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和“在職”考研的2點不同,別弄混,你們不一樣

考研的人群基本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部分,就是在校考研和在職考研,由於經歷不同,兩部分人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的心態和時間是不同的,所以要制定不同的複習計劃,一起來看看吧。

“在校”和“在職”考研的2點不同,別弄混,你們不一樣

在校學生

每年總有很多懵懵懂懂的考研黨非常疑惑“什麼時候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呢?”,戰線拉得太長容易使人疲憊鬆散,時間太短又很難達到複習的效果。

對於在校考生來說,有大量可供複習的時間,因此這一類型的同學在複習時,應該做好完備的規劃,在備考複習中一一執行即可,如果你是21考研的在校學生,下面的時間階段劃分會對你的規劃有幫助的。

1、基礎階段(3-6月)夯實基礎

這個時間段一定要早點把自己想考的學校和專業定下來,時間不等人的。

重視本科課程。很多大三的同學們,學分沒有修滿,還需要面臨上課;尤其是本專業考研的,本科課程一定要認真聽課。跨專業考研的,起碼要保證不掛科。本科成績也是考研老師參考的一個標準;

資料收集。對所考的院校有個大概的瞭解。通過一些途徑或是詢問學姐學長,找到考研複習相關的內容,特別是關注報考院校的官網,查詢到如招生簡章、報考條件、參考教材、歷年考研真題、報考錄取數據、推免比例等,在這個期間過一遍專業課書籍、一遍英語單詞。

2、暑期:基礎複習、暑假複習,並關注大綱、招簡

7-8月份:前期的準備都基本都準備好了,正值暑假,天氣炎熱,不過一定要沉下心來,認真學習。

因為在前四個月已經對考研內容進行了兩輪學習,所不管效果怎麼樣,在這個階段都要嘗試著做一套考研真題。

其目的是:檢驗一四個月的學校效果;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還要做些輔助性的練習來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在校”和“在職”考研的2點不同,別弄混,你們不一樣

3、大四上學期9—10月:考研網上預報名和網上報名,提高複習。

9月份:繼續做題,包括練習題和考研真題。可以說是對7-8月份的繼續,但側重點是向下一個階段過渡。

10-11月份:這個時候因為參考書已經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題也做了,所以就要繼續回顧參考書,這次是更加有針對性地來看,查漏補缺的階段。

4、大四上學期11月:衝刺複習、現場確認

5、大四上學期12月:衝刺複習、打印准考證、考試。

12月份:這個月其實對考研的最後結果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了。在這個階段就要系統的總結前邊學過的東西,使其系統化,條理化。順便可以自己壓壓題。

考試的前一個多星期。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調整好心態,查閱考研期間應該吃什麼,注意什麼。

6、大四上學期2月:考試成績公佈。

7、大四下學期3月:複試分數線公佈。

8、大四下學期4月:研究生複試、調劑。

9、大四下學期5月:調檔、政審。

10、大四下學期6月:本科畢業,獲得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在校”和“在職”考研的2點不同,別弄混,你們不一樣

在職考生

在職考生的側重點更多的在心態與動機,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1、首先,是時間問題

每人每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這不會變。但這些時間你分配給哪些事務,卻是可以變的。而對時間的分配原則,恰是你對各種事務的認知。試想以下幾種情況,看看目前的你與哪種最拉近吧。

如果你對考研本身是不積極的,甚至把它看成是你所有事務中最輕,最可以忽略的,那麼你會給它分配多少時間呢?它可能甚至都不如你洗個澡佔用的時間來的多。如果你對事務之間的重要性沒有嚴格的認知,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下是你手頭的事情就是你認為的最重要的那個。

這種情況下,考研這事兒在多大機率上會成為你手頭的事兒,而你又可能在多大程度不會被其它的事情所幹擾,專心的去備考呢?或許,等你忙忙碌碌的一天結束時,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上床休息時,才會想起它吧?如果你對事務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與準確的把握,那麼你把考研放在了第幾位呢?它的位置就決定了你對它的時間分配係數。這種重要性越高,係數越大。

2、其次,是學習效率問題

時間一定的情況下,能夠獲得的收穫量,即是學習效率問題。工作過的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體驗:人在座位上,但我的思緒卻已飄向了遠方;手裡捧著書,但心卻不在這裡。

習慣了事務的纏擾,而對實然的靜似乎有著不知所措的茫然。在這種狀態下,學習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免責及版權聲明: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