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為什麼能延續五千年至今?

中醫生命科學


誰說千年不衰的?我覺得從民國到當代就是中醫的低谷時期,現在勉強算是觸底回升當中。猜測改為“為什麼千年傳承不斷”比較符合題主本意。

一、醫易同源。易經乃傳統文化和哲學的根源。諸子百家的學說都可以找得到這個上古時期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帶來的影響,過去兩千年的文化傳承當中,基本上是很難繞開的。那麼作為一種職業,過去普通的讀書人和醫生,他們之間相差可能就只是一念之間,轉行改業並不難。醫生是一種需要智力投入的職業。大字不識的江湖郎中也有,但他們在歷史上連半個文字的記載也沒留下來,能留下著作的,甚至在正史中留有傳記的,無一不是讀書人。這種現象主要得益於醫易同源。過去醫學界有一句話“秀才學醫,籠中抓雞”,說的就是這種現象。只要讀書讀得好,腦筋靈活,學醫並不難。

二、不為良相,願為良醫。有宋一代,官方都熱衷於刊行各種醫學著作和方書,其中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傷寒論》(後由明趙開美復刻)尤其流傳廣泛和影響巨大。當時考了幾年幾十年出不了仕的落弟舉子們,有很多都是受范仲淹范文正公這一句話的啟發,進而投身杏林,有不少人還因此留名千古的。一個行業有人願意去從業,並且有大義在上面激勵,那它能流傳下來就是必然的。

三、醫理和實踐。古時的讀書人,真正讀死書的酸秀才並不多見。儒家學說素有“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的覺悟,更何況與人息息相關的大事?祖師爺張機就開了坐堂行醫的先河,所以後世的讀書人,無論做不做醫生,懂不懂開方,起碼對醫理也能說上幾句。(見第一點醫易同源)。這些醫理有沒有用,對於信奉致知在格物的人來說,實踐中一試便知。古代印刷和紙張的成本巨大,沒用處的理論是完全沒機會印製和留傳下來的。像《傷寒論》這樣的經典,在宋朝代當局刊行後,隔了幾百年還是有人重新認識到它的價值把它復刻出來了。如果是一個完全說胡八道,沒有一點效用的理論,誰會花時間花金錢去做這個事?即使如名醫張景嶽,寫了一堆手稿,但沒錢出版。他的外孫帶著手稿來到廣東,見到當時的廣東布政使魯超魯方伯,得到其認可,才募得捐款,把張景嶽的醫書手稿印出來了。可見古代醫書流傳之艱難。而張景嶽是誰?中醫中著名的“八綱辨證”就是他提出來的,問診十問歌也是他總結出來的,是一個劃時代的名醫。若非如此,魯方伯也不會吃飽飯沒事幹,花這個閒錢幫不知所云的江湖郎中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