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3省明確開學時間!返校在即,這些準備需師生、家長提前做!

密切留意,做好開學準備!


截至3月22日18時,新增江蘇、江西兩省後,全國共13省市明確開學時間。


其中,雲南、寧夏、山西下週陸續開學;已明確開學時間的省份中,最晚均在4月7日開學。


需要注意的是,3月20日,雲南新調整了開學時間。


江蘇

高三、初三3月30日開學。


全國13省明確開學時間!返校在即,這些準備需師生、家長提前做!


據@江蘇教育發佈 ,江蘇省各級各類學校自3月30日起分批次、錯峰開學。其中:

①高三年級、初三年級3月30日開學;

②中小學其他學段、年級做好4月7日開學準備;

③高校以4月13日為開學起始時間做好開學準備工作,具體開學時間經批准後由學校發佈。


江西


高三、初三4月7日返校。


全國13省明確開學時間!返校在即,這些準備需師生、家長提前做!


3月20日,江西省教育廳發佈通知明確,全省高三、初三年級(含九年一貫制學校九年級)學生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年級學生4月7日(星期二)返校學習。初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其它年級、小學和高校繼續開展線上教學。


雲南


疫情防控達到開學要求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3月23日可以開學;達不到開學要求的,暫緩開學。


3月20日,雲南省教育廳發佈通知,明確各州、市、縣、區要逐一審核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合理確定學校開學時間:


全國13省明確開學時間!返校在即,這些準備需師生、家長提前做!


1.普通高中學校、全州、市普通初中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達到開學要求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2020年3月23日可以開學;達不到開學要求的,暫緩開學。


2.對開學後不能到校上課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各地各校要做好補課計劃。並採用適當的在線教育方式,協助高三、初三學生同步參與學習。


3.其他學段、年級開學時間另行通知。


此前發佈的通知中,曾明確3月23日,高三、初三年級開學;3月30日,中小學其他年級開學。


離開學還有一週至兩週左右,這段時間,學生和家長如何調整狀態?老師如何做好教學過渡和銜接?


一起來看,事關孩子開學後的學習效率!


1


給學生的建議

調整身心 端正態度 加強溝通


1. 調整作息時間


這個超長寒假相信已經打亂了許多同學的生物鐘,那麼在臨近開學的這段時間,需要逐步恢復到上學的作息,以便開學之後能更好適應。


最好在開學前一週左右逐步改掉睡懶覺的壞習慣,樹立時間觀念,訓練早睡早起,在家作息時間儘量向學校作息時間靠攏,這樣才能在開學後儘快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縮短不適應期。


2. 調整焦躁心態


隨著全國陸陸續續開學,學生心態一定有所波動,會焦慮自己什麼時候返校。這個時候,請大家放平心態,等候學校的通知,每日按照要求照常在網上上課,保證學業不落下,做好返校學習、測驗的準備。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查漏補缺,整理自己的知識網。


3. 調整飲食結構


居家閉關的這段時間,每天被美食包圍,平時運動量並不能消耗掉多餘的熱量,所以會有一部分同學出現發福的情況。在即將走向正常的這段時間,需要父母和同學們一起努力,調整飲食結構,平衡每日的營養攝入,避免出現營養不均衡,消化不良,或者過度發胖等情況。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態,能夠更快跟上學習的步伐。


4. 對學習用品進行歸類整理


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有的同學養成懶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開學前要把手中電子產品等來個“刀槍入庫”,上網課期間使用,結束學習就要收好,不要沉迷電子遊戲等。收拾好這些東西之後,再對自己的學習用品進行歸類整理。


5. 端正學習態度


很多學生在學校裡受到約束,進入寒假,放鬆自己。快開學了,要端正學習態度,從一些容易讓自己靜下來心的事情做起,逐漸收收心,比如聽音樂、看看書、練字等等。


6. 制訂學習計劃


快開學了,自己要端正學習態度,走出網海,找回自己才對。自己要樹立學習目標和自信心,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學期計劃,定出各科的標準,計劃要針對實際,切實可行,不可高不可攀,束之高閣。


7. 學習疫情防控知識


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但是也不能馬虎大意,在寒假裡養成的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堅持。提前跟老師溝通,瞭解學校疫情防控的要求,按照學校的要求來準備。


8. 經常與老師溝通健康情況


在特殊時期,按時上學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保證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開學前,更要時刻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以及出行情況,及時向班主任老師彙報。越要臨近開學,疫情防控越是要打起精神。


2


給家長的建議

心理支持、學業鼓勵、生活照顧


成年人首先要保持樂觀心情、正常的生活規律和嚴格的作息時間,給孩子做榜樣,理解信任未成年孩子,不能簡單限制、責怪、否定,要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危機,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家長在孩子復學後,要積極配合教師,幫助孩子查漏補缺,不掉隊。怎樣讓孩子們儘快步入學校學習的正軌呢?


● 主動與學校保持密切合作。

返校復課在即,家長們應該主動和學校教師保持有效聯繫,充分了解學校的教育要求,發揮學校集體教育和家庭個體學習的各自優勢,以保證孩子學習好習慣的持續養成。


● 調整生物鐘並加強運動。因此在生理上,家長要主動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以及午間休息,調整孩子在家的生活節奏。同時有意識地加強孩子在家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喚醒孩子的身體機能,在返校前讓孩子的生物鐘跟上學校的節奏。身體機能跟上了,孩子們的適應就會更快更順暢。


● 循序漸進調整心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心理能量重新迴歸正常學校生活,家長們首先不要以愛孩子的名義製造焦慮,要引導孩子從權威渠道瞭解病毒研究的最新進展,讓孩子對病毒和疫情有清晰科學的認識。教會孩子正確做好各種防護,如科學戴口罩等;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帶孩子逐步進入小區廣場、菜場、超市等場所,消除孩子緊張、焦慮的心理。


3


給老師的建議

階梯遞進、深度學習、補齊短板


鑑於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的不確定性,開學回校後,備課組不急於上新課,通過小測試等方法檢測知識掌握情況,要實施個性化的“零起點”教學,統籌安排分層階梯式教學計劃,使課堂教學與“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居家學習有效銜接。


一是找到個性化的“關鍵”起點。學生居家學習情況各異,把握教學起點,老師要了解:學生已知什麼、未知什麼,學生想知道什麼、能知道什麼,學生網上學習疑難、關鍵性問題有哪些,為什麼有這些問題等等,與學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點”。


二是採用多樣化的“滴灌”教學。班級學生掌握情況較好,可將學習新課與補學鞏固講解並行;對於兩極分化的班級進行同伴互助式教學,班內統一教學與課後補學同時進行;對於班內學生知識掌握參差不齊的情況,可採取分層教學;對部分學習困難、注意力不易持久、獨立性自覺性較弱而產生的新學困生,教師應給予特別輔導補教。


三是關注思維發展的“深度”學習。居家線上學習是學習的一種新方式,但相對缺乏教師的監督和引導、同伴的互助和研討,學生的各學科學習往往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情況,在過程探究、思考應用上存在不足。教師應依據學生情況指導學生明晰學科知識體系和內在聯繫,建構知識網絡,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師在提前做好開學教學準備的同時,應通過與家人、朋友、同事、同行交流的方式,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以便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開學。


做好投入新學期的準備,以積極的姿態迴歸校園吧!


來源 | 今晚時間,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教材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