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公約任命北林大雷光春教授為科技委員會主席

3月13日,溼地公約常務委員會任命我校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雷光春教授為科技委員會主席。此前,雷光春教授曾於2004至2008年任溼地公約亞太高級顧問,於2015至2017年任科技委員會科學委員,2018年至今任科技委員會技術委員,2019年任國際溼地城市認證獨立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的專家委員首次擔任主席角色,標誌著我國在全球溼地保護管理領域的科技水平獲得進一步的認可。

溼地公約任命北林大雷光春教授為科技委員會主席

溼地公約,又稱拉姆薩爾(Ramsar)公約,1971年於伊朗小鎮拉姆薩爾簽署,是全球第一個政府間多邊環境公約,也是唯一以一種類型生態系統為對象的公約。溼地公約早於物種遷徙公約、瀕危物種貿易公約、氣候變化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公約宗旨是通過地區和國家層面的行動及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溼地的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以此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當前溼地公約已有171個締約方,是簽約國家最多的環境公約。我國於1992年加入溼地公約。

締約方大會是公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每三年召開一次。每兩屆締約方大會之間設立常務委員會(下稱常委會)為公約最高決策機構,常委會下設科技委員會(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Panel)與宣教委員會(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Panel)兩個支撐機構。科技委員會負責對溼地公約提供科技支持,包括國家溼地政策制定指南、溼地保護管理技術指南、向締約方提供技術諮詢等,對全球的溼地保護管理具有引領作用。

科技委員會主席的職責包括:組織準備委員會會議,並在秘書處和副主席的協助下開展工作;管理委員會工作計劃實施進度,並確保各項成果及時提交;領導委員會日常工作,並協調常委會各下設工作組向締約方大會提交決議;任命委員會設立的主題工作組組長,並提供技術建議;與委員會副主席商定監督職責分工;就優先緊急事項與委員會、主題工作組與秘書處協調,確定每三年的優先工作領域與計劃;代表委員會參加多邊環境公約的科學諮詢機構主席會議(CSAB)、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政府間平臺(IPBES);以及審議締約方推薦的委員連任資格等。

溼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將於2021年在中國武漢舉行,這是我國首次承辦該會議,且2021年是溼地公約簽訂50週年。受中國國際溼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委託,北京林業大學雷光春教授團隊為承辦會議提供技術支持。在這一背景下,雷光春教授作為公約科技委員會主席,可以有力協調締約方大會與50週年紀念活動相關的技術資源,將中國溼地保護管理的成就與經驗融入到全球環境治理的進程中。

一直以來,北京林業大學溼地生態學學科積極為國家與國際社會提供社會服務。雷光春率領北京林業大學相關團隊在我國溼地公約履約事務、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其兼任中國國家溼地科技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溼地保護與修復國家創新聯盟理事長,推動成立了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CEAAF)與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夥伴協定(EAAFP)秘書處科學部等研究平臺。近年來,北京林業大學溼地團隊在國際重要溼地申報與管理、國際溼地城市認證、公約技術報告編制、公約決議起草、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水鳥與棲息地保護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擴大了學校在國際溼地研究與保護管理領域的影響力。雷光春教授的成就在全球溼地同行獲得認可,2018年獲得溼地國際(Wetland International)的Luc Hoffman溼地科學與保護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