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贤孔子,做君子之师

最近初读《论语》,对孔子及其弟子的仁德与智慧深感佩服。孔子作为至圣先贤、万世师表,一生都在教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的一生是君子的一生。孔子弟子三千,其追求也是成为有道德修养、博学多识的君子。

学先贤孔子,做君子之师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是一个君子了)“。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是言语科的高材生,所以常常言过其实,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有时甚至说别人的闲话,在《宪问第十四》中,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哉?夫我则不暇”。在《先进第十一》中,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贡做买卖是高手,就是不能做到言行一致,由此当子贡问如何为君子时,夫子注重因材施教,就根据子贡的特点告诉他,要先行其言,先做到你要说的话,然后再把你要说的话说出来。

圣人孔子不但这样教导弟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孔子一生都在游说诸国,锲而不舍,三千弟子追随孔子源于对孔子所言所行的信服,孔子实是传道授业的君子之师。

作为我们每一位老师,为人师表不是空话,言谈举止皆可能被学生模仿。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熟悉的人比如老师,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潜移默化而意义深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自己要说的话自己先要做到,然后再要求学生时才会有威信,这才是合格的负责任的老师的作为。

很多时候,当老师时间久了,管理学生的活儿越干越机械。把自己置身事外,对学生的行为指手画脚,而对自己不合礼节、规范的言谈举止避而不谈,甚至根本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但恰恰是这些不以为然的细节,让我们的教育缺乏以身作则的底气。身教胜过言传,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教育,再多的言语都要有亲身实践来支撑。

学先贤孔子,做君子之师

去年夏天,带初二的孩子们参加地生考试,多少天高强度的拼搏奋战,终能一试锋芒。我能看到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已做到全力以赴,不论将来成绩如何,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多少天来,孩子们连续作战,地生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坚持辅导,作为班主任的我全程陪伴、督促,时时刻刻,不离左右。我用每天在教室巡视的身影,中午按时分发水果的微笑,课间与孩子们交谈激励的只言片语,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他们的老师不辞辛劳与他们一同奋战。

每当孩子们感到疲惫,向我抱怨学习压力大时,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在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时,老师曾经有五天持续刻苦学习的经历。每晚都睡到两点之后,第二天五点之前起床,白天还要集中精力学习,没有午休。整整五天,加起来睡了也不足15个小时。但那段充实的学习时间,让老师感到很怀念。想想老师的学习精神,你们觉得这样的学习能叫累吗?懒惰是一种品德,坚持学习需要毅力。在最关键的冲刺时刻,同学们一定要打起精神,加油!”

这些话相比“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孩子们听了后是震撼的,也对自己的抱怨感到惭愧。班里孩子们悄悄为老师竖起大拇指,每天安静认真地坐在教室里刻苦学习,班里的学习氛围浓厚。

其实,平时在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我常常拿身边人包括我自己的经历给学生举例子,讲道理。每一句话都底气十足,掷地有声。因为亲身体验过的事儿就有发言权,没有假话空话的演讲最能打动人。

作为老师,做这些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努力给孩子做出真实的榜样。一旦孩子把老师作为刻苦学习的榜样和为人处世的偶像,班级管理轻松,学习氛围浓厚,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学先贤孔子,做君子之师

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我觉得此话一点不假。只有有着良好品性修养的君子型的老师,才会带出如君子一样的学生。教学管理的方法再多再巧妙,也必须配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师表君子之风,方见其效。

既为人师,自当以万世师表孔老夫子为榜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的一生也应当是君子的一生。师之勤奋,生自刻苦。师而有信,生则有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