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級只造4艘就下馬?美軍新建航母向中國看齊? 6.5萬噸就夠了!

自從核動力航母出現以來,其一直都被視為是美國海上霸權的絕對象徵,也正因為如此,想方設法保持核動力航母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也就成了美國海軍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海軍將在未來幾天,宣佈成立“未來航母2030特別工作組”(Future Carrier 2030 Task Force)。

福特級只造4艘就下馬?美軍新建航母向中國看齊? 6.5萬噸就夠了!

該工作組將用6個月時間,深入研究其航母艦隊的未來,研究美軍航母如何對抗中國和俄羅斯部署的新一代隱形潛艇和遠程精確武器。而這一工作組還有著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探討今後美國海軍還是否需要增購新的核動力超級航母。也就是說,這一工作組可能將決定美軍最新福特級航母的命運,這艘標誌性的核動力航超級航母,很有可能在建造4艘後就會被下馬!

而讓美國海軍對超級航母產生懷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以某東方大國為首的假想敵反艦彈道導彈和高超聲速武器的飛速發展,使得超級航母在面對敵人時的優勢已經不是那麼明顯;

福特級只造4艘就下馬?美軍新建航母向中國看齊? 6.5萬噸就夠了!

第二個就是建造、使用和維護這類核動力艦艇的成本,已經增長到讓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也承受不了的地步了。目前,一艘福特級航母的採購成本約為130多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為其所配備的各型號作戰飛機、武器彈藥等等,以美國的國力,想要維持一支數量足夠控制全球海洋的航母艦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並且,航母還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為了維持自家的核威懾能力,目前美國海軍還有另一個燒錢大戶——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

福特級只造4艘就下馬?美軍新建航母向中國看齊? 6.5萬噸就夠了!

大家可不要以為戰略核潛艇是一艘潛艇,就認為它沒多貴了,事實上恰恰相反,一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一點都不比核動力航母便宜,甚至還更貴。

可以說,美國海軍這兩個吞金獸美國想伺候好哪個都不容易,遑論兼得魚與熊掌。於是,這才有了針對福特級航母去留的問題。

那麼,如果美國海軍停止建造福特級航母的話,又會用什麼樣的艦艇來替代超級航母呢?

目前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領導層對“閃電航母”概念產生了興趣,這種概念旨在用海軍陸戰隊的F-35B裝滿兩棲攻擊艦;並將它們航行到熱點地區,以彌補核動力航母數量不足的缺陷。

海軍陸戰隊和海軍正在制定一項新的戰略,將允許海軍陸戰隊的F-35B能夠從小型臨時陸地基地發射,以支持艦隊作戰。

但是兩棲艦艇改裝成閃電航母不會取代海軍的大甲板航母,因為兩棲艦艇不能向大型甲板航母那樣在遠海保持高出勤率,所以有人建議美國海軍建造一種介於超級航母和兩棲攻擊艦之間的一種中型常規動力航母來替代福特級。

這是一款什麼樣的航母呢?舉個例子,其排水量和中國山東號航母差不多,具體性能就相當於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而“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確也是出了名的便宜且容易建造,並且戰機調度能力也相當不錯。

福特級只造4艘就下馬?美軍新建航母向中國看齊? 6.5萬噸就夠了!

採納新航母方案所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建造價格就便宜了一大半,一艘福特級的造價足夠購買兩艘新航母;

其次使用成本也更便宜,出一趟門不用想核動力航母那麼大排場;再者維護成本也能降下來,還不用考慮核動力航母退役之後的核廢料處理問題。

航母將不再是作為美國的霸權象徵而存在,更多的不過是一種可供消耗的高價值艦艇資產罷了。這種選擇的本質就是向包括高超聲速武器在內的新時代威脅做出妥協,沒有手段與之抗衡就退一步海闊天空,聽起來合情合理,但這畢竟不是霸道慣了的美國人的套路。

所以啊,這十年之中美國海軍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還真不好說。而作為美國最大假想敵的我們,只需要時刻關注美國海軍的動向即可,雖然說“兔子是最大的美分”,但是自家的海軍裝備發展,還是要按照本國國情的實際需求來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