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1949年,新中國在無數人民的期盼下終於成立。當這消息傳到國外後,無數心繫祖國的華人科學家們紛紛選擇歸國,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而這其中,作為中國的導彈之父,被美國人稱為“一人可抵五個師”的錢學森無疑是最知名的幾人之一。

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新中國成立


錢學森少年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24歲時赴美留學,只用了一年就取得了麻省理工的碩士學位。之後錢學森轉入加州理工學院學習,被聞名世界的物理學大師馮·卡門看中,成為卡門的學生,跟隨他學習研究。而錢學森也不負老師的期許,很快斬獲航天方面的博士學位,在空氣動力、火箭、導彈發射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見解,一躍成為卡門最重視的弟子。

而錢學森和老師卡門一同完成的“卡門-錢學森”公式在高速空氣動力學領域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時他才28歲,就已經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空氣動力學家。在取得博士學位後,錢學森立刻被加州理工學院留下,當時國內局勢混亂,戰火連綿,根本沒有相關科學研究的基礎,於是錢學森選擇暫時留在美國,成為加州理工的教授。

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與老師馮·卡門


1949年,錢學森剛剛成為加州理工的噴氣推進中心的負責人,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就傳了過來。一聽到這個消息,錢學森立刻按捺不住回國的心情,和夫人一起商量歸國事宜。但錢學森的專業領域在軍事方面有很大的價值,由錢學森研究完成的火箭技術為美國在二戰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美國當局稱“無論任何時候,錢學森至少值五個師”。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根本不敢放錢學森這樣的人才回到中國。在美國政府的萬般阻擾下,錢學森的歸國計劃一再被拖延,連人身安全都受到監視。直到了1954年,錢學森好不容易聯繫上了國內的朋友,將自己的情況報告給了我國政府,於是在周總理的持續談判下,錢學森終於衝破了美國阻擾回國,開始了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的高速發展。

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歸國


然而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這方面根本沒有任何研究基礎,既沒有相關研究的資料和數據,也沒有實驗的設備材料,甚至連懂得這方面知識的科研人員都很少。在這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錢學森和其他歸國科學家們一點點從無到有建設起了一套完整的導彈和火箭發射的研究體系。作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獲得者,錢老為我國的導彈和火箭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國導彈和核彈的發射至少提前了二十多年。

不過很多不瞭解的人都以為錢學森是研究核彈方面的科學家,其實這是人們的誤解。錢學森的研究專業是空氣動力學,在航空航天和導彈發射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將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各種導彈發射到目的地。但錢學森的研究只是幫助核彈發射,和核彈的研製沒什麼關係,若是有人向錢學森詢問研發原子彈的問題,那就無異於向盲人問路,根本的得不到任何解答。

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兩彈一星”元勳


事實上原子彈的研發過程是由核物理學家鄧稼先、錢三強等“兩彈一星”元勳主導完成的。中國航天航空技術的成熟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不過錢學森能夠在無數航天工作者之中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也並非空穴來風。早在1956年,剛剛歸國不久的錢學森就向中央提議大力發展國防航空事業。

這一提議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在國家的支持下錢學森建立了中國第一所火箭和導彈領域的研究所,完善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由此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大門,以錢學森為首的一大批航天人也因此奠定了中國航天的基礎。隨後錢老又率先提出由中近程導彈搭載原子彈發射的設想,並主持完成這一實驗,成功將“兩彈”結合在一起,讓中國真正擁有了威懾世界的各國的實力。

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彈道導彈


而在這個實驗完成之前,原子彈雖然已經研究完成並震驚世界,但中國的火箭技術並不足以將它發射出去,因此國外僅僅是震驚而非害怕,而錢學森讓原子彈的遠程打擊成為現實,這才是西方各國忌憚中國的原因。雖然獲得瞭如此多的殊榮,但錢學森在平時的生活和科研中依然非常謙虛,他經常表示導彈研究並非他一人的功勞,而是所有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並且希望大家不要稱他為“導彈之父”。

雖然這是錢學森的謙虛之語,但在中國的航天航空事業中,除了錢學森以外,確實還有很多科學家們在默默無聞地付出,比如空氣動力學專家郭永懷先生,他奠定了中國力學領域的基礎,和錢學森先生一樣在航天航空技術上作出了突出貢獻。還有擔任中國衛星工程總設計師的任新民先生,作為火箭技術專家,為中國提供了火箭發動機技術。

錢學森:導彈研製是集體的功勞,非一人之功,切莫稱我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


黃緯祿先生作為中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同時還是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總設計師。擅長結構強度的屠守鍔先生,主持設計了遠程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衛星。材料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姚桐斌先生,為火箭和衛星的建造材料提供了技術支持。這些還都是獲得了“兩彈一星”功勳的大佬,卻依然不為人民熟知。

而更多的研究者們默默無聞地埋身於浩瀚的數據資料之中,隱姓埋名地藏身於不為人知的研究基地,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為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