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此子命运如何?

关运福


苏武是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因为父亲苏建是太守,所以和哥哥、弟弟都做官了。苏武是西汉的大臣,但是他的运气很不好。天汉元年(前100年)的时候,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但是却被匈奴人扣留了,其间多次被威胁利诱都是苏武也没有投降。

于是苏武就被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放羊,苏武在这里放羊19年,直到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满头白发的苏武才被释放回到汉朝。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日子是过得很惨的,但是刚回汉朝的第二年,他的儿子苏元参与谋反又被处死,苏武被免去官职。直到汉宣帝即位才又想起苏武的好,才想起问苏武是否还有后代,原来苏武在匈奴的时候还有一个儿子了,于是就接了回来被封了官职。

天汉元年(前100年)的时候,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去了匈奴,原本想着是要和匈奴交好,可是去了之后苏武却参与到了匈奴的谋反中去了。匈奴大怒之下扣留了他,把不投降的他送到北海去放羊,还说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去,这压根不可能,也就是说,匈奴就没打算放他回去了。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继位后,和匈奴关系又不错了,于是想着接回苏武,可是匈奴却说苏武已经死了,汉朝的使者在匈奴接到苏武没死的密报后,谎称汉昭帝收到了大雁送来的信,说苏武在北海了。匈奴没办法,于是就放了苏武等人,放羊19年后,苏武终于回到了汉朝。

苏武在汉朝还有妻子、儿子,但是相隔很远,所以苏武在匈奴的时候又娶了一个妻子,还生了一个孩子,只是苏武回汉朝的时候并没有带回去。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苏武回到了汉朝立即就得到了重用,苏武做了典属国,还得到了一处府邸,二顷田,钱二百万,俸禄中二千石。只是很不幸运的是,第二年,苏武的儿子苏元参与谋反被处死了,苏武也被免去了官职。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

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即位想起了苏武的好,于是追问苏武时候还有子嗣,于是被告知,苏武在匈奴还和匈奴的女子生有一个孩子了,叫苏通国。于是,这个孩子被接回了汉朝,还被封为郎,这样的结局还是不错的。


湘西小木鱼


苏通国出生在匈奴,他娘是匈奴的女子,详情不明,但估计地位不会太高,最多也就是个普通人,甚至有可能是女奴。当年单于想逼迫苏武投降,就把他关在大地窖内,不给他吃喝。天下雪,苏武卧著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几日不死——这个时候,匈奴不可能给他娶老婆。

而后匈奴人将苏武迁至北海,让他放公羊,说等公羊生小羊才可归汉——也就在此时期,给他安排了一个匈奴妻子。显然,这意思很明确,老苏,别回去了,在这里安居乐业吧,瞧你在这里有工作(牧羊)有老婆,有啥不好呢?

此后,单于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打猎的时候,苏武会编打猎的网,矫正弓弩,于靬王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物。三年多过后,于靬王大病,赐给苏武马匹、牲畜、服匿、穹庐——也就是说,苏武在这个时候成了匈奴的富人,自然和老婆过起了颇为安乐的生活——估计,就是这个时候生下了苏通国。

但随后于靬王死了,苏武没人罩了,丁灵人又偷走了苏武的牛羊,换句话说:苏武又回到了穷人状态——这便是苏通国的少年。

等到汉昭帝即位,汉匈达成和议,汉朝派人来找苏武,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这九人中,却没有苏武的老婆和儿子,因为按照匈奴的规矩,女人虽然嫁给了你,却还是匈奴的女人,不是你的。儿子虽然是你生的,却也是匈奴的娃,不是你的。

所以,苏武回国,儿子和老婆都留在了匈奴。

而苏武,在出国之前就是有老婆儿子的,他的这个儿子叫做苏元。仅仅在苏武回国的第二年,苏元却因为牵扯到上官桀、桑弘羊、刘旦等人谋反的案子,被处死。

苏武的儿子为什么要造反?据说是因为儿子认为,老爹出使匈奴,二十年都没有投降,结果回国之后,只做了一个负责外交接待礼仪的小官(典属国),而霍光的一个小小秘书长,却能升官做管理粮食储备的官(即搜粟都尉,相对前者而言,更有实权有福利),所以愤愤不平。

当时的霍光,大权在握,以这个理由搞死苏武,分分钟的事——但是你想一想,苏武在敌国匈奴被押了二十年都没死,回国才两年就因为牵扯到权力斗争被搞死,这个你让国人怎么想?

所以,霍光轻轻放过,只罢了苏武的官。

而稍后,汉宣帝即位,霍光时代结束,苏武便被视为“霍氏专制”的受害者,得到特别的补偿,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在这个时候,皇帝就想:苏武年纪已经大了,别的事都不在乎,没有儿子是最难受的。可是苏元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补偿他呢?

这个时候,有人就告诉皇帝,苏武在匈奴还有一个儿子,如果皇帝允许,是否可以派使者送金银丝绸去匈奴,把他给赎回来。

汉宣帝一拍大腿,有这等事,还不快去办?

于是在苏武回国七年后,苏通国也来到了中原,被任命为郎官,即皇帝的侍从官——在汉朝,很多人以郎官为起点,获得了很好的前程,可是苏通国并没有。可见他在匈奴太久,对汉朝的文化和官场的种种实在没有什么概念,估计也只能勉强适应,然后朝廷也没拿他当有本事的人来看。

所以,最终,苏武的匈奴儿子,没有任何成绩。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都别抢,我来答。

起初,苏武被扣押后,匈奴单于为了迫使苏武投降,先是把他囚禁在地窖里,断绝食物供给,试图让苏武投降。

这个地窖应当属于羊圈,苏轼在里面通过把缝隙里落下来的积雪混合着羊毛一起吞下,才得以存活下来。

但羊毛本身无法被消化,只能产生饱腹感。

实质上这时候的单于也不敢饿死汉使,过了几天就把他放出来了。《汉书》中说“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这其实是对苏武的一种美化。

匈奴人没有那么愚蠢,如果铁了心要饿死苏武,不出一个星期就可以收尸了。

匈奴人不愿彻底和汉朝撕破脸皮,所以苏武又被放出来,流放到北海去放牧。这里的北海就是指贝加尔湖地区。

贝加尔湖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就是温差大,冬季月平均气温-26℃~-33℃,夏季月平均气温17℃~21℃,冬季长,夏季短。

所以苏武在这个地区放牧的气候还是相当恶劣,这时候他吃的基本上就是地上的野果子或者捕捉野生动物。

使得苏武勉强在这里生存了五六年,最后出现了一个转机,那就是单于的弟弟于靬(qian)王到北海来打猎遇到了苏武。

这位王族很佩服苏武,顿生恻隐之心,于是赏赐了一些马匹、食物和服装给苏武。

而苏武应该是这时候和当地的匈奴女人结婚,或者还是于靬(qian)王赏赐女人给他的?史书中并没有记载。

但根据推测有绝大可能是这时候发生的事情,因为在这几年里,于靬(qian)王不断供给苏武食物、服装和畜牧。

拥有了这些物质上的富足,苏武才有可能娶妻生子。

大概苏武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机会回到中原了,所以就安心在这里生活。

后来李陵被迫投降匈奴,还去劝降苏武,希望他能够做匈奴的臣子,被苏武拒绝。说明这时候的苏武其实属于奴隶性质。

这个李陵也很冤枉,因为万般无奈之下投降匈奴,但是这对于汉廷来说却是颜面扫地,因此杀了李陵的家人,等于是彻底逼反了李陵。

李陵内心是向着汉朝的,但是这样一来,李陵也再没有机会回到汉朝了。

所以两个同样都受困于匈奴的汉人在酒宴上都不免泪如雨下,而随着汉匈合议,苏武被作为条件之一送回了汉朝。

作为李陵的正面教材,苏武肯定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尊宠。

苏武在国内的儿子因为参与谋反被杀,自己也受到牵连,但是汉昭帝也赦免了苏武。

到了汉宣帝时,汉宣帝看到苏武年事已高,又无子嗣,所以就好奇的问了一句:“苏武在匈奴那么久,难道没有后代吗?”

于是苏武通过平恩侯许广汉向汉宣帝透露了实情说:“当年在匈奴的时候,的确娶过一个匈奴人,生了一个儿子,叫苏通国。”

后来这个苏通国被汉廷用金钱赎了回来,当了一个小官。

因为没有什么名气,史书上也没有过多记载。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苏武有二子,长子名叫苏元,是苏武出使匈奴之前与汉人女子生下的儿子,次子名叫苏通国,被匈奴囚禁于北海时与匈奴女子所生之子。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当时新任的匈奴单于有意与汉朝改善关系,在这个时期,四十岁的苏武官拜中郎将,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还有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酬谢单于。

苏武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风云骤变,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并且苏武的副手张胜参与了虞常(卫律的部下,跟随卫律出使匈奴时随卫律投降匈奴)劫持单于母亲的计划,但是计划败露,张胜被捕,反而连累了完全不知情的苏武。

之后,匈奴知道此事与苏武无关,许以高官厚禄,让其归降匈奴,但是苏武严词拒绝,遭受严刑拷打依然不屈服,严冬时期,将苏武关到地窖不供给食物。苏武依然没有屈服,靠着吃羊毛和雪活了下来,这样匈奴人就更加尊敬他,不忍杀之,将其流放于贝加尔湖一带放羊,并言道:公羊产子才能放其归汉。还向汉朝放出假消息,言苏武一死,断绝苏武归汉之心。

就在这贝加尔湖边,蛮荒之地,苏武生活了十九年,靠着挖野草、捉野兔生活。但是苏武在匈奴的生活可能过得并不是很差,苏武被困匈奴的第二年,旧友李陵便投降了匈奴,李陵是区别于主动投降于匈奴的汉朝人,所以,李陵是非常敬重苏武这种不屈的气节的。

李陵在投降匈奴的同年,便去劝降过苏武,并宴请了苏武,感叹苏武的气节,并为自己投降匈奴所不耻,于是,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而后,李陵再次去北海,告诉苏武汉武帝病逝的消息。最后,苏武归国时,李陵还宴请苏武,庆贺其归国。从这里可以看出,苏武在匈奴的生活有右校王李陵的接济,且单于的弟弟于靬王赐给苏武马匹、牲畜、服匿、穹庐,所以生活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在北海牧羊期间,苏武与一匈奴女子结合,生下一子名叫通国,但是没有跟随苏武归国。归其原因有:一方面,苏武在汉还有长子苏元,香火有继;一方面是匈奴高层的扣押,当初苏武归国时就曾受到匈奴的阻挠;其子拥有匈奴血脉,一起回国恐怕侮辱苏武的形象,毕竟匈奴被汉朝人视为野蛮人,与野蛮人结合毕竟多多少少影响苏武的形象。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六十岁的时候归国,须发尽白,汉昭帝封其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典属国这个官职只是负责归降的少数民族的,具体事务还是由皇帝与丞相制定,所以这个职位较低,权利也不大。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第二年祸事来了,当时昭帝时期,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与霍光争权,但是上官安父子处于下风,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儿子苏元不满父亲功高而位低,且霍光手下一长史没有功劳都得到晋升,所以苏元反对霍光加入上官一派,最后苏元被赐死,苏武也受到牵连,被罢官。

之后苏武参与了拥立汉宣帝刘病已一事,被汉宣帝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再后,汉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典属国,并念其年老,只要其初一或者十五上朝就可以,对苏武极其敬重,并让其做了德高望重的“祭酒”,宣帝念其年老,但是儿子又被处死了,茕茕孑立十分可怜,并问其在匈奴时有没有儿子,但是苏武难以启齿,没有财物赎回儿子(苏武得到皇帝的赏赐和自己的俸禄都是用来接济弟弟一家和邻里,自己家徒四壁),通过皇后的父亲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明原因,宣帝当即派使者带财物去匈奴之地赎回苏通国。

苏武受到满朝敬重,儿子回汉时,宣帝当即封苏通国为郎官,就是皇帝侍从,但是不要小看这个官职,两汉时期多数皇帝的郎官都可以去做外放官员,成为地方大员,所以郎官一职是两汉时期多数年轻人想从事的官职。所以,汉宣帝对苏通国的赏赐还是不错的,但是苏通国毕竟是从小是匈奴之地长大的,突然到了汉朝,语言不通,能够适应汉朝的生活就很不错了,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历史对其的记载就是: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苏通国的命运或许很奇特,其很有可能是二十多岁的时候被赎回来做了汉朝臣民,所以这奇特经历很有可能让其很难适应汉朝的生活,历史对其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但是苏武后来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末,有苏武的这样的父亲,苏通国的生活条件应该不错,只是没有什么作为,被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海浮人


苏武作为汉朝使臣被困匈奴19年,汉朝皇帝认为苏武投降了匈奴,把苏武满门抄斩。这些一直坚守汉节的苏武并不知晓。

真相的水落石出,来自于匈奴的皮货商人达郸。达郸往来与汉匈之间,是当时最大的皮草商。在苏武被困5年后,汉武帝才得知苏武是大汉的忠臣。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重金委托达郸,立刻回匈奴运作,想尽一切办法给苏武娶个老婆。

达郸回到匈奴,买通单于王妃,把一个六十一岁的匈奴寡妇么么哒给苏武做了老婆。苏武看着匈奴老妇么么哒,坚决不答应,一年后,苏武慢慢和她有了感情,一天晚上,苏武看着熟睡的么么哒,对月暗叹,若是我苏武该娶此妇,就让么么哒夜登苏武卧榻,毛遂自荐。苏武说完,回到自己帐篷,裸睡而待。

么么哒睡的昏天黑地,梦中忽然内急,本来么么哒就有梦游的习惯,鬼使神差地走到苏武帐篷里,迷迷糊糊,小解于苏武卧榻之上。那一夜,苏武第一次拥有了么么哒。

苏武与匈奴老婆生下2个儿子,单于知道后,说苏武属于入赘,是倒插门,两个儿子不能全姓苏。大儿子叫苏门答,小儿子叫匈牙。

苏武被放回大汉,孤身一人,皇上怜其年迈多磨,让他做了畜牧部弼马温,活到92岁。两个匈奴儿子各自建了国,一脉相传到今天。


白这个颜色


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结果被匈奴扣押,由于苏武手下的张胜参与匈奴内部的未遂政变,导致苏武受到牵连,苏武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持刀准备自杀,结果被制止只是受了伤。

苏武的行为受到了匈奴单于的尊重,匈奴单于多次向他表示招降的意图,但是苏武始终保持着汉朝使节的尊严,匈奴看无法招降,就把苏武发配到北海去牧羊。

而且告诉他公羊生出小羊羔的时候,他就可以回汉朝了。

苏武就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在这个过程中,匈奴给他安排了一个妻子,他和这个妻子共同生活,并且生育了一个儿子,名叫苏通国。

匈奴对被俘的汉族俘虏一般不是杀害,而是让他生活在匈奴的地盘,而且还安排他们娶妻生子,匈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口,毕竟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人口生产是个大问题。

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或者战争人口就会锐减,为了保持匈奴人口的大量出生,所以他们就把汉族的俘虏作为一种生育的资源利用。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改善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在和汉族长期的征战中发现,汉族的许多方面都比他们先进,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他们的人口素质。

第三个原因也是招降汉族高级官员的手段。匈奴俘虏的李陵、扣押了张谦、扣押了苏武都给他们安排了妻室,让他们娶妻生子。

目的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投降匈奴成为匈奴的一员,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本领传授给匈奴人,推动匈奴自身的发展。所以,这也是他们软化对手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即使不能招降对手也会降低这些被俘官员的敌对情绪。

苏武就是情况,被匈奴人安排娶妻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希望招降苏武,进而使苏武成为他们的一员,能为他们的发展进步做一些贡献,但苏武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和节操,始终不投降匈奴。在匈奴控制之下,在北海牧羊十九年,经历了千难万险,最后终于回到了汉朝。

回到汉朝之后,大汉朝廷和皇帝,对他都很重视给他封了一个典属国的官职,但是他的儿子苏元(出使匈奴之前生)对霍光专权不满,再加上不满朝廷对苏武的封赏,认为自己的父亲为国家效力20年,却只得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官职,太不公平了。

于是就和上官桀、桑弘羊合谋造反,不料事发苏元被杀,这时候的苏武已经40多岁了,儿子又被杀了,霍光免了他的官,没杀他,过了几年,苏武参与拥戴汉宣帝,汉宣帝登基之后,念在苏武有拥戴之功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汉宣帝比较关心苏武,问他在北海牧羊十九年有没有其他的孩子,苏武如实相告,皇帝立即派人出重金把苏通国赎回了,封为郎官。

尽管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官,但是有很广阔的发展前途,可是苏通国生在匈奴、长在匈奴,从小就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在这个岗位上,也没有显示出什么出众的才能,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业绩,最后也就成了一个庸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


小小嬴政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苏武是汉武帝时代的一个大官,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匈奴,可惜被匈奴扣住,一扣就是19年,回到汉朝的时候已经是老年了。



苏武在匈奴待了19年,当时还和匈奴的一个女子混血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苏通国,而他在之前汉朝也有一个儿子叫做苏元。后来经过汉朝皇帝的斡旋,苏武终于得以回到自己一直朝思暮想的地方。而他在匈奴所生下的混血儿子苏通国,当时并未能够跟随他一起回国,只能够继续待在匈奴。



不过他回到汉朝之后不久,他的儿子苏元就因为牵扯到了上官桀,桑弘羊的谋反案中被杀。当然因为苏武长期在匈奴呆着,并且他出使匈奴的气节为世人所急敬仰,所以霍光就没有杀他,但是把他罢了官。后来霍光死了之后,汉宣帝又给苏武封了侯,让他做了大官,当时苏武没有儿子,而汉宣帝听说苏武在匈奴还有一个儿子的时候,就帮助他把匈奴的那个儿子接了回来,并且封了一个小官。苏武死后,苏通国还继承了苏武的爵位,估计一生应该是富贵不愁。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摆个龙门阵:苏武在北海受了十九年的苦,回来的时候,已经瘦得不像样了。苏武当年去匈奴时带了一百来人,回来时就只有九人了,在匈奴的时候,苏武并不是孤独一人,他还娶了一个匈奴的女子当老婆,并且生下了孩子。苏武回来以后,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苏武回来以后,去拜见了汉武帝的灵位,紧接着还被封了爵位。汉宣帝当上皇帝以后,很崇拜苏武,他发现苏武年老了也没有人陪伴,心里感到很难过。于是他就问苏武,你在匈奴那么久,都没有子嗣吗?苏武此时只好承认,他在匈奴娶了一个女子,而且还有个儿子,名字叫苏通国。汉宣帝非常高兴,于是就派使者到匈奴,花了很多金钱才把苏通国给接回来,但是到了第二年,因上官家造反,苏武的大儿子竟然也参与了谋反,最后还被处死了,就只留下了这个混血的小儿子苏通国。


子休4624


苏武被困匈奴19年,确实跟匈奴女生了个儿子,并取名叫苏通国,可以看出苏武想借儿子名子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苏通国由于没有太出色的表现,史料上对他的记载也是一带而过!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苏武以西汉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哪知当苏武到达匈奴后,正好碰上匈奴当地发生叛乱,而苏武也深受牵连。 叛乱被平息后,有关人等都被单于诸杀,而单于非常欣赏苏武不忍杀他,想将其招降,但是苏武不肯北叛汉朝,宁死不降,单于一气之下就把苏武流放到了北海苦寒之地,出于“人性化”考虑,单于还给了苏武几只公羊并留下话说:“这群羊什么时候下羊崽子,就准你回国”,意思很明确就是把苏武终身囚禁了!




就这样,苏武在北海过上了牧羊的生活,几年过后羊都死的差不多了,苏武的生活渐入窘境,这时苏武的贵人出现了。


娶妻生子!

单于的弟弟於靬王有一次到北海打猎,结识了独自生活在这里的苏武,他们俩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苏武还帮於靬王矫正弓弩,这让於靬王惊奇不已,觉得苏武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於靬王回去后,经常差人为苏武送来食物和衣物,怕苏武寂寞就为苏武送来了名匈奴女子,从此苏武就跟这名匈奴女子相依为命,一年后,这名女子为苏武生下了一个儿子,苏武将其取名为苏通国!

回国之路!

公元前87年,西汉和匈奴议和,西汉几次派人到匈奴问苏武下落,起初,单于不肯归还苏武。后来迫于压力在公元前81年将苏武归还西汉,而那名匈奴女子跟苏通国则被扣留在了匈奴!苏武回国后,此时西汉的皇帝已经是汉昭帝了,汉昭帝对苏武有这样的气节大佳封赏,以让其安度晚年!

几年后汉宣帝即位,他对苏武在匈奴的19年时间非常好奇,一打听才知道苏武在匈奴还有个儿子,于是汉宣帝用重金从单于手中把苏通国赎了回来!

《汉书》记载: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于是在苏武回国7年后,苏通国回到了他身边,并被汉宣帝任命为郎官,也就是汉宣帝的侍从官,但是苏通国在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以至于后来史料对他就没有了记载!


唐古看今


苏武是个硬汉子,出使匈奴,单于使出各种手段,苏武誓死不降匈奴,气得单于发配苏武去北海牧羊。

苏武吃草根,喝雪水,受尽无数困难,最后成功返回汉朝长安城。

在匈奴那里,苏武度过了19年时间,而且娶了个匈奴女人,生了个混血儿,名字叫苏通国。那么,苏武的命运大家都知道了,苏通国是如何出生的,以及后来命运如何呢?

1、

苏武在汉朝是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当苏武走了匈奴后,久久不回,苏武老婆改嫁了,女儿成家了,儿子苏元不好不坏地混着。一切说明,苏武不在,家也就不像个家了。

刚到西域时不久,单于非常欣赏苏武,希望苏武归降。可苏武油盐不进,单于一气之下,发配苏武去北海(如今的贝加尔湖)牧羊,并说道:“想回来,除非公羊下了小羊”。

此事《汉书》记载道: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苏武在北海初期,日子相当艰难,饿了挖老鼠洞,吃鼠洞里的粮食,渴了就喝雪水,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打动了单于,重要的是感动了单于的弟弟于靬王。

《汉书》记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

啥意思?北海的艰苦日子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来打猎了,看到苏武会编网打鱼,会矫正武器打猎,於靬王很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又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撤了。

总之,一句话,这段日子苏武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因为有於靬王照顾。就算於靬王后来死了,苏武靠於靬王送的物资,过个差不多的日子是没问题的。

苏武娶胡女为妻,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时间。但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在单于弟弟常来的这段时间娶的老婆。

毕竟,这段时间里,苏武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正所谓“饱暖思淫欲”,在王爷的帮助下,娶个老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人家苏武也是个生理正常的男人。

2、

老婆有了,生孩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正因为有了老婆孩子,苏武的日子才没有那么难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非常能派遣寂寞。

受尽百般辛苦,历经各种挫折,苏武在汉昭帝时候,终于返回了汉朝。一起回来的还有9个人,这些人和苏武一起接受了封赏。

但这九个人当中,没有所谓的“苏武的胡人老婆和孩子”,这怎么回事呢?很简单,老婆是胡人,孩子是胡人的后代,他们更适应北方的生活,一是匈奴人不放,二是贸然带回去,万一惨遭不测呢?谁来负这个责任?

苏武回到京城后,官职封得并不大,儿子苏元整天愤愤不平。一不小心,儿子苏元参加了上官元的阴谋,造反汉朝。

这样事,朝廷不能忍,于是苏元被抓,就此走了阎王殿。鉴于苏武为汉朝守节十九年,汉昭帝放过了苏武,只是免职处理。

过了几年,汉昭帝死了,汉宣帝上位了,这位新领导对苏武不错,因为苏武为他的上位还是出了些力的。后来,汉宣帝帮助苏武赎回了在匈奴的儿子苏通国。

这事在《汉书》中记载: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原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苏武老了,想到苏武的儿子苏元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就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十九年,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出使匈奴,娶了个匈奴妇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苏通国。现在匈奴有消息传来,给点金银、丝绸,就可以把儿子赎回来了。”皇帝答应帮助赎回。

就这样,苏通国就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这汉宣帝还是够意思,

3、

苏通国到了汉朝时,不是个小孩了,已经成人了。由于在匈奴生活很长时间了,深受匈奴文化的影响,快速融入汉文化有点困难,所以在汉朝当官当得很平庸,并没有大的功勋,也没有上到高位,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篇幅出现在后来的史籍当中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苏通国虽然没有出人头地,但在苏武的庇护下,小日子一定不错,因为苏武很受宣帝的重视。

苏武活到了八十多岁,公元前60年病亡。

苏武家的香火得到了延续,但苏武的那个异域老婆,只能长眠于大漠孤烟中了,没有丈夫的陪伴,没有儿子在眼前,只有夜夜孤灯,想来不胜唏嘘。

如果,当年苏武把胡女一起接入了汉朝,那就是个完满的结局了。也许人家不来,也许苏武不愿意。不过,混血儿子苏通国过得好,想来苏武和胡女也能含笑九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