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时为了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汤和有何过人之处?

湘西木鱼


答:朱元璋幼时为汤和杀地主牛的情节来源于明朝人王文禄的《龙兴慈记》。

《龙兴慈记》是一部神书,听书名,就知道不靠谱。

这“龙”指的是朱元璋。

“兴”,是指兴旺发达、兴盛的意思。

“慈”是指母亲。

“记”是指记录、记述。

整部书名的意思,就是:听母亲讲述明太祖朱元璋兴旺发迹的故事。

没有错,记录人是王文禄,但故事来源于他的母亲。

问题是,他母亲的故事从哪儿来的?

也许一部分是听别人讲来的,也许一部分,压根就是她自己想出来的。

听别人讲来的部分,也是别人想出来的,你传我,我传他,他又传给他,传来传去,都信以为真了。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这《龙兴慈记》记载的那些“听母亲讲述明太祖朱元璋兴旺发迹的故事”,应该摒弃掉,不要再当作史事来说了。

这些故事,除了朱元璋小时候的偷牛事,还有朱元璋的爷爷葬中了风水宝地;朱元璋出生时的种种神奇祥瑞;朱元璋做沙弥的时候发配庙中伽蓝神;刘伯温被高人魂魄附体;朱元璋杀常遇春老婆等等,光怪陆离,神神道道,假得不能再假。

别的不说,就说这偷牛事,朱元璋和几个小伙伴杀了地主家的小牛,饱餐一顿,然后朱元璋把剩下的牛尾塞入岩石中的一条夹缝中,骗地主说牛钻峡谷去,被老天爷把峡谷连起来,长成了一块,只留下一条缝……这种鬼话,谁讲得出口?又有谁会信?

所以,“朱元璋幼时为汤和杀地主牛”之事并不存在,不值得分析。

至于朱元璋做皇帝后不杀汤和,也并非汤和有什么高明之处。

只要汤和遵纪守法、安分守己,不触动大明律令,不做对大明构成威胁的事,朱元璋自然就不会杀他。

也不知谁造的谣,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把所有的功臣都杀了个精光,就只剩下汤和一个人。

根本就不是这样。

就拿最初跟随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的二十四个人来说,这二十四个人,被史册称为“淮西二十四将”,或称“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这二十四将,在大明开国后,其中两人封王、一人封公,二十一人封侯,他们当中,仅有费聚封、唐胜宗、陆仲亨、郑遇春(注意,不是常遇春)、陈桓、李新曾六人触犯法律被朱元璋处死;另外耿再成、花云战死于疆场,其余徐达、汤和、吴良、吴祯、陈德、顾时封、华云龙、张赫封、胡海(注意,不是胡大海龙)、张龙、郭兴、郭英、张铨、耿炳文等等,全部是老死、病死,属于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