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平冠狀病毒的曲線?一個數學家解釋說


如何拉平冠狀病毒的曲線?一個數學家解釋說

前往澳大利亞的旅客現在必須自我隔離14天——這是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上週末宣佈的一系列措施之一,目的是減緩冠狀病毒的蔓延,緩解醫院病床上的壓力。


流行病學家將這種減緩病毒傳播的普遍概念稱為“曲線變平”。流行病學家是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發生頻率以及原因的專家。這個詞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使用,因為公眾被鼓勵去實踐“社交距離”。


但是,社會距離如何有助於使曲線變平呢?我們可以用數學家所說的“指數增長”來解釋。

指數級增長


在流行病的早期,當大多數人都易受感染時,數學家可以將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建模為一個隨機的“分支過程”。

如何拉平冠狀病毒的曲線?一個數學家解釋說

如果一個感染者平均感染兩個其他人,每一代感染者的數量就會增加一倍。這種複合被稱為指數增長。

當然,被感染的人並不一定會感染其他人。有許多因素影響感染的可能性。在大流行中,增長率取決於一個人可以感染的平均人數,以及這些人自己感染所需的時間。

研究表明,全球確診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呈指數級增長,大約每6天翻一番。


指數增長模型與現實情況非常吻合,比如當病毒首次在武漢出現,或當它到達意大利或伊朗時,從一個龐大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感染者開始。


但是一旦大量的人被感染,這就不是一個好的模式。這是因為感染者接觸易感人群的機會減少了,只是因為周圍易感人群的數量減少了,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康復,併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最終,感染者接觸易感者的機會變得足夠低,感染率下降,導致病例減少,最終,病毒傳播的結束。

平緩曲線


世界各地的衛生當局一直無法完全阻止COVID-19的傳播。如果病例每6天就增加一倍,那麼醫院,特別是重症監護病房(ICUs)將很快不堪重負,使患者得不到必要的護理。


但是,可以通過減少單個病例產生的平均病例數來減緩增長速度。這樣做,同樣數量的人可能會被感染,疫情將持續更長時間,但嚴重病例的數量將會分散。這意味著,如果你繪製一段時間內案件數量的圖表,上升和下降的曲線更長,但其峰值更低。通過以這種方式“拉平曲線”,ICUs將不太可能耗盡容量。

如何拉平冠狀病毒的曲線?一個數學家解釋說

由於目前沒有針對COVID-19的疫苗或特定藥物,我們能夠減少傳播的唯一方法是通過良好的衛生、隔離疑似病例以及採取社會疏遠措施,如取消大型活動和關閉學校。

避免“超級傳播者”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像簡單的分支過程那樣簡單。有些人比其他人交往更多,可能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群體。

數學家將這些聯繫建模為一個社會網絡,如下圖所示。受感染的人是紅結點,易感人群是藍結點。圖表中間的大節點是一個超級傳播者,一個與許多人聯繫的人,因此更有可能傳播疾病。

如何拉平冠狀病毒的曲線?一個數學家解釋說

干預措施有助於移除節點和斷開連接。

在上面的圖表中,大型的、高度連接的中心節點將是刪除以中斷連接的最佳節點。這就是為什麼在COVID-19爆發期間避免大型公眾集會是一個好主意的原因。

對社會距離的數學模擬顯示,將網絡分開有助於使感染曲線變平。

如何拉平冠狀病毒的曲線?一個數學家解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