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歷時兩個多月,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疫情終於有了結束的跡象。


截止到今天,武漢已經5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也有不少城市,迎來了解封。


“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終於自由了。


瞬間,燒烤店、KTV、景區......全部爆滿,憋了這麼久,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來一次釋放。


這盛況,跟17年前非典結束時一模一樣。


還記得,疫情爆發時,不少人都在說,疫情結束,一定要好好珍惜平淡的生活。


可如今,還沒有全面結束,疫情給大家的教訓就已經被拋到腦後了。


所以,我總結了疫情期間的經驗教訓,不管以後再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有三個習慣,就可以安然度過。

01.

存錢,讓自己隨時都有應急資金

一個網友在後臺留言說,這次疫情,讓他想到了媽媽的話,“有錢的時候花錢別大手大腳的,要想著沒錢的時候怎麼辦!”媽媽的話,樸實而不無道理。它道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告誡:要懂得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本來自於《左傳》,意思是,在平安的環境裡,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要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那我們平時是怎麼做的呢?


為了新款的蘋果手機,花去自己大半月的工資;

或為了一款名牌包包,幾個月省吃儉用;

懂得規劃,真正讓自己從內而外獲得金錢方面的富足,這在當下疫情時期,顯得更加重要。

這次疫情,影響到了很多行業,隨之而來的便是收入的驟減。

先生所在的製造行業,外地員工比較多,疫情發生,返程受到影響。很多人已在家辦公,但對於製造型企業來說,員工不到現場,很多工作還是無法開展。


“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同樣受影響的還有酒店和民宿業。


一個朋友是做民宿的,往常春節,正是生意最旺的時候。然而今年,冷冷清清。他們也只能宅在家中,等候疫情過去。

有人即使冒著被傳染的風險,也要出去工作,只因為沒有工作,也就沒有了養家餬口的能力。

如果此時,銀行裡的存款足夠多,即使幾個月不上班,生活也不受影響,那麼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養成儲蓄和理財的習慣,懂得對金錢做合理的策劃,這樣即使面臨危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理財故事書《小狗錢錢》曾告訴人們規劃財富的方法:把錢分三份。

  • 第一份,收入的50%,用於養“鵝”。這個“鵝”是指適合投資的項目,比如股票、基金、比如房產等。


  • 第二份,收入的40%,是夢想基金。寫下自己最想實現的幾個目標,為每個目標設立專項基金。


  • 第三份,收入的10%,是用於日常消費。

消費只能佔到每月的收入的10%,其餘的90%,要麼在投資,要麼在增加資金。


“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不妨從現在開始學會合理規劃金錢,讓生活中既有鵝,也有隨時享樂的能力。


這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的內心才夠安定平和。

02.

珍愛身體,從不熬夜開始

今天,拉丁女王劉真在搶救33天后身亡,終年44歲。她的老公和孩子,最終還是沒有等到她痊癒出院。


回顧劉真的過往,工作一直排的滿滿當當,很少有機會停下來歇息。


平時忽視的身體,到了關鍵時候,才知道有多重要。

前幾天追劇,看得入迷,連續幾晚都是十二點後睡覺。

一天晚上剛躺下,便感覺到心臟部位一陣刺痛。這種感覺很陌生,以前從沒有過,我一下子驚呆了,繼而感到一陣陣後怕。

我突然意識到,身體其實是一個敏銳的感受器。任何的不適應和變化,它都能覺察到,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們。


“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2018年,有一位華為工程師在肯尼亞猝死。他的妻子悲痛萬分,在網絡上寫下這樣是文字:


“我的小家,從此破碎了。八歲和三歲半的孩子永遠失去了保護他們的爸爸,我再也等不到那個和我白頭偕老的愛人,年邁的婆婆白髮人送黑髮人……我們全家沉浸在巨大的傷痛和無盡的淚水中。”


讓人讀起來潸然淚下。

是的,世界少了他,他的職位會有人替代,可他的家沒了他,卻像失去了一片天空一樣。


這就是事實,很真實,也很殘酷。

聽說這位工程師去世前幾天,曾連續加班好幾天。他真的是很累,但也不願意放下一切去休息。

如果他沒有心存僥倖,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

這次的疫情,讓無數人停下了匆匆的腳步。我們終於在這個假日裡,好好地陪伴了家人,讓身體放鬆了一把。

而疫情過後,希望每個人都養成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適時休息,健康飲食。尊重自然規律,就是尊重自己。

這樣,身體才能支撐我們的夢想。


“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03.

會做飯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技能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會做飯真的很重要嗎?


一位網友的回答讓人尤為贊同:

“不管是開心還是不開心,都可以把情緒交給廚房。讓火烤一烤,讓鍋子拌一拌,炒一炒,整個世界都會變得不一樣了。”

看著各種新鮮蔬果五彩繽紛的顏色,真的會讓人心情變好,再經過自己的手變出各種各樣的菜,那種創造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一個朋友在武漢,封城前,他工作忙,家中一日三餐都由老婆操勞,完全沒有意識到會做飯菜是什麼稀奇事。

這次過年前幾天,老婆帶著孩子回孃家,本打算呆幾天就回來。誰知受疫情影響,武漢封城,老婆和兒子被隔離在了孃家。家中,只留下他和腿腳不便的老父親。

根本不會做飯的他,第一天,就把菜炒糊了。第二天,他下了一大鍋麵條,爺倆吃了兩天才吃完……


隨著家裡食材變少,他和他爸開始一天吃兩頓飯。

這期間,老婆每日跟他視頻,手把手教他做菜。一日一日的溝通中,他不僅學會了做各種菜,和老婆的感情也突飛猛進。


他驚訝地發現,原來做菜很有趣,也發現老婆其實很聰明能幹。


“解封第一天,餐廳爆滿”:一場疫情,刷新了4億人的三觀

聽完他的故事,我啞然而笑。


原來學做飯的過程,也是梳理關係、整理人生的過程。把各種食材搭配在一起,不就像把人生百味糅在一起了嗎?

這個過程的溝通和探究,我們漸漸也會發現,別人與自己的不同。我們會更清楚自己的喜好,也更懂得了他人。

這次疫情,讓無數人宅在家中,有了大把的時間研究美食。抖音上各種菜譜讓人耳目一新,就連小朋友也能在家做出一道道“黑暗料理”。

看起來,大家都是在享受吃美食的過程,實際上,人們享受的是無聊生活中,讓生活變得有趣的過程。

在思考菜式搭配,煎炒燉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熱氣騰騰的生活,更懂得了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

希望疫情過後,我們都能學會做菜,懂得享受挑揀、搭配和創造的過程。

因為做菜,其實並不僅僅是生存的能力,而是在提升我們創新生活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