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給出答案

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而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早給出答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為了抵禦美國軍隊強大的優勢,挽回其敗局,利用日本人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的艦艇編隊展開了自殺性的襲擊,他們將這支敢死隊稱之為神風特攻隊。

實際上,這是有典故的,1274年和1281年,元朝的忽必烈兩次發動了對日本的東征,但是龐大的元朝艦隊兩次因為海上突如其來的颱風,導致元朝艦隊損失慘重,因此放棄了進軍日本的計劃,從而使其逃脫了被滅國的可能。

歷史上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給出答案


日本人認為這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的“神風”擊退了元軍,也就有了後面典故的由來,中國和日本的淵源由來已久,這也是唯一一次從中國主動進攻日本的經歷,從某種傳統意義上來說元的本質還是以征服為主的遊牧民族,並非真正體制下的中原王朝。

歷史上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給出答案


在數千年的歷史上,日本敢多次入侵中國,649年唐高宗時期,日本在學習唐文化,進行大化革新之後,國力有了很強的提高,於是開始支持朝鮮半島和唐敵對的百濟國,日本海軍4萬人在白江口遭遇唐軍,被殺得大敗而回。到了明朝時期,日本又支持沿海的倭寇對我國進行侵擾,並派軍隊入侵宗主國朝鮮,被明軍擊敗,而在中國近代史上,從甲午海戰開始,對我國領土虎視眈眈。

歷史上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給出答案


因此有人會問,為什麼中國卻從來不主動進攻呢?除了近代清民國力衰微,唐朝明朝的實力可是遠遠要強過日本的,當然這並非中原王朝熱愛和平,他們也是從腥風血雨廝殺走出來的政權,明朝的開國元勳劉伯溫早給出了答案。

當時朱元璋統一全國沒有多久,他迫切地想要恢復到大唐時期的榮光,一邊北上清繳殘存的元朝勢力,在另一方面又派遣使節,前去日本,希望他們能夠歸順明朝。

歷史上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給出答案


不過這距離忽必烈東征日本剛剛過去百餘年時間,日本幕府對於中原還抱有著敵視的態度,而朱元璋所派遣的天使又態度比較傲慢,講了一些“若不投降就滅國”之類的話,這讓日本幕府將軍非常生氣,直接將其拿下去殺掉了。

朱元璋聽聞這個消息非常憤怒,想要率領大軍親征日本,但是軍師劉伯溫制止了他,劉說出了三個不對日動武的原因:第一就是交通不便,日本和中國沒有陸地連接,地勢複雜,將其攻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即便打下來了,也需要軍隊駐紮,非常不便。

歷史上為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給出答案


第二點就是日本的教化問題,雖然日本的文明和中原經過漫長曆史的發展,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但是他們也培養出了本土特有的類似於神道教之類的文化,很難管轄。

第三點也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日本的土地資源相對貧瘠,並沒有太多利益能夠獲得,勞民傷財去佔領一個災害頻發的島國並不划算,朱元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因此決定停止對日本的軍事行動。這基本上也就是歷朝歷代中國都沒有主動攻擊日本的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