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關節的響聲從何處來?


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腔內含有少量滑液,起到潤滑的作用。在關節活動時,滑液內的氣體形成氣泡快速破裂,就產生了響聲,這種聲音屬於生理性的,偶爾出現並無影響。


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會出現關節“咔噠”作響的現象,有些人喜歡擠壓指間關節直至出聲,有些人蹲下、站立時就會出現腰腿大關節的響聲。


更有人有這樣的誤區:脊柱難受時,只要最大限度地活動脖子、胸椎,當出現“咔噠”一聲的關節回位聲就好了,但其實頻頻作響的“咔噠”聲並不一定是好兆頭,如脊椎小關節錯位、半月板損傷引起的相關關節響聲,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指關節


除此之外,人體有很多關節,比如和精細活動有關的小關節,如掌指關節、指間關節等,大而穩定的肩關節、膝關節等。關節保證了人可以靈活地進行各種活動,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需要按時保養。保養不當的關節會發出警報聲,提醒人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了。


經常掰手指,小心關節變形,有些人有把指關節掰出響聲的小癖好,覺得這樣很酷。但如果對此“上癮”,長期擠壓指間或掌指關節並追求響聲,會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力度過大甚至會損傷到關節囊、側副韌帶,造成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甚至畸形改變。臨床上常見掌指關節損傷、指間關節軟骨損傷、關節囊損傷的可能。所以,要儘量改掉掰手指的習慣。


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膝關節


除此之外,膝關節最怕疼痛、活動會受限,膝關節是全身最大的關節,活動也較為複雜,可屈曲、伸直、旋轉、輕微平移等。


偶爾有人會發現蹲下、起立時,膝關節會有響聲,如果沒有出現疼痛卡住的情況,一般不用特別關注,那是髕股關節活動的響聲。如果長期出現疼痛、彈響,膝關節走平路、上下樓梯或下蹲時出現疼痛、交鎖,就需要加以重視,需要去專科進一步檢查。


如出現關節間隙壓痛,膝關節前後、旋轉不穩定,或在爬樓梯、爬山、下蹲時疼痛、彈響聲加重,時有打軟腿等情況更需要注意。膝關節出現彈響,首先暫停可能引起膝關節損傷的活動,如打籃球、踢足球、負重深蹲爬樓梯等,避免半屈曲位的膝關節旋轉。


如果休息後仍不能好轉,建議去醫院關節專科就診,必要時行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排除是否有半月板損傷、關節遊離體、關節軟骨退變,髕股關節看是否有半脫位、外側高壓等情況。


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同時,不可強求脊柱復位的彈響聲,脊柱由頸椎、胸椎、腰椎、骶尾椎藉由關節、韌帶、椎間盤連接而成,是人體的“支架”。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等不當的工作、生活方式極易造成脊柱損傷退變,出現疼痛、關節錯位、活動受限等症狀。


在忙碌之後,偶爾伸個懶腰,頸、胸、腰椎拉伸時出現響聲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沒有其他不適,可以不用理會,那是脊柱小關節紊亂後的自行復位。


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切忌沒事“扭一扭”


很多人在出現腰痠背疼時會尋求推拿治療,有些病人對於脊柱關節復位的彈響聲有一定的執念,認為有響聲等同於脊柱回正,沒事就喜歡“扭一扭”,如果左扭右扭脖子一直沒有彈響聲出現,就會渾身不舒服。


為了追求這種彈響聲,從而頻繁、大力、過度地屈伸頸椎,久而久之,可能損傷脊柱,也會導致關節、韌帶的磨損,損傷脊柱的穩定性,錯位更是頻繁發生。


對於脊柱的小關節紊亂,只需要輕微、小力度的拉伸即可,切忌沒事“扭一扭”。禁止在活動頸椎時追求彈響聲這種危險動作,避免頸椎進一步損傷。如果脊柱彈響伴疼痛、活動受限,那就需要看醫生了,疼痛症狀較重時,建議正規醫院就診。


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多做拉伸運動


為了避免關節出現以上種種情況,正確保養關節,建議大家採取正確的生活、工作、運動方式,避免造成關節損傷。


為避免這類情況,如久坐的人群,在工作、學習半個小時後,可起身活動,多做八段錦等脊柱拉伸的運動。平時多游泳、吊單槓等,舒緩頸腰椎不適。


大家在生活中不能忽視關節頻頻作響,需要認真對待,積極治療,保養好關節,讓它們可以工作的更加長久,才可以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


你的關節為何頻頻作響?響聲說明了什麼?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大家好,我是方朝暉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公眾號【方朝暉大夫】,我會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醫學知識。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給我,我會在空閒時間進行解答~


一個劇透

最後來個小劇透,下期咱們將介紹【嘴唇乾裂是因為缺水嗎?】,感興趣的你一定要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