能題上字的話,是能升值的。她得學著理財了,在不可知的晚年裡,她只求安穩了。

幾年後,她在自家的小院裡,種了菜,扒了土,準備著明年這塊還能做點什麼呢。杭州實在是太潮溼的,弄得她骨節也疼,胃病也時時就犯了,自己去買了點藥,煎上,每天喝上三次,感覺好多了。古書上寫,豆蔻有行氣的作用,於是又備了點,時時地煮水喝。

有時站在院子外面,看來往的行人,攜兒帶女,好不可愛。鄰居家那個小姑娘真聰明,每次看了,都要抱抱,眼看著都十歲了。白日裡,她撫著她的頭,那頭烏亮發黑的,有點不捨得撒手呢。她說,我教你讀詩吧。她真地稀罕著這個孩子,如果好好調教,以後一定會很有才華的呀。她關注著那姑娘的眸子,忽閃忽閃的,也好看,蛾眉玉顏,唇紅齒白。還是個美人胚子呢。小姑娘說,爹說,才藻非女子事!轟然一棒,擊在她的心靈深處。然後,在那蹦跳著離了李清照的懷,走了,那背影一點點模糊了,一點點不見了。

這漫長的晝夜,就像夜裡的殘月,月輝在她的心裡磨得起火呀,忽忽喇喇的,細思那一世的繁華凋零了,不再了,不念了,一縷幽幽的桂花香氣浸人心髓。罷罷罷,讀書倒是很好打發時光的事情了,於是心也就靜了,放下了。

病起蕭蕭兩鬢華,

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

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

木犀花。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在唐五代時即將《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個字的結句,成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詞“菡萏香銷”之下片“細雨夢迴”兩句頗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稱。雙調四十八字,平韻。

木樨花就是桂花,每到八月份,蘇杭地,桂花飄香,芬芳馥郁。

這花香裡,再也不見李清照。

聲聲慢,壓倒李清照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