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也中招!雨季毀車操作,你做過幾種?

之前,坐朋友車出去吃飯。

為了省事,大家就開了一輛車。

一車子的老司機開始對話:

一個說:“好久沒洗車了,髒得不行,你們湊合著坐吧。”

一個說:“前天下大雨,怎麼沒開出去給車洗個澡?多省事!”

一個答:“是啊,沒想到呢!”

喬妹聽得一頭黑線。這一唱一和是怎麼回事?虧得一個個都是老司機,竟然連雨水不能當作車子洗澡水的常識都不知道?

為了防止他們的愛車“減壽”,小秘只好給他們普及了一下雨天汽車的保養知識。結果聽得他們更驚訝了:原來雨後還需要保養車子?!

喬妹頓時無語,深深覺得涉及到愛車壽命的這種大事,也應該向大家普及一下,免得愛車在一場場雨中莫名其妙地“折壽”。總的來說,雨後的車子應當進行5種保養:

Top1:清洗車輛

雨後放晴,抓緊去洗車,因為雨水中是含有雜質和酸性物質的,這兩種物質有兩個作用:產生汙垢附著在車漆上;腐蝕漆面,讓車子變成“麻子臉”。如果降水比較頻繁,那麼就有必要做一次漆面維護,打蠟或者封釉了,以免車漆褪色老化兼遭腐蝕。

老司機也中招!雨季毀車操作,你做過幾種?

喬妹:洗車的時候別放過那些犄角旮旯的地兒,比如車門下側、輪轂內等等,以防藏汙納垢。

Top2:保養底盤

雨天,貼近地面的底盤是最受傷的,不僅容易受到沙石的攻擊,還會被濺上大量泥汙,且水汽不容易乾燥,時間久了就容易生鏽。因此,雨後一定要注意清潔底盤,必要時要去維修中心對底盤進行防鏽處理。

老司機也中招!雨季毀車操作,你做過幾種?

喬妹:底盤是容易被忽視的部位,可它的受傷係數一點兒也不低。一旦底盤的零部件生鏽腐蝕掉,就會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Top3:清潔天窗

說完底盤,再來說說天窗。這個配置除了是採光、通風的好幫手外,還特別適合積藏雨水和汙垢。雨後,要注意清理這個地方,並測試一下天窗的排水孔是否通暢,不通暢就趕緊疏通,以免天窗漏雨。另外,天窗導軌的潤滑情況也要觀察,若潤滑不足則需及時添加潤滑劑。

老司機也中招!雨季毀車操作,你做過幾種?

喬妹:天窗是很嬌氣的,養護不好就漏雨給你看。車外下大雨、車裡下小雨,哪個車主不是既難受又心疼!雨後保養天窗,很重要!

Top4:制動除水

你知道嗎?汽車制動液,也就是剎車油,是會“吸水大法”的,在雨水多且空氣溼度大的雨季,制動液很喜歡吸收水分。結果就是制動過程中,制動液裡的水分因高溫變成水汽,造成制動失靈或失效。因此一旦發現制動液偷“喝”了水,就趕緊送去修理廠讓專業的維修人員除水吧,以免威脅到生命安全。

喬妹:沒有孫猴子的火眼金睛,怎麼能看出來制動液裡有水分?有人總結過:剎車需踩得很深、踩剎車有響聲、剎車距離比以前有所延長,任何一種都有可能是遭了“水患”了。

Top5:各種除溼

雨水多的季節溼氣大,其實汽車的很多地方都怕“溼”,比如發動機、空氣濾清器、點火系統等等。這些地方一旦受潮,會導致車輛運轉無力、增加油耗、打火吃力等情況。所以雨後,要迅速開展除溼行動,檢查這些地方有沒有受潮,以便及時進行乾燥處理。

喬妹:此外車內也要除溼,不然黴菌家族就要登門做客了。可在通風處敞開車門,通風乾燥;也可以放一些舊報紙,吸收潮氣。

雨後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整部車輛的排水系統、車燈、雨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