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部署境外輸入疫情防控 把好“三關”

福建部署境外輸入疫情防控 把好“三關”

福州新聞網3月24日訊(記者 邱陵 實習生 蘇怡蓮 文/攝)24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省衛健委針對當前境外輸入疫情情況作通報,強調下一步防控策略要把好“三關”,即境外入閩關、“神經末梢”關和醫療救治關。

據省衛健委副主任王喜瑛介紹,截止3月23日24時,我省共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例,其中菲律賓輸入11例、美國輸入6例、巴西輸入2例、英國輸入2例、法國輸入1例;現有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10例,其中菲律賓輸入9例、英國輸入1例。目前,已對追蹤到的1200名密切接觸者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從現有境外輸入病例情況來看,50%的確診病例和90%的疑似病例為菲律賓輸入,佔現有境外輸入病例的62.5%。

王喜瑛表示,結合全球疫情大流行形勢,必須採取更加重視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的公共衛生綜合“圍堵措施”,“圍”就是要圍住存在風險隱患和不安全的地方,“堵”就是要堵住境外病例輸入的通道和擴散途徑。

王喜瑛說,我省現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僑華人以及留學生有1580多萬,受一些國家防控策略不同、我國國內醫療條件便利以及清明祭掃等因素影響,海外鄉親、留學生回國意願強烈,疫情“倒灌”風險極大,未來一段時間將對我省疫情防控造成較大影響。專家研判,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仍為呼吸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的根本特徵沒有改變,加上目前沒有新冠肺炎特效藥、疫苗,防範疫情反彈的壓力將持續存在。

為此,下一步,省各級衛健系統將從三個方面展開防控,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舉措。

加強聯防聯控,把好境外入閩關

積極協助口岸檢疫部門,嚴格實施入境人員口岸衛生檢疫工作。健全完善“閩僑健康網”,為海內外閩籍僑胞提供醫療健康諮詢以及常見病、慢性病複診等健康服務。

對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人員,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對確診、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等的密切接觸者,進行及時的判定、排查、追蹤、管理。

充分運用各相關部門共享的境外入閩人員信息,全覆蓋、全鏈條、無縫隙抓好境外入閩人員健康管理工作。

指導基層管控,把好“神經末梢”關

防輸入、防擴散最終都要落到社區(村居)這個主陣地。繼續發揮基層一線網格化管理的作用,指導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加強對境外入閩人員的信息登記和跟蹤健康管理。

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管理,開展地毯式全面排查,把防控要求落實到每個社區、每個村居、每個小區,及時掌握、盯緊盯住每一個境外入閩人員。

繼續抓好健康教育,提高群眾防病意識,引導群眾加強自我防護,仍然做到勤洗手、多通風、不扎堆、少出行。

堅持有效做法,把好醫療救治關

繼續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管理,提高醫務人員對新冠肺炎病例的診斷和報告意識,繼續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做好“四早”“四集中”。

總結前期醫療救治經驗和借鑑北上廣等地的先進做法,嚴格按照《診療方案(第七版)》要求,對收治患者實行“一人一案”,強化中西醫結合,及時優化救治方案,繼續發揮國家和省新冠肺炎防治遠程指導中心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指導各地在確保疫情防治到位的前提下,分區分級做好醫療救治工作,逐步恢復正常醫療活動,滿足群眾正常就醫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