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亲朋好友吊孝的礼节,比如拱手,三跪九叩,能详细说明一下怎么做的吗?

隆尧李氏


你好我是农民宗哥,我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农村亲朋好友吊孝的礼节,比如拱手,三一跪九叩,能详细说明一下怎么做的吗?

在农村亲朋好友吊孝的礼节,分很多种,有重亲,比如娘家和女婿这是重亲,侄女和以些亲朋好友归偏亲,还有就是老亲和一些临居,这些吊孝的礼节是不样的。

重亲怎么行礼

第一是娘家侄子给姑姑行礼,假如亲姑去世了,娘家侄子去吊孝,头一天晚上行大礼,在我们这个地方,那得比较重的大礼,比如重八拜或二十四拜,行重八拜时,上前先向两边陪灵的孝子拱手深行一礼,然后在灵前门外先磕四个头,这四个头必须每个都要起来在跪下,这样对世者比较尊重,但一定要慢起来在慢慢的跪下,磕完四个头以后跪在门口桌前,两边管事的会把准备好的明烛四社,果共三碟,以及酒杯火纸和快子,分别拿给你向世者敬献,这些礼节完毕之后,在回到圆点去磕,下四个头,一定要稳慢这样对世者比较尊重。


偏亲怎么行礼

偏亲就是比娘家侄和女婿远一些亲戚,比如侄女婿,他们在行大礼时和重亲就不一样了,一开始选磕四个头,这四个头也是起来跪下,但是没有重亲那么慢了,然后在向世者敬献那些供品和重亲一样,然后回到圆点在磕四个头,这四个头就不起了,磕完就行了,比较快,这就是和重亲的差别,沒有那么重了。

临居和朋友怎么行礼


临居和朋友行的就轻了,他们一开始向灵前拱手行始一礼,然后向世者敬献各种供品,完了之后,回来再磕四个头,这四个头不用起来,磕的也比较快,这个礼节就沒有那么重了,因为都是庄临,就不须要重了。

在农村不同的亲戚,就有不同的行礼,这是一种风俗,世世代代流传至今,也提现亲戚的远近,从这些礼节上就能分辨出来,当你看到行的礼,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亲戚,总之就是对世者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仪式,各地有各地方的风俗,有不同礼节。


70后农民宗哥


农村的丧事非常的隆重!我参加过淮北地区的丧礼是我外婆去世的时侯有好几年了,近几年也参加过郊区的丧事活动也有好几次了,作为亲眷的我,刚到村头,一眼望去,半个村庄都是披麻戴孝的,就象是移动的白花朵互相走动问候!进村时由孝子贤孙们来跪迎!一人喊到,蚌埠市的某亲眷到!那边接客到灵前拜三个头,上香,烧三张火纸表示对亡者的哀思,领引入席,这流水席是从中午11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才结束!席间互相问候,了解你是什么亲家,住哪里,干什么工作!等等。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我看到搭了个大戏台,顶上供奉观世音菩萨像!两边对联。四周都是幢幡飘扬!晚上稍黑灯火齐明!锣鼓喧天!一直唱到凌晨两点钟左右。重头戏在次日下午度罢,就开始上垫子,也就是给亡灵行大礼!三步九叩一点不能含糊。就象给皇帝行三步九叩礼一模一样!大家肃立两排,老师喊到,某地某亲朋好友上垫,然后上香烧纸到十步开外三拜!上前三步三拜,孝子(包括姪子)倍拜!再单腿老师递酒筷,泻地三点举筷子左中右三行礼!算是又三拜了!一直拜到晚上六点多钟,上席,笙箫唢呐齐秦!第三天下葬无论是沾亲带故的!儿女辈披麻戴白孝,孙辈带绿孝,曾孙辈穿红孝。头天夜里烧補时到次日一天,热闹非凡。这是我在城市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么热闹的三天三夜。这就是北方人!老人去世的行大礼的过程!你们那里是啥样的?


十方紫麽妙音


大家好!我是一株吊兰,非常高兴尽自己所知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并不单单是在农村,就是在城镇,亲朋好友在吊孝是也有着这样的礼节。但似乎不是拱手,而应该是双手合十。因为拱手礼是这样的:

(这是拱手礼,多是用来与人见面时使用)

而合十礼是这样的:

(这是合十礼,多用来拜祭)

一株吊兰揣测,题主可能是把拱手礼与合十礼给弄混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逝者的灵前,对着遗像行拱手礼,似乎与气氛有点不太融洽:你是在和逝者打招呼吗?你好,你好,别来无恙乎?双手合十礼则不会,到了灵前,对着逝者遗像,双手合十,鞠上一躬,很肃穆很庄重,表达出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

本回答暂且按着题主的说法,就认为是拱手礼吧!


拱手礼。来吊孝的人向逝者行拱手礼的,都是平辈之人,如老少爷们、朋友、同学,以及同事等。通常都是或三人,或四人五人一组,到的灵前,面对遗像,一人领头说上几句,如,一路走好之类的话,然后大家一起双手合十,深深鞠上一躬。算是和逝者告别了。

三叩九拜礼。三叩九拜仅是逝者的晚辈行的礼这些晚辈主要是逝者的孝子贤孙们,包括女婿、侄女、外甥等。这些人要身着孝服来行礼的。


一株吊兰


网友问题不蹊跷

农村丧事应吊孝

五七百天过週年

上供祭拜亲朋邀

孝子贤孙泪滔滔

宾朋施礼深弯腰

双手作揖头深低

磕头下跪三声嚎

二十四拜礼仪少

九拜叩首眼前瞄

长辈前面作浇典

上行下效把纸烧

一句话儿应记牢

匆忙岀丑让人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