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江湖派”是兴起于南宋末年的文学流派,在晚宋文坛上,江湖派诗人的生活及创作方式并没有长久的持续下去,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其他文士一起,经历了蒙元灭宋的天崩地裂时刻。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但是,在这国家沦亡之际,许多文士既没有缄默不言、集体失语,又没有自我麻痹、艳舞醉歌,也没有退避山林、静观云涌风起,而是以其自身的行动及文学创作,展示出耿耿民族正气和坚贞节操,集中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历经家国丧亡的深痛悲哀。宋末文士的这种表现,与其他时代有着明显不同。

一 、靖难赴死彰显忠义

处于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能否勇敢地站在与敌斗争的前沿阵地,进行殊死搏斗,堪称是检验真正具备热爱祖国及高尚人品格范的试金石。文天祥、谢枋得等人,以自己的表现给予了最好的答案。

1.展示爱国忠诚:

文天祥是宋末时期最为耀眼夺目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形象。他年少志高:

“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恭帝德祐元年(1275),蒙古大兵渡过长江,朝廷诏告天下起兵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他原本家财丰厚、生活奢华,“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他将全部力量投入到抗敌救国的事业之中。可惜,由于蒙古军队过于强大,南宋终归覆亡,文天祥兵败被俘,他顶住多次威逼利诱的考验,选择了为国尽忠。“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向)拜而死”。他的行为,真正践行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誓言。

(以上见于《宋史》《文天祥传》)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一方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则在创作上抒发爱国思想。文天祥作于德祐年间起兵抗敌之时的诗歌近六百首,约占其诗作总数的四分之三。这些诗歌以反映现实的深刻而堪称“诗史”,又以真实再现自己的心迹理路可命之为“心史”,它们分别编为《指南(前)录》、《指南后录》。其中,《指南(前)录》中的诗歌,主要反映宋亡之前的赴元营谈判、遇敌脱险、追寻南宋流亡政府等情形;《指南后录》叙述被俘北行及囚禁于燕京的经历。

作者以大量诗歌再现了元兵的凶狠残暴、百姓的巨大苦难,而最为感人的则是他那深沉的爱国之情,以及为国尽忠的坚强决心。“臣心一片磁石心,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前录·顾诸从行者故绕去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独自登楼时拄颊,山川在眼泪浪浪”(《指南后录·登楼》)、“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指南后录·言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南后录·过零丁洋》)等(以上见于《文天祥集》),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另如散文《指南录后叙》、词作《酹江月》(乾坤能大)等,也是充满正大之气、豪壮之情的名作。

这些作品传达的深沉爱国思想感情、为国尽忠的执著信念,鼓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而他以身殉国的壮烈义举,更是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的学习楷模。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

2.践行民族大义:

谢枋得年龄比文天祥大十岁,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也是聪明过人、关心国事、崇尚忠义:“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他也是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中功名,与文天祥为同榜出身,考卷也都是由于极论时政而知名;

他也曾因为揭露贾似道的罪行,被免官贬谪;元兵大举贤南进时,他也投身军中、坚持抵抗。

兵败国亡之后,他“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转茶坂,寓逆旅中,日麻衣蹑履,东乡而哭,人不识之,以为被病也。已而去,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屡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其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天下既定,遂居闽中”。本来,他是想以这种隐姓埋名方式,终了此生的。

元朝政权稳定之后,多次征召南方俊才名士,谢枋均列其中,但却一一被他严词拒绝。至元二十五年(1388),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为了邀功,强行押解他北上,第二年四月到达大都。他“问谢太后攒所及瀛国所在,再拜恸哭。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

以上见于《宋史》《谢枋得传》)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谢枋得的作品传世不多,但其中不乏怜民伤时、抗敌爱国之作。如“东南干戈二十秋,人无贫富眉长愁。千人幸有一人在,两处呻吟无歌讴”(《赠何古梅学医》)、“洪钧一转岁开端,草木群生亦喜欢。安得明年此时节,江东重睹旧衣冠”(《元旦阻雨二首》其一)、“八闽英杰盛如林,安得三忠存至今。旧俗风流千载事,精忠大义一般心”(《和詹苍崖韵》)。特别是他被押赴大都临行时所作《魏参政执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妻子及良友》一诗,更是表现了必死决心和凛然正气: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这首诗在当时就引起极大反响,门人弟子、亲朋好友也都有感而作。下,下面就是选录其弟子蔡正孙的《和叠山先生韵》:

山色愁予渺渺青,平生心事杜鹃行。霜饕雪虐天终定,岁晚江空冰自清。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离明坤顺文箕事,此是先生素讲明。

两诗相比较,可以知道他们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谢枋得的诗歌,的确具有“高风凛然”的气质风格,发挥着“廉顽立懦”、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巨大作用。除诗歌而外,《上丞相留忠斋书》、《与参政魏容斋书》等都是和他的爱国诗歌一类的散文名作,充分表现了以生命殉难的爱国主义思想。

文天祥与谢枋得的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他们超越了普通人“建功立业”的价值观念,在国难当头的紧要关头,明知“不可为”而强力“为之”;他们改变了自身的“儒生文士”形象,招兵买马、杀敌勤王,由文士而兼战士及统帅,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冲破了承载精神动力的极限,在太后与幼君降敌、国家已经灭亡,无君可尊、无土可守的域境中,仍然坚持抵抗、决不妥协;他们显示了传统文化精神的巨大力量,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大丈夫”;他们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用生命验证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人生观念。这一切,是他们留给后世最重要、最宝贵的文化财富。

二、保持气节怀念故国

在宋元鼎革之际,还有一大批文士,虽然没有像文天祥、谢枋得那样舍生取义,但也始终保持了民族气节,时刻以故国为念。代表人物有刘辰翁、谢翱、郑思肖等人。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刘辰翁

1.记述亡国之痛:

刘辰翁是与刘过、刘克庄并称辛派“三刘”的著名词人,他亲身经历了宋与元改朝换代的巨变,宋亡不与蒙元合作,隐居以终。他的词作,有的真实记述当时国家灭亡、君臣被掳北去的情景;有的是以“送春”、“伤春”之名,凭吊逝去的赵宋政权;还有的则是表达自己在亡国之后的痛苦,代表作就是下面这首《永遇乐》: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这是刘辰翁依李清照《永遇乐》词韵所作两首词的第一首。词首有小序曰:“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以上见于《全宋词》)

就这样,刘辰翁将李清照的流落江南之苦、辛弃疾壮志难酬之悲,与自己家国破灭之痛融为一体,抒发了真挚的爱国深情。同时也以殿军的身份,标志着辛派词人创作的终结。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南宋爱国诗人:谢翱

谢翱自幼秉承家学,深受“春秋大义”的影响。十八岁那年曾到临安应试而未考中进士。到了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开府南剑州(今福建南平)统军勤王,谢翱毅然以全部家产征召数百乡兵投军,并以布衣之身担任谘议参军。

两年后,文天祥兵败被俘,谢翱被迫隐姓埋名,躲藏于民间。此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以务农、教书养家糊口,但他坚决不与元朝合作,结交之人都是反抗元朝统治的人士。对于南宋的亡国,他始终难以释怀;对于他十分敬重的文天祥之死,更是悲痛难已,除了在诗歌中表示哀悼,还多次登高设祭泣拜。《登西台恸哭记》一文,载录了他对文天祥的感情,以及与友人登西台哭祭的情形: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盻,悲不敢泣。……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暮归来兮关水黒。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

在谢翱的恸哭之中,寄托着他深沉的黍离之悲、爱国之情。

2.长怀故国之思:

郑思肖字所南、忆翁,但都不是原来的名与字。他的本名已不可考,“思肖”乃是宋亡之后改的名,内含思念赵氏之意。取字为“所南”,表明以“南”为“所”的思想;又字“忆翁”,所“忆”的对象自然是赵宋无疑。他题自己的居室名为“本穴世界”,实为拆字而成的“大宋世界”(“本”去“十”为大,“十”加在“穴”字之中,则为“宋”字)。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

他“有田数十亩,寄之城南报国寺,岁收入寺,为祠其祖祢,而身亦馆榖于寺焉。遇讳,必大恸祠下。自宋亡,誓不与北人交接。于友朋座间见语音异者,辄引起。平日喜画兰,疏花简叶,不求甚工,赋诗以题之。辞皆险谲,盖托物以写其愤懑”。(以上见于《资治通鉴后编》)

这里的“遇讳,必大恸”、“不与北人交接”,都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他在宋亡之后所画兰花,其花根皆不入土地,用以表达土地沦丧的含义。凡此种种,都表达了他与赵宋王朝极为深厚的感情,以及倔强刚直的性格。郑思肖的诗文作品,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一是居士传》,显然是郑思肖自我思想行为的形象概括:

一是居士,大宋人也。生于宋,长于宋,死于宋。今天下人悉以为非赵氏天下,愚哉!……大宋,粹然一天也,不以有疆土而存,不以无疆土而亡。……苟能深造一是之域,与天理周流,明而不惑,杀之亦不变,安能以伪富伪贵刍豢之?……能识一是之理,则真识一是居士矣。奚以识其精神笑貌,然后谓识一是居士也?

在南宋王朝已经覆亡、蒙元在大江南北统治已经稳固的情况下,郑思肖坚持认为国家仍然是“赵氏天下”、自己仍然是“大宋人”、宋朝“不以有疆土而存,不以无疆土而亡”,似乎过于迂执疏阔、不识时务。但是,身为亲历亡国之巨痛、沦为无处安顿心灵的遗民,这不失为激励自己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郑思肖作品《心史》

与此同时,郑思肖也与当时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文士一样,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了国破家亡之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命其名为《心史》,并且写了一篇《总后叙》予以说明。

其中开列了收入的作品:“《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诗二百五十首,《杂文》自《两盟檄》而下凡四十篇,又前后自序五篇,总目之曰《心史》。”

先看其中诗集的命名:“咸淳”(1265—1274),是宋度宗的年号,当时南宋政权尚可支撑;“大义”,是对保持气节的推崇,既是自励、也是励人;“中兴”,则是对赵宋王朝重新东山再起的期盼与坚信。至于为何总其名为《心史》,这篇叙中接着写道:

“夫天下治,史在朝廷;天下乱,史寄匹夫。史也者,所以载治乱,辨得失,明正朔,定纲常也。……熟知心之所以为心者,万万乎生死祸福亦莫能及之。盖实无所变,实无所坏,本然至善纯正虚莹之天也。以是,敢誓曰《心史》。”(以上见于《宋文选》)

作者认为,治世的“史”,由官方写成;乱世的“史”,则由个人写成。有良知的文人用以记述“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的诗文,都是“史”。不过,此时天下大乱,人的生命尚且难以保全,更何况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诗文);但是,自己的“心”决不会改变。

这里的“心”,就是爱国之心、重兴赵宋之心。他是坚定地不忘故国、心向赵宋,极具代表性的“遗民”。

后世为何如此敬重宋末文人?其爱国情感与遗民情结使后人敬重学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结束语:

宋末元初崇尚气节、追怀故国的文士,当然不止上述所列。当时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人数众多、地域广大、联系密切、持续时间绵长等予以概括。

如地域上包括临安、会稽、台州、浦阳、严州、庐陵、建阳、东莞等文人群体;相关人员可区分为孤臣义士、高蹈肥遁、隐于学官等类型;他们的创作主题取向多为悲恋故国、反思原因、控诉罪恶、歌颂志节等。

南宋末年的以文士为主体的爱国表现(如文天祥等人的舍生取义),以及大量的爱国诗文作品的创作,是宋代文学、宋代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章,为宋代文化划上了完满的句号,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史》《全宋词》《宋文选》

《资治通鉴后编》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