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谓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以什么为目标?

丹凤朝阳3566


这个问题我特别想回答,所以接到邀请,我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马上开始写了,因为我一直想把我从有了孩子以后,心里到底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分享给很多人。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看着他,心里想的就是,儿子,你慢点长,长大了,你就飞走了。

我一直被有了这个小东西的兴奋笼罩着,好像一直都是,我心里唯一的目标就是想让他快乐。

我想让孩子快乐,应该和所有家长的愿望都是一致的。

但是前几年很流行的快乐成长,我觉得大多数人歪曲了快乐成长的本意,快乐成长并不代表,什么都没底线的溺爱纵容,让孩子快乐成长,你在他快乐的同时,要让他健康成长,这个健康不仅包含身体健康,也包含心智健全。所以,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要成长他的各方面的能力,其实小时候好多的能力,我们都可以在和孩子很快乐的玩的过程中完成。

其实我很宠我儿子,刚刚,我看他一直在他房间学习,我还悄声的给他端进去一杯水,其实,是你给他倒一杯水,还是他给你倒一杯水,这个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觉得你给他倒水理所应当,还是孩子只是从我这个行为当中知道,我只是觉得他在学习怕他忘了喝水的一个老妈正常行为。重要的是,他心里是不是关心别人,前些天,我这个从小特别不喜欢去超市的儿子,老抢着帮我去超市买东西,一开始没在意,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我问他,他才说,我抵抗力强,现在疫情期间,不让你去。我们相互做这些的时候,很平淡,我们家没有那种感动的场面。

所以,歪曲了快乐成长的本意以后,无底线的溺爱孩子,甚至不让他学习,想怎么玩怎么玩,我说过一句很难听的话,我说,这是在培养一个不懂事的废物,我一直不明白,这样做的家长,你想过没有,一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孩子长大了,他怎么快乐?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想成为废物,其实快乐就是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所以我们给他快乐,就要给他能力,让孩子体会,他是个有用的人,他能干这个,能干那个,那种自豪感,他是多么的快乐,还记得我儿子第一次帮我扫地,那种觉得自己特别有用的小表情,还记得我儿子第一次自己坐火车回姥姥家,不让我送站,不让我下楼,回来也坚持不让我接,自己拎着大包小包带回来的姥姥牌的每次必带品,满满的充斥着我自己独立完成一件大事的成就感。那种感受多快乐啊,我们怎么忍心剥夺他去享受那种快乐呢?我们不能总是用,我不放心你,我关心你的名义,总把他当废物,我们要从小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有思考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你就不会担心了。

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他最快乐的事情,还是一些他自己独立完成一件在当时看来有点难度的工作,比如,参加高中第一军训,因为要离家十来天吧,让准备的行李特别多,被褥脸盆衣服,他自己拎着两个大的编织袋去的,特别象农民工,特别沉,自己乐的前仰后合的下楼了。

17年上的大学,报到也是为数不多的自己一个人去报到的大学新生之一,不过东西我是给他快递过去的,自己就拉了一个拉杆箱背着一把吉他上的火车。

至今,我的关注点,还是在他快不快乐上,我的儿子,很踏实很努力,他还在他的房间学习,我必须马上去给他准备午餐了。下图是高考完,出了考场我们娘俩合影。



功成方悦


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标准,在私有制度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私自利有所谓才华的人。在公有制度的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人民服务有道德的人而不是利己主义的所谓人才。


智慧575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如是说。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也秉承同样信条,他在《新科学家》杂志专门撰文论述:“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仔细揣摩这两句话,发现不无道理,我们在学校受到了十几年的教育,好多知识性的东西后来全忘记了,比如高等数学、英语单词、物理等等(学术性、专业性的人例外)。剩下的是什么呢?逻辑和理性,记忆力、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师生情怀、攻克难题而生的专注度和意志力以及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接下来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就是运用这些“去思考,去迎接并战胜困难,去开创我们的事业,去追求我们的美好生活”。


看来,教育就是要发展我们的品质、培养一些能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教育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换言之,就是知、情、意三方面的协同发展,落实在教育中就是智育、德育、美育。

教育以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理想的教育是让儿童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在教师引导下,怡情养性,发展思维,强健体魄,增强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求。大教育观则突破学校教育的窠臼,认为教育无所不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和自我等对个体造成影响的都是教育,而且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社会在发展,对教育的认识和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各位条友,您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留言探讨~~


致思远达


一定的社会规则 相处融洽和谐

有质疑的精神和能力

人的能力有几大块 每一个学有所长的人都是人才 学有所长

人跟机器是不一样的 机器不会创新 包括电脑 它们不会犯错 人会犯错 所以人会创新 犯错是人的天赋 要容许犯小错 但要尽可能少犯错 犯大错的是要负责任的

创新,是一种思维 要培养训练这种思维 这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要保护好 使它更强大

我们的教育以记忆为主 特别英语占用大量时间去记忆 这对创新有抑制作用 还有其他各科 记忆 理解记忆 背诵 朗读 抄写 听写 刷题 标准答案等等都是在强化记忆 没有创新思维的基因

我们应该学习日本或者德国教育

教育成功不成功 就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而这样的人才能不能脱颖而出 人才,大多数需要某种天赋 首先是选 其次是育 好比,体育明星 好苗子有征兆 杂交水稻也是首先发现 我们要有科学的发现机制 而后强化他的特长

创新人才,有哪些了特点 有哪些征兆 被发现的 强化它 没被发现的容许他这个创新的基因存在 成长 成熟

教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学习社会知识 课本知识

父母结婚前 生产后要有优生优育培训

安全教育 水电火 自救 救人技巧技术 适当年龄段渗透 强化

创新思维主要有哪些 类比算一个 还有哪些 有哪些方面?

学习的过程 发现问题有没有方法


剑和盾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

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的教育思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

聂圣哲先生: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授予,教给你所不知道的知识,是一个人主动在传授,一个人被动在去理解吸收教授的知识。育:孕育、培育、养育,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颗果实,育就是给种子一个环境,让种子在合适的温度、水分、阳光中成长。那么教育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一个好的老师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然后老师为学生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自发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我思考,自我探索中自我成长。

成功的教育应该以育人为目的,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发展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潜能,发展孩子一切创造力……我们坚信“每一和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可造之才”,“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培养良好习惯,也是成功教育不可遗忘的重要环节!

现代文学家巴金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英国作家萨克雷也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命运。”

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对其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教育的终极目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习惯比优秀更重要!



刘香芝


不分等级贵贱一视同仁享受同等教育,取消民为教育禁止有偿教育在幼小中高大中出现。大学后进修其它的可自费,对无产阶级的优秀子女进修可国家帮扶。对成年人自费进修各高校要给于支持。教育就是从基础上消除等级分他而不是加大,全部公为师资力量就得以平均提高教师收入和福利,推进优胜劣汰就得以尽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爱国,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弘扬雷峰精神,弘扬民族英雄,弘扬劳动光荣,弘扬勤俭节约,弘扬浪费可耻,提倡记恶如仇。


针孔人生


教育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 “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等,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职业技能等。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也提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


藤筹劲草


老祖宗造教育这二个字时,就已经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教是体,育是用,目的是开悟。儒家讲人道,道家讲天道,佛家讲六道及解脱!三教九流都离不开心,心是什么?只有佛祖在法华经里讲清楚了一心三藏,如是我闻即心,明心见性即可解脱!


释正教


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教育又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大郎淘沙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立德树人?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达成春风化雨的境界?站在学生的视角去审视“正在成长的被教育者”的“教育故事”,或许会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教学如何才是智慧的、灵动的、高效的?

一位名师说,即使是有智慧的教师,教师的“教”,远不如让学生“主动地学”,因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是教师无法取代的。教师的工作就是为了学生获得发展,学生不是任凭雕琢的玉石或木头,而是有灵性的人,教师的任务是“启思导疑”,让学生“敢想会想”。如果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一定比教师的讲述更有价值。所以,课堂教学就是要构建一个师生学习的共同体,让师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寻寻觅觅,共思共长。同样,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引领、凝聚、规范和涵养的作用,学校文化的生命或者使命就在于培育文化生长的土壤。

教育的高效在于追寻教育的“同情心”!

我的理解,教育的同情心,其实就是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许多“教育事件”的发生,其实大多是教师教育艺术缺失造成的。我们经常谈教育改革,不是指宏观的教育体制改革,就是狭隘的教学模式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忘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更多应该是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非常赞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艺术。教育的能力就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我们不仅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而且要在心灵上与学生形成沟通交流。唯有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真正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学生的言行,才能用更好的教育尺度和方法要求他们。宽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的价值建构,才是真正的教育。

追寻教育的同情心当然必须有对教育的大爱,但我认为,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更应该有尊重、信任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讲责任、理想和担当。尊重是做人的第一原则,也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教学的高效在于构建学习的“共同体”!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学习交流阅读体验的“活动场”和“共同体”。课堂应该是一个“场”,这个“场”首先应该由教师来构建。教师要善于构建对话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经验中成长”,注重学情基础(从哪里开始),讲求落实(到什么地方去), 追求提高(怎么到那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常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不仅仅是教科研能力。课堂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也是教师价值的终极体现。

我把“始于兴趣、终于智慧”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传统教学是沿着线性的、充满预设的道路前行的,而从阅读的实践来看,每一个人的阅读中最初形成的、感受最强烈的,往往决定了后面的阅读行程。我们常常把学生应该产生什么样的体验、遵循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怎么样表达都纳人规范轨道。我们习惯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从表面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思维被问题启发了,但事实上却影响了他们语文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表现在“问题”上,往往是教师给定的幼稚化问题或强指向性问题,缺少开放性和意义的追寻。有时,也不能成为文本解读的有效突破点,而这些问题,往往像一根无形的绳子,将学生的思维指向牵在教师手中。学生无法“自由行动” , 更无法形成思维和创新的火花,致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灵动和活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无法生成智慧,无法激发师生双方的生命体验。

我认为,语文的自主阅读,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形成新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谈阅读初感,提出问题或者困惑,然后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会随意而机智地把这些随机生成的问题作为文本教学的切人口,因地制宜地进行文本教学。如在讲授余光中先生 《 听听那冷雨 》 时,就有学生问:题目中“冷”字是一种触觉,而“冷”雨怎么能“听”呢?这本来是我教学预设中没有的问题,但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和文本解读路径,就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开展讨论,思考:雨为什么是冷的?为什么用听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听雨的?

文本解读路径,就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木,开展讨论,思考:雨为什么是冷的?为什么用听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听雨的?一篇相对难读的文本,在这个“兴趣问题”或者说“真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对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产生了浓郁的阅读兴趣,进而生成了诸多阅读的智慧。我认为,学生有问题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不断生成问题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和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动态生成性”和“双边共时性”。一切从学情出发,打破单一、僵化、封闭,代之开放、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双方享受愉快的精神历程。从学生立场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所得而不苛求全得”,顺乎学情、顺乎自然、顺乎规律,这才是幸福的课堂、智慧的课堂。

学校的文化管理在于营造生长的“土壤”!

理想的学校一定追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学校课程。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树立核心价值观,教师承担起作为教师的责任,学生承担起自身学习成长的责任,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努力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共同营造师生幸福生活和快乐成长的“土壤”。一所学校的凝聚力在于教师的归属感和家园感,一所学校的亲和力在于学生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校长的领导力要素中,人格魅力远远大于行政权力。当一个校长不断扩大他的非权力性影响时,才是真正实现文化引领的开始。

校长要不断满足教师实现白我价值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成就感,不断培育教师职业的尊严。我常想,正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这句话运用到教师身上,也许可以改成“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有成为一个优秀教育者的愿望”。这种愿望如火花,常常是需要被引领和激发的,否则很容易熄灭。可惜,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常常会忘记这一点,总是习惯用这样那样的规范或准则去约束教师,而不是引导教师努力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种方法的价值取向和产生的心理效应是截然不同的。使用规范的结果是容易被教师认为“你要我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而引导式的管理则指向“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前者中的规范容易被认为是上限,带来的只能是有限度的提高;后者则传递出“我至少应该做到这样”的信息,会被认为是底线,是没有上限的。

总之,无论是学生发展,还是教师发展,校园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土壤比种子重要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