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01

你觉得婚姻,是几个人的事?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两个家庭?

也许你的答案是:两个人。

而我的答案是:一个人。

以前,我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互相包容与理解,一起携手经营婚姻,那一定会把婚姻经营好,一定会幸福。

但是,听了樊登老师的全国巡回演讲,我改变了想法。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在那次巡回演讲中,樊登老师说:“婚姻是一个人的事,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内心能够变得完整、安全、有爱,跟谁都能过得很好。”

如果我们的内心足够完整,就不会想要寄期望于对方身上,用一个行为的证明,来满足自己的缺失感。

如果我们的内心足够安全,就不会去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些什么,用一个改变的证明,来填平内心的坑。

如果我们的内心有爱,就不会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取更多的爱,用一个爱的证明,来喂养弱小的自我。

一段婚姻,是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结合,而无论和谁结婚,最终是和自己相遇,经营好自己,最后才能与幸福相遇。


02

你若完整,完美自来

我有一个朋友小梅,父母离异,从小跟着母亲生活,父亲几乎不来看她,就像生命里没有这个人出现,她从小就幻想嫁给一个很爱她的人,代替父爱。

去年,她嫁给了爱情,她老公每天雷打不动地给她准备丰盛的早餐,甚至包揽一切家务,就像一个父亲一样照顾着她。

今年年初,她告诉我:她的爱情没了。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原来,在这次疫情里,她的老公没有早早起来给她准备早餐,而是在床上睡大觉;她的老公没有陪她一起看偶像剧,而是在敲着键盘跟队友说趴下、注意前方。

她老公没给她准备早餐,是因为头天晚上她肚子疼,凌晨2点老公还在给她熬红枣生姜汤。

她老公没陪她看偶像剧,是因为他连续半个月推迟朋友邀约,那天是他隔离13天,第一次打游戏。

在朋友眼里,她真嫁给了爱情。只不过,她想嫁的不是爱情,而是父爱。

她一开始寻求爱,就是为了用爱情来填补缺失的父爱,可父爱谁都替代不了。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在她生命里,因缺失父爱而不完整,她想要修复自己,想要生命更加完整,她放弃用自己的力量,去弥补缺失的父爱,而是寄希望于爱情。

没有人,可以完全满足我们,包括父母。小时候,想要一双鞋,可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月工资,所以无法购买,爱情亦是如此。

想要爱情,填补生命的缺失,并不是最佳方法。到最后,也许父爱没有填补,爱情也丢了。

因为,在这段缺失的关系里,爱情也是缺失的一部分,而你只看到了想要的那一部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结婚,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而不是融合。你能把自己理顺了,把自己内心搞明白,把自己内心变得完整,跟谁过日子都一样。


03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从小,我就在心里描绘着另一半的模样,又高又帅又贴心,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王子。

现在,我早已结婚,对象不是王子。

我的伴侣,不是理想中的情人,我一直想要改变他,让他成为我所幻想的完美伴侣,跟我一起共度余生。

但现在,我放弃了改变他的想法,而是学着去接受他本来的样子,我却过得比以前还幸福。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改变他的过程中,我过得很累,他也过得很累。

一开始,我要求他做家务,他会做,但是我会因地上一粒米,训斥他,他打扫的很干净,我会因为他不主动,责怪他。

后来,我的要求,他会推脱,即使答应了,也不会立刻去做。因此,我对他越来越不满意,各种找茬,他也对我越来越烦。

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紧绷,随时会爆炸,就差一个导火线。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这次疫情,听小梅抱怨了她老公,说她的爱情没了,我也开始认真反思:发现,我喜欢的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不是他本来的样子。

我要改变老公的想法,一直都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控制,是内心不安的一种表现,让对方按自己规划的轨迹发展,让一切掌控在自己手心。

改变对方,不过是想获得一个爱的证明,喂养我内心那弱小的自我,也在提供着虚假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因此,我放弃了改变对方的念头,享受他的优点,也包容他的缺点,互相理解与包容。在这段感情里,我做更好的自己,也允许他做自己,我们都很愉快。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婚姻里,很多人没有安全感,想通过改变对方,来获得安全感,却忽略了,总想改变对方的人,自己也长满刺,期待靠近改变对方,不仅伤害对方,其实也对对方的刺进一步伤害。

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他人,有人想要改变你,你是什么想法呢?

我们需要去了解对方,了解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安全感,自己给的才安全。

04

你若有爱,幸福自来

有一闺蜜,她的婚姻观念是:只要结婚,一定要白头偕老。

去年10月份闺蜜聚会,她说:“我离婚了,对方没有出轨。”

“为什么?”我们都很惊讶,异口同声地问。

“因为在这段感情里,期望与回报不成比例,付出太多,收获太少。”

“这段婚姻,让我变成了我讨厌的模样,在婚姻里,我迷失了,现在我要拯救自己!”她补充说。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的确,在这段感情里,她付出太多。

大学时,每天她会给男友送爱心便当。

结婚后,每天5点30起床,给对方做爱心便当,有一次胃病犯了,也起床坚持给对方做爱心便当。

毕业后,两人成了异地恋,为跟男友每天见面,放弃家人安排的国企单位,选择来到陌生城市打拼。

怀孕时,孕吐严重,同样每天坚持给老公做饭。为不打扰老公上班,所有产检都是她一个人去做,怀孕期间从未要求老公做过一件事,还揽干一切家务。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有一次聊天,她说:她内心,很渴望对方陪自己产检,希望对方给她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她所付出的一切,就是想要换回同等的爱。

只不过,最后没有换回同等的爱,而是离别。

她真的很爱他,渴望对方同样爱她,为了得到这份爱,她做了很多努力,甚至放弃了自爱。这也注定,她得不到同等的爱。

一个人不懂如何爱自己,又怎么知道如何爱他人呢?委屈自己得来的爱,也不会幸福,因为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无法给予自己爱时,寄希望于对方身上,就好比我们被刀划伤,希望对方撒药来治愈伤口,而不是选择自愈。

我们无法自愈,那伤口还在那里。委屈自己,就是丢失爱的能力,我们只有懂得如何自愈,如何爱自己,才能真正收获爱。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05

写在最后:

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就好比没了“脊梁骨”。

婚姻不是命运跳板,也不是生活囚笼,骨子里有自我坚持,才能挺直腰杆,赢得尊重。

爱寄托在对方身上,我们难以真正体验爱。对方给的爱,可以收回;自己给的爱,可以永恒。

婚姻出现问题,一般是我们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求关心求呵护求爱。

需求是一种无底洞,一种需求得到满足,还会出现新需求。我们内心无法满足,对方做再多也是徒劳。

当我们把婚姻看作是一个人的关系,不再求爱,而是成为爱,去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完整、安全、有爱,更容易到达幸福的彼岸。


《知否》里,盛明兰对祖母说过这样一句话:若为了在男人面前争一口饭吃,反倒把自己变成面目可憎的疯婆子,这一生多不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