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警惕形式主義!專家:聚焦短板提升治理效能

中宏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王鏡榕)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

  會議指出,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疫情在全球出現大流行,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要保持清醒頭腦,決不可掉以輕心。要在科學精準防控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各地各部門要及時協調解決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鼓勵實幹,務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戰疫警惕形式主義!專家:聚焦短板提升治理效能

  日前,陝西省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交通銀行陝西省分行高級審計師張衛平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當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但是,克強總理在23日國常會強調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要保持清醒頭腦,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您對截至目前的疫情治理成果怎麼看?對23日國常會的有關精神如何解讀?

  張衛平: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們面臨的一次危機,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贏得這次大考,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放眼長遠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可以說,這也為我們更深入地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機,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一些思考和重要啟示。

  一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時作出正確決策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經驗表明,各項制度要獲得人民的支持,必須順應社會發展、有利於人民福祉的提高。因此,執政黨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人民參與各項建設,分享發展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疫情當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最重要的工作。實踐證明,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要凝聚起眾志成城、風雨無阻向前進的堅定意志和強大正能量,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各項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貫穿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各個階段。

  二是國家治理繼續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現代化要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國家治理現代化要遵循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和運行的規律。現代經濟社會交往深化、高度分工、聯繫複雜,現代化的國家治理要為其有效運行提供穩定的制度環境和制度保障,體現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國家治理現代化,歸根到底是對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有效治理,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多方面顯著優勢,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這說明,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首先就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由不同層次的制度、各個領域的法律以及組織機制等要件組成的制度體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條件。這些制度要件都是在當代中國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前提。必須清醒地看到,建構完備成熟的制度體系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個領域的制度以及整個國家的制度體系都要經受時間的考驗、實踐的檢驗。構建完備成熟的制度體系也沒有現成的模式照搬,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根據當下的實際、著眼未來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相對於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制度構建有時存在著滯後性,有些危機會出現在制度構建的過程中、甚至之前,使現有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但也創造出進一步推進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機遇。在應對本次疫情中出現的許多治理問題都說明了這點。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堅定信心、統一認識,繼續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

  三是國家治理現代化要靠完善的制度體系,要聚焦解決治理的短板和弱項。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優勢在哪裡,短板在哪裡?發展市場經濟,市場要利用,但它就是個平臺,不要把市場當成魔棒。中國道路的成功在於有一個代表人民的、有強大治理能力的國家,從而能夠為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公平正義的前提。今天如何使這樣的國家不變色,要靠完善的制度體系,也就是國家治理現代化。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當然疫情防控方面也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所反映出的問題,既有體制機制層面上的,也有工作方法上的,更有意識和能力方面的,充分說明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一個涉及制度機制、組織人員、觀念行動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塊短板、任何一處塌陷,都會影響整個體系的效能發揮。黨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要對公共衛生環境進行徹底排查整治,補齊公共衛生短板。要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買賣市場和貿易,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要加強法治建設,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要系統梳理國家儲備體系短板,提升儲備效能,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佈局。

  四是要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整體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各級組織和機構在落實中央各項要求的過程中,要認真分析查找問題、短板、漏洞、弱項,勇於擔當、敢於負責,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落實黨中央要求、滿足實踐需要、符合基層期盼統一起來,把解決問題、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統一起來,堅持結果導向,聚焦重點、緊盯實效,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務實作風,狠抓落實。要切實理解現代治理的內在含義和本質要求,不能將治理簡單等同於單方面的管制,樹立和不斷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等現代治理意識;要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進行機制創新、流程再造,持續改進和提高整體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在這次疫情大考中,我們既深刻認識了已有的發展實力、制度優勢和治理經驗,也重新審視繼續前進面臨的更為複雜的國內外環境、更為多樣的問題以及更加嚴峻的挑戰,我們應及時結合這次危機帶來的思考和啟示,把我國國家治理體系,以及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