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研发出的航母拦阻索,这根钢绳的重要性有多大?

秦皇见汉武


我们能自主研发出航母阻拦索,重要性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

打破了某些国家(美俄)在航母阻拦索技术上的封锁和垄断,核心技术不用受制于人,填补了我国在航母阻拦索技术上的空白,保证了我们的航母拥有正常起降歼-15重型舰载机的能力,使航母最直接的作用得以体现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我们没有研发出自己的航母阻拦索(其实航母上的阻拦系统是一整套的,阻拦索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这里不详细讨论),我们的歼-15重型舰载机将不可能在航母上正常起降,这样一来,航母作为“移动国土”、“海上机场”的最直接作用也就不能彻底体现出来了。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去理解,我们平时说的航空母舰,其实指的就是:脱离陆地机场,在大洋上能携带并起降固定翼战斗机参与战斗的一种大型水面舰艇。所以,想要拥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主流航母,最基本的就是保证她能顺利起降固定翼战斗机,这同时也是航母战斗力的根本所在,如果连固定翼战斗机都不能正常起降的话,那么这样的所谓“航母”其实就是“非主流的”,大家可以看看,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这些国家的航母的最主要作战能力就是体现在固定翼战斗机上么?而我们平时常说的日本拥有航母,也就是那几艘“出云级”和“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或者直接叫直升机航母也行,目前是只能起降直升机的,并不具备固定翼战斗机的起降能力,为什么?

▲“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

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日本的直升机航母是平直甲板,并不是滑跃式的,且没有战斗机起飞时需要用到的弹射系统和降落时需要的阻拦系统(包括阻拦索),所以并不具备固定翼战斗机的起降能力,至于说日本购买了F-35,不好意思,目前日本购买的是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并不是具有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F-35B,更不是舰载版的F-35C,至于有传闻说日本想要够买F-35B,那就等买了再说,在没有F-35B之前,“出云”和“日向”就只能是直升机驱逐舰,或者美其名曰:直升机航母。

▲舰载机降落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阶段的主流航母,必须要具备起降固定翼战斗机的能力,而想要达到这个要求并没有那么容易,舰载机的起飞要么是平直甲板+弹射系统,要么就是采取滑跃式起飞;至于舰载机在航母上的降落,那么不管是弹射起飞还是滑跃式起飞的航母,舰载机降落时都必须要有阻拦系统,阻拦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难点就是阻拦索的研制,毕竟航母的甲板就只有那么长,舰载机又有几十吨重(我们的歼-15满载时超过32吨),而阻拦索的作用就是在短时间内把高速降落的几十吨重的舰载机速度减为零,比如上图所示,所以,阻拦索需要承受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其制造工艺也是非常的严格,并不是随随便便哪个国家都能造出来!

因此,合格阻拦索的研制很难,目前世界上也就中美俄有能力独立制造,至于英国和法国,前者在二战时期就弄出来了航母弹射系统,不过距离实际应用还有段距离,后来被美国弄去了专利,至于今天的能不能搞出阻拦系统以及阻拦索,这个不太清楚,后者法国干脆是直接购买美国的,所以,

我们国家能独立研发出自己的阻拦索,可以说是真的非常厉害了,因为这种技术只能自己突破,别人除了技术封锁和垄断是不可能给任何帮助的,有了合格的阻拦索,也就保证了我们的航母能够正常起降固定翼舰载机了,不会沦为一艘非主流的“直升机航母”!


哨兵ZH


关于阻拦索这个东西,全世界目前有能生产的也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英国有技术储备),也就是说在中国研制出来之前美俄是基本处于垄断的。而阻拦索这种东西作为大中型航空母舰上的重要设备(应该说极其重要)一般不会有人直接给你供货,在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他们对一个正在急速崛起的国家是不会手下留情的,甚至他们希望你最好什么都没有,最好什么也不要研究出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各方面都要做到能够“独立研发和生产”的原因。下图就是展出的“辽宁”舰航空母舰的阻拦索截段,侧面截面部分被特殊处理了(其实这个截面能看出不少道道,我们下面再说)。

至于他的作用有多大,这么说吧,没有这根“不起眼”的阻拦锁中国的航空母舰诞生还要继续推迟,或者“辽宁”舰现在只是一艘直升机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的整体尺寸是无法与陆地机场相比的,跑道长度十分有限,所以这些超过20吨的固定翼舰载机是无法不借助外力进行起飞和降落,所以没有阻拦索就无法完成固定翼舰载机着陆(舰)任务。虽然还有一种叫做“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固定翼飞机(F-35B、海鹞、雅克38、雅克141等),但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模式对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削弱非常明显,海鹞在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只有90公里了。所以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在大中型航空母舰上一般不采用,只有一些无法安装弹射器和阻拦索的轻型航空母舰还会选择这种模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重型航空母舰虽然也搭载F-35B,但是这出于英国的“腰包”比较紧缩,将弹射器和阻拦索都给裁减,如果不是因为囊中羞涩,那么“伊丽莎白女王”级也将是搭载F-35C进行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重型航空母舰。

下面我们说一下这个阻拦索,从下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辽宁”舰的阻拦索,表面上只是一根钢丝绳,但是甲板下面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在支持这跟“钢丝绳”的工作。其实这跟所谓的“钢丝绳”也不是普通的“钢丝绳”,我们手头上没有“辽宁”舰阻拦索比较形象的尺寸对比,我们来看一下美国航母的阻拦索。下图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现在使用的阻拦索,可以看到他其实是非常粗的,完全可以称的上钢索。

而且这也不是简单单根钢丝绳制成,下图为美国阻拦索的截面图,他实际是由多股钢索“拧”出来的,每股钢索又是由多根钢丝绳拧出来的。阻拦索必须韧性好,但是又不能太硬,否则尾钩拉扯时容易直接断裂。所以小小的阻拦索对材料、力学、加工工艺等方面是考验是非常强的,所以为什么只有美俄现在能生产这个东西?要是专业人员从截面图就能分析出里面有哪些道道,这就是为什么开头那根展出的阻拦索要对截面进行特殊处理的原因。

说完阻拦索,其实阻拦索只是一个能看见的“表面”,实际上还有更庞大的机构在下面配合。下图为美国MK7型阻拦装置的简易图,了阻拦索之外还有滑轮缓冲装置、主液压缸、阻拦器系统、尾端缓冲装置、动十字头、复位系统、冷却系统等结构组成。而阻拦器系统有包括主液压缸、蓄能器、定滑轮组、膨胀气瓶等结构组成。

我们在高中物理应该学过能量守恒,换句话说高速着舰的舰载机在短时间内做到速度停止他的动能急速下降至0,按照能量守恒来说这些动能必须要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当舰载机着舰时,尾钩会钩住阻拦锁使阻拦锁急速向前运动,此时阻拦锁通过滑轮组带动柱塞对液压缸进行压缩,压缩的过程中将液压油压入蓄能器中,液压系统在短时间内吸收了飞机的动能,这个时候就进行了能量的转换。所以飞机才能这么快的消耗完自身巨大的动能,实现超短距减速。当舰载机停止时,阻拦索通过复位系统重新归位,此时的动作是将液压油从蓄能器再返回到液压缸内,等待下一次着舰作业。在这一系列动作中需要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因为整套阻拦系统(特别是液压系统)吸收了飞机的动能后温度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升高。

所以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地阻拦索实际在考验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材料水平、机械加工技术、电子(阻拦索工作涉及到一些自动控制)、液压技术等等方面,所以能搞全套阻拦系统的国家必定有很强的工业水准,目前除了中国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就连法国海军使用的阻拦系统也是由美国进口。目前中国的“辽宁”舰和002型航空母舰一共配备了8套阻拦系统,未来003型和004型也会大量使用,这不可能指望美国和俄罗斯去卖给你,他们巴不得我们压根不要有航空母舰。所以这只能解释为我们已经突破了阻拦系统的技术并实现独立生产,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是才是最根本的。


雏菊西瓜Peterpan


航母拦阻索的作用非常大,它要让舰载机在一瞬间从时速几百公里降至为零,可见,拦阻索在一瞬间将承受巨大的拉力,这对拦阻索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拦阻索是航空母舰必不可少的装置,它的存在关乎于舰载机的安危。目前世界上有实力研制出航母拦阻索的国家少之又少,以前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现在,中国也能够独立制造出合格的航母用拦阻索,标志着中国国产航母将完全实现国产化,为后续建造吨位更大,战斗力更强的核动力航母扫平了障碍。


由于拦阻索工作环境的原因,必须要求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以及抗疲劳性,这就对一个国家的冶金工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拦阻索的直径也不能太大,既要求拦阻索的直径有限,又要具备诸多的性能。在“辽宁”号航母研制当初,中国就与俄罗斯商讨进口拦阻索的事宜,但俄罗斯当时拒绝了中国的要求。正因为俄罗斯的无情拒绝,才促使中国国产拦阻索的横空出世。无论是辽宁号航空母舰,还是001型航母,都使用了国产的拦阻索。在航空母舰的研制路上,不会再受制于人。只要中国需要航空母舰,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制造。
其实,拦阻索也有一定的寿命,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就必须进行更换。目前来说,中国的下一代拦阻索也在研制之中,将使用碳纤维材料制造,不仅成功减轻了重量,而且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相信,中国的下一代拦阻索将随着核动力航母而诞生,再次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届时,中国海军的实力将得到成倍的提升。


江山何沉



歼15“飞鲨”战斗机要是没有拦阻索根本不可能在“辽宁舰”上着陆!换句话说:没有拦阻索,辽宁舰只能当“直升机航母”使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辽宁舰的拦阻索是高级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制成品,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美军航母用的拦阻索有两种:一直是直径34.9毫米的6×30平钢绞大麻纤维(浸油)芯拦阻索,另一种是直径36.5毫米的6×30 平钢聚醋(尼龙)芯拦阻索。

那么6×30是什么意思?6指的是6股。30指的是每一股由12根较粗的钢丝和12根中等细度的钢丝,再加上6根呈三角状布置的细钢丝扭绞而成,12+12+6=30
这张图片就拦阻索的截面图,从材料角度来说,拦阻索并没有用到很高级的材料,只是它的制造工艺不简单,钢丝部分使用高碳钢制成,需要将钢锭热轧出钢筋,经热处理之后,冷拔出钢丝,但是拔丝机的拔丝力度和钢丝粗细的均匀度要控制的非常好,不允许出现粗细明显误差,否则整根钢丝就会受力不均匀!再有就是钢丝拔制的过程中,由于高碳钢是非常容易拉断,所以拔出很长并且粗细均匀的钢丝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拦阻索在编制的过程中也是费时费力的工作,由于钢丝很硬、应力很强,怎样将它们编整齐了,不出现皱褶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而且钢丝与钢丝之间的间隙也要均匀,在扭结过程中也要掌握好力度。

拦阻索并不是有些工业水平的国家就可以制造的,目前世界就四个国家可以制造,就连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拦阻索 因为自己制造的工艺不佳,只好进口美国货。
从图片上来看拦阻索不是很粗
,但是它要经受主85万牛顿的力,也就是它要在100米内拽住一架重达23吨,时速130公里的飞机!拦阻索被拽扯100米还不能拉断,说明它的弹性非常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辆在高速公路上以130公里高速行驶的20 吨卡车…简直是“势不可挡”

另外,拦阻索勾挂舰载机的时候,并不是只有它受力,它还有液压助力收放装置,也可以分散一部分拉扯力。


拦阻索对我国来说,并没啥技术瓶颈!我国制造的类似拦阻索的锁具非常多质量也很高,各种港机吊运设备,各种陆上重型吊运特种车辆所需的吊运钢丝绳和锁具都很多!只需有些资金投入,专心研制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外国人认为我国制造不了拦阻索,是低估了我国的制造工业!


“港珠澳大桥”
的一个钢架预制件或者承重梁都重达上千吨,我国企业制造的锁具都能将它们轻松吊运,研制一个舰载机拦阻索就更不在话下了!

也正是有了强大而完备的工业能力我国在续建“辽宁舰”和建造“17号航母”的过程中才能从容不迫的、较快速的完成工程。


皇家橡树1972


“阻拦索”顾名思义就是帮助航母舰载机减速降落的绳索,这根索是航母必备,若没有阻拦索,飞机在起飞之后就无法降落

航空母舰是目前战斗力最为强大的海军军舰,不过航母本身没啥战斗力,航母的战斗力来自于搭载的舰载机。说得再直白点,航母就是一个海上移动飞机场。

虽然航母体型非常巨大,但是甲板面积和长度毕竟是有限的。现在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福特号航母,其全飞行甲板不过332.85米。而陆地上最低级别的军用机场跑道也要至少1200米,这是最低级别的三级军用机场。而二级军用机场跑道则至少需要2000米,一级军用机场跑道至少3200米,是航母跑道长度的近十倍。注意,这些都是每个级别军用机场的最低标准。

长距离的跑道不仅可以为大型飞机提供更加充足的起飞距离,而且也可以为飞机的降落提供足够的滑行空间。

不过在航母上,受限于甲板长度制约,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都是个问题。首先对于舰载机起飞问题,各国普遍采取弹射起飞和滑越甲板起飞,这两种起飞方式都可以大大缩短舰载机的起飞距离。

相比之下滑越起飞对舰载机的限制比较大,因为滑越起飞完全是依赖舰载机自己的动力实现升空,所以除非达到一定逆风风速,否则采用滑越升空的舰载机很难实现满油满弹起飞。

而在弹射起飞模式下,由于有弹射器的帮助,舰载机可以满油满弹起飞,并且弹射器也可以弹射一些体型较大的预警机和运输机。

不过无论是弹射起飞还是滑越起飞,航母上舰载机的起飞都不是啥大问题,而舰载机的降落才是一个大麻烦。

由于甲板长度不够,舰载机肯定不能纯靠滑行降落,所以需要借助设备帮助舰载机减速降落。

在航母早期发展的时候,美军曾经使用过拦阻网对降落的舰载机进行拦截。使用拦阻网拦截飞机的成功率非常高,但是这种方式会对飞机造成一定的伤害,且效率不高,在拦截一家飞机后需要更换阻拦网,时间成本为非常高,因此拦阻网逐渐被航母弃用或者是变成一种辅助降落设施。

(拦阻网)

除了拦阻网,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航母都是使用“阻拦索”实现舰载机降落。

阻拦索是位于航母甲板的后部的一根坚固的合金钢索,舰载机在降落时会把飞机后部的尾钩放下,通过尾钩挂住阻拦索帮助飞机减速。一般情况下只需要2-3秒就可以在100米距离内完成降落。
(舰载战斗机后部的尾钩,飞机就是靠它来勾住阻拦索的)

(为了增加舰载机勾住阻拦索的几率,航母上一般至少设有4道阻拦索)(我军舰载机着舰动图)

阻拦索虽然看上去就是几根钢索,但是在甲板底下还安放有一整套的缓冲拦截系统,绝对不是仅靠一根绳索就把飞机给拉住的,否则飞机早就被拽烂了。

目前世界各国航母普遍使用的拦阻装置为MK7型液压缓冲式拦阻系统,其组成部件包括:舰上的阻拦索和支撑机构、滑轮缓冲系统、拦阻器系统、钢索末端缓冲系、复位系统、冷却系统等。

其中埋藏在甲板下面的拦阻器系统是由主液压缸、定长冲跑控制系统、蓄能器、膨胀气瓶、定滑轮组等组成,结构十分复杂。(拦阻器系统结构示意图)

除此以外,这根粗粗的阻拦索也不是一般国家能造的出来的。目前能制造阻拦索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国,乌克兰也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因为前苏联时期的几艘第三代航母都是在乌克兰制造的。(美军航母上的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需要有极高的抗拉伸能力,例如MK7型的阻拦索就是由6股钢丝绳组成的,每股钢丝绳又是由12根主钢丝组成,6股钢丝绳中间还有一根特殊材料制成的钢芯,结构十分复杂。而且只做拦阻索的钢丝也是一种特殊的合金,韧性和钢性都很好。

阻拦索对航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它就是一个绳索,但是若没有这根绳索,航母就只能搭载垂直起降飞机了。


千佛山车神


小小的一根钢绳虽然不起眼,但是却是航母最关键的设备之一,是舰载机辅助设备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阻拦索,除非是研制出了垂直起降固定翼舰载机,否则就算能够建造航母也只能是一个不能起降固定翼舰载机的样子航母罢了。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9月入役仅仅两个月后就完成了舰载机起降训练,当时歼-15从空中落到甲板上后拦住它的就是我国国产的阻拦索。


目前航母舰载机起降的方式一共就3种,前两种分别是滑跃起飞,阻拦索辅助降落和弹射起飞阻拦索辅助降落,后一种则是垂直起降。前面两种适用于普通舰载机,后面这种则是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专利。所以研制不出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话,就只能乖乖的使用阻拦索降落。现代战斗机的降落速度普遍在200公里/小时到300公里/小时之间,如果不用阻拦索的话,需要滑跑数百米远飞机才能停下来。而就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福特级航母也没有这么长的飞行甲板来让战斗机跑个够,只能依靠阻拦索来将飞机提前拦住。于是,能够大大缩短舰载机降落滑跑距离的阻拦索就成了舰载机降落至关重要的一个设备,被誉为是舰载机“生命线”。

阻拦索的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机械系统,并不仅仅是甲板上的几根钢索。现代航母的阻拦机构主要由阻拦索,滑轮缓冲系统,阻拦器,缓冲系统,复位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时,为了保证飞机能够在没有钩住阻拦索的情况下能够有足够的速度复飞,油门都是处于最大位置的,所以降落时的速度非常快,对甲板的冲击也非常大。这个时候,舰载机拉住阻拦索时的冲击力非常大,过程则是类似于拉弹弓一样,当飞机停下来之后阻拦索又会从阻拦钩上下来,自动复位。

阻拦索一般是使用强度非常好的钢材,采用多根较细的钢丝绞在一起的办法制造直径达到使用要求的阻拦索。阻拦索最重要的一个性能就是韧性。在飞机钩住阻拦索后,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力拉着阻拦索向前,缓冲飞机带来的冲击力。这个过程中阻拦索受到的力是非常大的,如果韧性不够,那很容易直接被飞机拉断,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


作为世界航母大国,美国和俄罗斯都出过不少因为阻拦索断裂而造成的事故。比如2003年,美国华盛顿航母在训练时,一架F-18大黄蜂舰载机在着舰钩住阻拦索之后因为阻拦索系统机械故障,导致阻拦索断裂。最终,阻拦索断裂之后飞机失速,坠入海中,飞行员则弹射跳伞逃生。而断成两截的阻拦索则横扫整个飞行甲板,最终造成7名航母甲板人员身受重伤。所以说阻拦索的可靠性就越高,舰载机降落的安全性就越好。
其实阻拦索的技术含量非常高,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出阻拦索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国。不过还有一个特立独行的英国。英国作为一个航母的发明国有相关技术储备,不过英国不造,打着什么小算盘不得而知。阻拦索要想把飞机拉住,需要承受将近80万牛的拉力。除了对阻拦索材料本身的考验之外,还会给阻拦系统的所有机械结构都带来巨大冲击,需要高强度的滑轮结构和冷却系统作为支持。所以,就这么一根小小的钢索,很多国家都制造不出来,想用只能从美国或者俄罗斯进口。而因为我国比较特殊,这两位都不卖给我们,最终我们只能自食其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制造出了属于我国自己的阻拦索。目前辽宁舰已经服役6年多了,阻拦索也已经用了6年了,还没见到过出事故的报道,说明我国的阻拦索质量是过关的。


赤焰哒哒哒


如果没有航母上的阻拦索,航母就无法进行战斗机的回收作业,换言之,他就只能搭载垂直起降的飞机,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同代的舰载机,常规起降的永远比垂直起降的战斗力更强,毕竟飞机采用常规布局,可以毫无保留的进行空优和攻击设计,而不是牺牲所有换取垂直起降。

航母的阻拦索是一种非常特殊设计下的钢材结构,他由许多细小的钢材纽成一股,然后再把多股这样的钢材,按照一定的计算和设计纽成一大股粗壮的阻拦索。阻拦索自然是强度越高越好,不然就会出现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遇到的尴尬:在地中海执行任务期间,一架米格29K挂断了阻拦索,导致后续的飞机无法降落,最后迫降在海面,损失一架先进的四代舰载机。

阻拦索强度越高越好,但是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舒展能力和弯曲性能,毕竟他是用来挂住战机的,不是用来挂废战机的。战斗机的重量很轻,重量的布局非常讲究,一般不会考虑尾巴挂上重物的影响,但是舰载机不同,他们为了降落必须要加强机体结构,不然挂上阻拦索,要是把飞机尾巴给扯断了就难看了。

所以,阻拦索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还有一套液压机构来负责收纵。他由多个滑轮组组成,包括释放能量的液压和气缸设备,有了这些,阻拦索就可以在保证挂住战斗机的同时,逐步的释放掉能量,使得战机的减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挂住不动,保证舰载机有一个缓冲的力量。因此,这就对阻拦索的性能提出了综合的要求。

阻拦索很难造,但是要成为航母大国、航母强国,就必须要造,而且必须要成熟的造,成系列化的造,针对不同战斗机的造,不能仅仅满足于尝试。正是因为我国航母有了国产阻拦索的支持,因此我国的辽宁舰才能巡航西太,002国产航母才能高调展示,否则都成了英国、西班牙那种垂直起降战斗机航母就没有和假想敌超级大国进行对抗的勇气了。


海事先锋


首先说明一点,拦阻索并非着舰拦阻系统的唯一装置,除该系统由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机械构件组合而成。其次,拦阻索也并非是“一根绳”而是“一股缆”,单体钢缆是很难达到拦阻索所要求的技术指标的。

由于舰载机着舰时速度很快、会产生强大的动能,加之舰载机本身的重量动辄十几吨,因此舰载机着舰时所产生的能量也相当大,这导致舰载机仅凭在航母着舰区降落时自由滑行根本无法让舰载机速度归零,所以必须借助外力。

拦阻索的任务正是确保在尽量小的空间内将舰载机降速到零,如果没有拦阻索,一艘航空母舰在设计时就不可避免要考虑舰载机降落时的滑跑距离,以此为标准会建造出什么样的怪物可想而知。而如果既不要拦阻索又希望控制航母的规模,就只能搭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舰载机,而通常来说与同代常规起降飞机相比,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性能都有一定的“缩水”,这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航母的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于重型战斗机、预警机、反潜机等舰载机类别来说,由于构型上的特殊性,实现垂直降落完全没有可能,因此只能采用常规着舰方式降落,此时拦阻索的作用就更加无可替代了。因此,航母上的拦阻索不但是确保舰载机着舰的稳妥性和安全性的必要装置,更是确保航母设计合理性和作战能力最大化的必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军机图


航母拦阻索的重要性有多大?一艘正儿八经的航空母舰上面可以没有弹射器,但是他不可以没有拦阻索。

别看阻拦系统的那几根钢缆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自主生产拦阻索,我国指望建造航空母舰那就是痴心妄想,甚至于就连修复已经是半成品的瓦良格号都办不到。


世界航母分为三类stoval(滑跃起飞垂直降落)ctol(弹射起飞,拦阻降落)stoal(滑跃起飞,拦阻降落三种)

实际上,所有国家都很清楚,拦阻降落的航母能摁着垂直降落的航母打,原因非常简单,拦阻降落的舰载机,仅仅需要加强机体结构,扩大翼展,加上拦阻钩,就能制造出舰载战斗机,(性能相比陆基战斗机会有所下滑,但是还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你没有拦阻索的话。要么往死里攻关,要么只能像英国或者说意大利西班牙这种国家一样,研发不需要拦阻索的stoval航母,并且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而垂直起降战斗机,它的性能实际上非常的糟糕,因为别的不说,那个硕大的升力发动机或者说升力风扇就在那摆着,自己想这些东西会挤占多少燃油或者弹药的空间,而这些东西在飞起来以后,那可都是结结实实的死重,也会极大的脱累战斗机的飞行性能。



所以说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一个国家宁愿等到滑跃起飞和拦阻降落两项功课以后,再去制造一型航空母舰,而不是直接造一个残废(喷射器虽好,但是没有它也不是不能接受,无非就是起飞重量低一点)

所以说拦阻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没有弹射器,能滑跃甲板凑合

没有大功率发动机,大不了多上几台。

又有高性能战斗机,弄点不是那么先进的人照样也能用,

没有固定翼的预警机大不了上预警直升机呗。

但是如果你没有拦阻,那你就只能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且也彻底和高性能战斗机以及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无缘了。

顺便求个关注


啸鹰评


航空母舰作为海上移动的飞机场,主要肩负舰载机起飞、降落和补充弹药的任务,虽然航母已经是人类建造出来的最大战舰,但其不足300米的飞机跑道相比于地面机场相差甚远,所以在降落时只能依靠阻拦索的帮助下安全着陆!

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着舰飞行甲板为225.55米(国产航母长度短一些),设置有4道阻拦索,布置宽度约为18米,20多吨舰载机以1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进场,在舰载尾勾钩住阻拦索之后速度会在2-3秒的时间内降为零,在这一瞬间阻拦索要承受巨大的拉力。

不仅如此,阻拦索这根“钢绳”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还要具备足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为阻拦索引发的事故也不少,2003年美国海军一架F-18战机在“华盛顿”号航母降落时引阻拦索断裂导致坠毁,2016年一架E-2C预警机着舰时阻拦索断裂致8名工作人员受伤,预警机成功复飞,2017年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阻拦索断裂导致两架苏-33舰载机损毁!所以,航母阻拦索是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不仅体现在有无上,更体现在质量上

航母阻拦着舰虽然原理简单,但在技术上却非常不容易,在“辽宁号”航母改装完成之后,许多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短时间内造不出质量可靠的航母阻拦索,只能是有航母不能搭载舰载机!

2012年11月,在“辽宁号”航母仅服役2个月之后,我国便完成了首次歼-15舰载机阻拦着舰测试(算是从乌克兰购买的)。不久之后,国产阻拦索的研制取得成功,并在地面进行了数千次测试,最后换装到了“辽宁号”航母之上。据悉,我国航母阻拦索研制出自一个名为“巨力集团”的民营企业,据传还是在4个月的时间内攻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