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新鮮血液”,產業變革的“幕後英雄”

(記者 吳曉芳)一場疫情讓全球經濟按下“暫停鍵”,而“新基建”卻讓人看到前方的曙光。

新基建之大數據 | 數字經濟的“新鮮血液”,產業變革的“幕後英雄”

這是一場“冰”與“火”的較量。

當下,我們身處世界最安全的核心區域,與最勤勞努力的人群在一起,萬家燈火雖不輝煌,但仍充滿活力。

我們沒有理由悲觀。

為了人們的“歲月靜好”,新基建肩負使命,負重前行。

在社會認同度最高的新基建七大領域中,大數據中心被稱為是海量信息時代的諾亞方舟。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於數據資源。

且看當下,新業態都已經呈現數據化,新產業產生的大量數據通過機器學習分析,可實現服務模式的延伸,大數據就像數字經濟的血液,在循環中不斷更新,最終實現服務業的升級。

如果說,5G、人工智能等社會發展變革的“先鋒”,那麼,大數據則是推動這場變革的“幕後英雄”。

數字經濟的“幕後英雄”

新基建主要表現在數字化、智能化上,核心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礎支撐,其包含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

這也是社會認同度較高的數字經濟重點領域。其中,大數據中心這個細分領域亦備受關注。

大數據,簡而言之,就是一種能力超強的數據集合,對互聯網海量的信息進行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其戰略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為精準決策提供參考。

在IOT(萬物互聯)時代,除了互聯網行業海量的信息、交易和交互大數據外,各種智能硬件每分每秒都在源源不斷產生無數的“非結構化”的原始大數據,並構成了數字產業的“新能源”。

舉個例子,智能手錶產生的人體健康數據能服務於智慧醫療,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區中各個監控攝像頭產生的數據能服務於智能安保,自動駕駛迫切需要智慧交通大數據所活地圖引導,這些實時大數據的“大”不僅僅只是“海量”,還要“在線化”轉化為各個產品的算法模型。

縱觀當下,放眼望去,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大數據無不在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以本次疫情為例,自疫情發生以來,大數據技術對疫情發展的實時跟蹤、重點篩查以及有效預測等工作發揮著重要作用。衛生部門與公安、交運、通訊等其他部門的數據交換、數據匯聚以及數據融合需求越發凸顯,這直接成為了疫情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是否有效的數據支撐。

同時,疫情發生之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以及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積極部署5G基站,幫助疫情嚴重區藉助5G技術完成遠程會診,大大提高了會診效率;百度地圖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出的遷徙大數據平臺可進行無時延升級,開放查詢的城市從100個擴展到了300多個,為用戶提供全國熱門遷入遷出地、遷徙規模指數、城內出行強度等一系列情況,為“抗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企業、教育機構延遲復工復學時,在線辦公、雲視頻、雲會議、雲教學等助力政企機關順利復工復產。

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5G基站的部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是雲視頻會議、遠程辦公以及視頻服務商的順利開展等,都必須依託“數據中心”這一重要的基礎設施來實現。

此外,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技術領域需求大數據分析系統,例如金融行業需要使用大數據系統結合或者機器學習方案進行信貸風控,零售、餐飲行業需要大數據系統實現輔助銷售決策,各種IOT場景需要大數據系統持續聚合和分析時序數據,各大科技公司需要建立大數據分析中臺等。

可以說,大數據猶如數字經濟的“新能源”和“血液”,它雖不顯山露水,但卻是“幕後英雄”。誰掌握的大數據越多、數據分析力越強,誰就越“智能”。

信息化浪潮推動大數據快速增長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世界主要國家和企業紛紛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全球數據中心IT投資在此背景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數據顯示,就近三年(2017年-2019年)來看,全球數據中心IT投資規模增長率分別為8.4%、10.5%和7.1%,其中,中國分別為14.7%、17.8%和13.5%。

無論是去全球還是中國,大數據中心投資規模的增長率均高於全球GDP增長率(2.3%)和中國GDP增長率(6.1%)。

新基建之大數據 | 數字經濟的“新鮮血液”,產業變革的“幕後英雄”

從數據可以看出。近三年,中國大數據中心的投資規模增速遠高於全球增速,這主要受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影響。民生證券指出,2019年中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到1560.8億元,同比增長27.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約11%)。

當然,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在中央層面,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及相關政策,十多個地方也已經設置了省級大數據管理機構,30多個省市制定實施了大數據相關政策文件,多層次協同推進機制基本形成。

同時,建設了貴州、京津冀等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示範區,以及5個國家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目前,國內做大數據的公司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現在已經有獲取大數據能力的公司,如運營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以及華為、浪潮、中興等國內領軍企業,涵蓋了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以及數據安全等領域;

另一類則是初創的大數據公司,他們依賴於大數據工具,針對市場需求,為市場帶來創新方案並推動技術發展。其中大部分的大數據應用還是需要第三方公司提供服務。

然而,儘管如此,國內數據中心產業總體起步較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美國佔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市場40%份額,而中國緊隨其後,佔比全球排名第二,但僅佔8%的市場份額。

另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流量不斷增加,我國數據存儲利用能力仍然存在很大缺口。

去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每戶平均月流量為7.82GB,是2018年的1.69倍,企業數據也呈現爆發式增長。不過,目前只有不到2%的企業數據被存儲下來,其中只有10%被用於數據分析。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數據中心也就是IDC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大數據產業鏈成長空間開啟

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下,數據量和計算量呈指數爆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更新迭代週期加快,數據中心將迎來發展提速時代。

首先,我國大數據發展空間充滿想象。數據顯示,目前全球40%的IDC機櫃在美國,我國只有8%,而我國互聯網用戶顯然多於美國,這意味著大數據中心發展空間很大。

其次,產業鏈發展潛力大。大數據產業包括大數據技術產品研發、工業大數據、行業大數據、大數據產業主體、大數據安全保障、大數據應用等內容。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預計,2020-2025年,我國IDC市場累計將超過1萬億元。他認為,大數據中心的建設是個很長的產業鏈,包括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光模塊,還有電源、軟件、網絡、機房。

新基建之大數據 | 數字經濟的“新鮮血液”,產業變革的“幕後英雄”

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第三,AI眾多場景化應用落地,為數據中心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5G發展、AI生態完善、VR/AR、自動駕駛、高清視頻、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應用需求也將為數據中心市場發展與服務模式創新打開成長空間。

可以預見,未來幾乎各個行業、領域都需要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未來3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保持12.4%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2年,IT應用投資將達到5250億元。到2030年數據原生產業規模量佔整體經濟總量的15%,中國數據總量將超過4YB,佔全球數據量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