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code>友情提示:本文有點長,看完需要點耐心,慎入。/<code>

如果現在隨便問網友,清朝哪個皇后最出名,恐怕很多人都會說,乾隆的孝賢皇后富察氏是最有名的,或許還會熱心的給你科普他們夫妻之間的真摯愛情故事,隨便去搜索孝賢皇后,就會發現她還是熱門題材,很多自媒體在寫她。

那麼多關於富察氏的文章都寫的什麼內容呢?隨便瀏覽一下,多半都是富察氏和乾隆帝的愛情故事,出身豪門的她,是他念念不忘的白月光,他為她寫了多少句詩來悼念,他對她孃家有多麼的愛屋及烏等,其中不乏各種沒有來源的謠言,現代網友為了打造封建王朝的帝后真愛也是蠻拼的。

歷史上,孝賢皇后富察氏的出身到底如何?真的是除了蒙古后妃就數她最豪門麼?既然二馬吃盡天下草,為何遭到康熙大帝的無情辱罵呢?孝賢皇后富察氏的父親李榮保真的是雍正帝的伴讀嗎?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1,二支命運不同的沙濟富察氏

孝賢純皇后沙濟富察氏(1712-1748),是乾隆帝弘曆的嫡妻,出身滿洲鑲黃旗,按照現在的眼光,她出自一個顯赫的豪門世家。

富察氏是滿洲大姓,一共有六十三個支派,分住在不同的地方,沙濟富察氏就是其中的一支。沙濟富察氏在清朝起家最早的,並不是孝賢皇后家,而是她家的長支建州右衛莽色督珠乎家族,莽色督珠乎的女兒就是陪伴清太祖弩爾哈齊(努爾哈赤)創業的袞代皇后。

如果沒有太祖後宮的恩怨情仇,袞代皇后的信息不會被人為抹掉,後人要提起沙濟富察氏,就會說他家出了兩位皇后。沙濟富察氏的始祖檀都,在明末的時候遷居到今遼寧新賓一帶,建立沙濟城以居,因此得名沙濟富察氏。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檀都的兒子哈禮,有三個兒子,長子果臣噶哈善就是袞代皇后的祖父,也是建州右衛莽色督珠乎的父親。次子牟泰無後。三子德雲珠(德依珠)就是孝賢皇后的六世祖。檀都還有個哥哥叫納蘇莫爾根,子孫繁衍也很茂盛,組成龐大的沙濟富察氏。

沙濟富察氏很早就和愛新覺羅家族聯姻,就是袞代嫁給弩爾哈齊的堂兄戚準,還生了一個兒子昂阿拉。孝賢皇后這一支是在弩爾哈齊開始創業後,德雲珠的兒子旺吉努才投靠過來,被授佐領(即牛錄額真、牛錄章京)。

此時袞代已經改嫁弩爾哈齊,並生育二子一女地位穩固,其中長子莽古爾泰領正藍旗,身為袞代皇后堂叔的旺吉努就被劃分到正藍旗。

旺吉努的兒子萬濟哈沒有留下什麼訊息,但他生了一個能幹的兒子哈什屯,也就是孝賢皇后的曾祖父。哈什屯是前鋒校出身,歷任侍衛、襲管佐領、禮部參政、內大臣、議政大臣、太子太保,孝賢皇后一支的飛黃騰達就是從哈什屯開始。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2,孝賢皇后孃家不光彩的發家史

哈什屯又是怎麼發家的呢?說出來倒是有些不光彩,身為正藍旗佐領的哈什屯是靠陷害本旗旗主德格類,才被皇太極重用發家的。

眾所周知,袞代皇后的兩個兒子莽古爾泰、德格類都是暴斃而死,他們兄弟之間的恩怨這裡就不說了,總之他們兄妹三個都死了,正藍旗也被皇太極吞併,皇太極把正藍旗和自己的正黃旗糅合混編後,分成正黃旗和鑲黃旗,原來的鑲黃旗則改為正藍旗,身在正藍旗的孝賢皇后家族就是這樣變成鑲黃旗的。

哈什屯在藍旗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賣主求榮角色,他是袞代皇后的孃家堂侄子,和莽古爾泰、德格類算是表兄弟,眼看袞代皇后一系已經完蛋,沙濟富察氏身為孃家人肯定要跟著倒黴,為了把自己這一支摘出來,哈什屯就陷害德格類給皇太極遞刀,讓他有藉口清洗莽古爾泰兄弟的勢力,哈什屯也搖身一變,成了皇太極的親信備受重用。

不管是身為屬下陷害旗主,還是沒出五服的孃家人陷害表兄弟,說出去都不光彩,這不單單是人品問題,還有背主的問題。但哈什屯很幸運,皇太極把袞代皇后一系的信息銷燬很多,大概除了管理檔案的就沒人知道哈什屯的賣主行為。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那他背主這事是怎麼爆出來的呢?因為“毒舌”康熙帝才曝光的。

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月二十二,一廢太子後,馬齊(哈什屯的孫子,孝賢皇后二伯父)推薦八阿哥胤禩為太子,引起康熙帝的暴怒,就把馬齊家的老底兒揭出來羞辱他,大罵他家陷害本旗貝勒才混入上三旗,居然不念皇恩擅作威勢,又罵馬齊幼弟李榮保(孝賢皇后之父)妄自尊大、虛張氣焰,命諸王大臣擬出懲處方案。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春正月。癸酉朔。○甲午(二十二)○諭曰:馬齊原系藍旗貝勒德格類屬下之人。陷害本旗貝勒。投入上三旗。問其族中有一人身歷戎行而陣亡者乎?乃不念朕恩。擅作威勢。朕為人主。豈能容此。馬齊之弟李榮保。妄自尊大虛張氣焰。朕屢加儆戒而怙惡不悛。亦當治罪。馬齊等。著諸王大臣會集速審擬奏。(康熙實錄卷236)

皇帝震怒,大臣們都嚇壞了,就在當天,諸王就擬出章程:判處馬齊、李榮保立斬,兄弟馬武絞刑,他們四兄弟的子孫有職務者全都革職,妻子發配黑龍江,就連親族也受牽連被革職。

(注1)

暴脾氣發完也罵完了,康熙帝的氣也消了,念起馬齊的能幹來,又改了立斬的判決,交給胤禩拘禁,李榮保免死照例枷責,也交給胤禩看管,馬武和其他富察家有職務的只是革職,有世襲爵位的革爵,除了馬齊大哥馬斯喀一系從寬釋放,其他三支可以說一夜回到解放前。(注2)

康熙四十八年的辱罵事件,讓蒸蒸日上的沙濟富察氏暫時停止了繼續上升的腳步,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榮保和二哥馬齊一樣,都是鐵桿八爺黨,所以才被康熙帝重罰,而沒有站隊的馬武只是倒黴的池魚。

讓馬齊兄弟被皇帝當庭辱罵的始作俑者,正是他們的祖父哈什屯,哈什屯也是在那次賣主事件中為自己家族闖出了新天地,併為大清南征北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累加世職至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

如果站在道義一方,哈什屯陷害本旗旗主,的確讓人不齒;但站在他本人立場,總不能眼看船要沉了,還不知道跳?出賣一下良心去陷害舊主換取前程,既保護家人跳出沉船,又改變了門庭,也無可厚非吧?

畢竟原始的第一桶金多半都不那麼光鮮,對有些古人來說,道義其實和橡皮泥差不多。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3,二馬吃盡天下草

不能因為藍旗事件就否定哈什屯,他人生中也就那一個汙點,在隨後多爾袞當權時期,機敏善變的哈什屯堅定的站在皇帝一邊,得罪了多爾袞,世職被降成騎都尉。

隨著順治帝的親政,哈什屯很快得以翻身,世職晉一等男,卒於康熙二年(1663),賜諡“恪僖”,由長子米思翰襲爵。

米思翰就是孝賢皇后的祖父,歷任內務府總管、戶部尚書、議政大臣,他最知名的事蹟就是力挺削藩,因此,康熙帝對他印象很好,不過他死的早,康熙十三年(1674)就卒於官。他的四個兒子分別是馬斯喀、馬齊、馬武、李榮保。

馬斯喀歷任內務府總管、領侍衛內大臣兼管火器營、昭武將軍;馬齊歷任內務府總管

、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太保;馬武歷任內務府總管、領侍衛內大臣;李榮保任察哈爾總管。從他們父子幾人都做過內務府總管一職,可以看出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四兄弟中尤以馬齊、馬武最為顯赫,時人稱:二馬吃盡天下草。

馬太傅齊,富察氏,為文忠公之伯。歷仕兩朝,居相位者幾三十餘年。時明、索既敗後,公同其弟太尉公武權重一時,時諺雲“二馬吃盡天下草”雲。(嘯亭雜錄卷九馬太傅)

兄弟中混得最差的反而是老四李榮保,康熙四十八年辱罵事件後年末,馬齊就被釋放去管理俄羅斯事務,隨後起復,當時康熙帝還特別註明:馬武、李榮保不必復職。(注3)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康熙帝雖然說馬武不必起復,但其實還是很看重馬武的,馬武受哥子牽連奪官,沒多久就起復為內務府總管,遷鑲白旗蒙古都統,雍正帝更是信任倚重他,康熙駕崩後,十一月二十雍正繼位,十二月初八就任命馬武為領侍衛內大臣。

馬武生病,雍正帝擔心不已,命寶親王、莊親王前往視疾,馬武病死後,又命弘曆和允祿前往祭奠,很快就賜下諡號,併為之流涕。(注4)

李榮保不知道是能力問題,還是的確被康雍兩代皇帝討厭,到死都沒有再起復,他繼承父親的世職一等輕車都尉,也被雍正皇帝賞給二哥馬齊承襲,和馬齊本身的世職合併特授二等伯世襲罔替。(注4)但是,人李榮保孩子爭氣,閨女做了皇后,被追封一等公;兒子傅恆立了軍功,他又混上“莊愨”的諡號,不比哥哥們差啥。

雖然李榮保混成白身,但滿洲看重門第,他的兩個哥哥備受皇帝重用,他的子女身價也跟著提高,所以,孝賢皇后能夠嫁入皇室,不是因為他爹,而是沾了兩位伯父的光,特別是馬武,雍正四年(1726)十二月,馬武去世,隨後侄女就被賜婚,次年嫁給皇四子弘曆,個人覺得是雍正帝對馬武的愛屋及烏,才恩及其侄女。

雖然二馬權傾天下,富察家的門第還稱不上一流豪門世家,最少在雍末乾初時,《嘯亭雜錄》記載的八大家中的富察氏(昭槤誤記為輝發氏),就不是馬齊家

,而是鑲藍旗滿洲賽音訥殷富察氏阿蘭泰家,阿蘭泰是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他兒子富寧安,也是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侯世襲,與父同祀賢良祠。

直到傅恆那一代,依靠椒房起家,孩子們自己又努力上進,多少人戰死沙場,為大清開疆闢土、維護國家統一,做出各自的貢獻,拎著腦袋掙出來的前程,才讓富察氏進入一流世家的行列。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4,賢良淑德的寶親王嫡福晉

孝賢皇后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十二,比她丈夫乾隆帝剛好小五個月。雍正五年(1727)指婚給乾隆為嫡福晉,年15歲,同年七月十八兩人舉行舉行婚禮。

雍正五年。丁未。秋七月。乙卯朔○庚午(十六日)。上自圓明園進西直門。詣大高殿祈晴。禮畢。風日晴明。○上以本月十八日。皇四子婚禮吉期。回宮。(雍正實錄卷59)

在這裡又要闢個謠,網傳都說孝賢皇后是乾隆帝的初戀,是他的第一個女人云雲,其實並不是。

乾隆帝的第一個女人應該是另一位富察氏,後來被追封為哲憫皇貴妃,這位使女富察氏就在孝賢皇后嫁過來時就已經有孕,並在雍正六年(1728)五月二十八,為乾隆帝生下庶長子永璜。大概孝賢皇后和哲憫皇貴妃兩人同姓富察氏,就被網友混為一談了。孝賢皇后嫁過去的時候丈夫身邊就有一堆格格了,扯什麼初戀和第一個女人啊?

這個使女富察氏死的早,雍正十三年(1735)七月初三就亡故,乾隆帝九月初三繼位,在繼位當月中旬就先追封病故的使女富察格格為妃,乾隆元年(1736)十月又追封哲妃,後來又晉封皇貴妃,如果不是第一個女人的情節,單單是長子母身份,乾隆帝不會越過其他妻妾去追封一個死人,甚至在她死後46年還寫詩悼念。

永璜出生後不滿百日,孝賢皇后就為丈夫生下嫡長女,但這個孩子在次年(1729)十二月就夭折。長女夭折的時候孝賢皇后已經再次懷孕,並在雍正八年(1730)六月二十六生下乾隆帝的次子、嫡長子永璉。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生下長子之後的孝賢皇后很快又懷孕了,汗,在永璉還不到十一個月的時候、雍正九年(1731)五月二十四,為乾隆帝生下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

和敬公主之前的皇二女只比她大27天,仍然是使女富察氏所生,也就是說兩位富察氏是前後懷孕。不過,這個皇二女只活了不到八個月。在雍正年間,乾隆帝所生子女有史可查的只有三子四女

,分別是永璜、永璉、永璋(生於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母純慧皇貴妃蘇佳氏)、皇長女、皇二女、和敬公主、四格格。

這個四格格並不是和嘉公主(生於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比永琮大四個月),應該是夭折的年齡太小所以沒有序齒。她大概生於雍正十二年(1734)前後,母不詳。

在雍正十二年正月,宮殿監督領侍蘇培盛等文開給和碩寶親王之四女格格做紅銅臘臺一對、籤盤一對、剪燭罐一份、大小錫盆二個、柿子壺二把、背壺一個。十月的廣儲司皮庫月折中也有“給寶親王之四女格格嬤嬤買奶母,照例賞”的記錄,檔案中還有“給和碩寶親王之四女格格嬤嬤買奶母,毋照例”的記錄,可見乾隆帝另有早夭的女兒。

孝賢皇后在婚後九年中,連續生育二女一子,在乾隆帝七個子女中佔頭一份,單從生育率就可以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雍正十三年(1736)八月二十三,乾隆的第三子永璋還不滿三個月時,他的父親雍正帝駕崩。九月初三,乾隆帝繼位,十二月十八,冊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

(注5)

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行皇后冊封典禮,同時行冊禮的還有高貴妃、那拉嫻妃、蘇純妃、金嘉嬪,這些女人都曾經在乾隆帝心中佔有一席之地,初五,以冊立皇后禮成頒詔天下,26歲的富察氏正式成為大清第八位皇后。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5,猝死的失獨母親

乾隆四年(1739)十月,被內定為儲君的二阿哥永璉生病,十二日,憂心嫡子的乾隆帝和皇太后一起幸寧壽宮,去探視永璉的病情。

孝賢皇后並沒有親自撫養兒女,永璉養在壽祺皇貴太妃和溫惠貴太妃那裡,和敬公主養在純裕勤太妃那裡,永璜則養在順懿密太妃那裡,都在寧壽宮居住。

就在乾隆帝去探視兒子當天,9歲的永璉夭折,這是乾隆帝送走的第一個兒子,還是他看重的嫡長子,傷心的乾隆帝為此輟朝五日,並公佈兒子的儲君之位,讓喪禮按照皇太子禮執行。(注6)

28歲的孝賢皇后痛失愛(獨)子,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為了自己,也為了實現十全丈夫的立嫡夢,她必須得繼續生育。

皇天不負有心人,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初八,35歲的孝賢皇后在長春宮生下次子、七阿哥永琮,這個年齡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稱得上高齡產婦,對身體不可能不造成傷害。

乾隆十一年。丙寅。夏。四月。丙寅朔○癸酉(初八)。上詣皇太后宮問安。○皇七子永琮生。(乾隆實錄卷264)

在永琮快一週歲的時候,乾隆十二年(1747)三月初十,孝賢皇后的女兒、17歲的固倫和敬公主,下嫁科爾沁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36歲的孝賢皇后榮升岳母。

乾隆十二年。丁卯。三月。辛卯朔。○庚子(初十)。上以和敬公主下嫁。御保和殿筵宴。○以固倫和敬公主下嫁科爾沁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授為固倫額駙。(乾隆實錄卷286) 

嫁女的喜悅還沒有退散,不幸再次降臨到孝賢皇后身上,才一週歲零七個月的永琮就在姐姐出嫁九個月後,死在乾隆十二年的除夕夜裡(十二月二十九日),第二天就是新年的大年初一。這個孩子的夭折對孝賢皇后的打擊是致命的,她已經36歲,再次生育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心中的絕望大概是封建時代所有正妻都能感同身受。(注7)連一向自戀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的乾隆帝也備受打擊,覺得自己想獲得祖輩們不能獲得的福分——立嫡子——實在是太妄想了。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殤子的兩個月後,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不管是思念兒子的緣故,還是偶感風寒的原因,總之,才37歲的孝賢皇后富察氏在德州去世。

她親愛的丈夫乾隆帝就在次日宣諭:皇后是在侍奉婆母膝下的路途上仙逝的,對於身為兒媳婦的來說,這樣的死法是愉快的。乾隆的言下之意,是不是戰士就應該死在戰場上?兒媳婦也應該死在侍奉婆母的路上?想起那句“縱做鬼”也那啥的話,有點惡寒。

乾隆十三年。戊辰。三月。乙酉朔。○乙未(十一)。駕至德州登舟。亥刻。皇后崩。上詣皇太后御舟奏聞。皇太后臨視。悲慟良久。上命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恭奉皇太后御舟緩程回京。

○丙申(十二)。遣內監赴皇太后御舟問安。○諭曰。皇后同朕奉皇太后東巡。諸禮已畢。忽在濟南。微感寒疾。將息數天。已覺漸愈。誠恐久駐勞眾。重廑聖母之念。勸朕迴鑾。朕亦以膚痾已痊。途次亦可將息。因命車駕還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變故。言念大行皇后。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來。誠敬皇考。孝奉聖母。事朕盡禮。待下極仁。此亦宮中府中所盡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內佐。痛何忍言。昔古帝王尚有因巡方而殂落在外者。況皇后隨朕事聖母膝下。仙逝於此。亦所愉快。一應典禮。至京舉行。佈告天下。鹹使聞知。(乾隆實錄卷311)  

三月十七日,皇后梓宮回京,二十二日,乾隆帝傳諭禮部,給皇后賜諡號“孝賢”,五月二十一日,奉上冊寶,隨後暫安觀德殿、靜安莊。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二十七,孝賢皇后沙濟富察氏和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慧賢皇貴妃高佳氏一同奉安裕陵地宮。

孝賢皇后死後百日,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乾隆帝就下詔說奉皇太后懿旨,讓嫻貴妃那拉氏繼體坤寧,等孝賢皇后二十七月後,佳兒佳婦再舉行吉禮,策命嫻貴妃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二十七月後即正位中宮。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6,皇后喪儀剃髮事件之我見

關於孝賢皇后的話題,基本都被說爛了,翻來覆去就是那些車軲轆話,乾隆帝有多愛她,因為愛妻之死乾隆是極度悲痛,情緒惡劣,所以在皇后喪禮中引起一連串的地震。比如嚴厲斥責兩位皇子,懲罰貶斥甚至賜死大臣,在乾隆初年平靜的朝廷掀起軒然大波,朝廷政策也從寬變嚴,改變了以往的仁慈作風等等。

對乾隆帝在皇后喪禮時所表現出來的瘋狂,有的人覺得那是乾隆真愛孝賢皇后的原因,所以才為她瘋為她狂為她不要子和臣,好像要和所有不敬皇后的人為敵一樣。

有的人從乾隆前期的政治環境分析,認為那不過是乾隆帝整頓朝政的藉口而已,和帝王、特別是做作自戀、妃子眾多的乾隆帝講真愛,是不是有點太褻瀆真愛了?

還有的人認為,乾隆帝因為自己的八字批語——此命貴富天然,聰明秀氣出眾,為人仁孝,學必文武精微,妻星最賢最能,子息極多,壽元高厚——才被迷信八字占卜的康、雍二帝眷顧。他為了顯示自己是天選之子貴富天然,當然努力要讓自己的八字批語成真。

“文武精微”,就把騎射練好,寫了好多詩;“子息極多”,就努力生兒育女;“妻星最賢最能”,就與正妻和睦相處,屢屢誇讚正妻是賢后、孝順,努力塑造出“最賢最能”的正妻名聲。

所以在遭遇連喪嫡子,去祭祀泰山後正妻又突然死亡時性情大變,他認為這一切都是上天拒絕眷顧他的表現,來自上天的羞辱——連喪妻、子——讓他大失臉面,陷入挫敗感的乾隆帝才掀起乾隆十三年的政治風暴。

乾隆帝到底是為什麼從寬變嚴呢?

以猴格之見,還真是政治原因,他一直號稱效法皇祖康熙的寬仁,繼位的前十年行政都比較溫和,直到從皇后喪禮中暴露出各種問題才發現,整個帝國從上到下居然那麼散漫,滿漢大臣目無君上、巧偽沽名、各種不作為,還有若隱若現的朋黨問題,在乾隆帝眼裡,這不是怠慢皇后,而是怠慢他的皇權。

自然要對此進行懲戒,結果,面對他最初的懲治,大臣們居然沒有乖乖聽話,不是集體沉默就是掩飾避罪、互相遮掩,要不就是對他的旨意置若罔聞,簡直把他當成“幼年無知之主”看待,這讓擁有著一顆“雄主”之心的乾隆帝怎麼能容忍?自然來一場政治大地震,把他爹那套偷偷摸摸撿起來。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7,闢謠東巡為皇后散心論

關於孝賢皇后的死因,按官方說法是皇后在東巡迴鑾途中“微感寒疾”,後來病情又反覆就不治而死。當然,民間傳說還有皇后撞見丈夫偷情被投水死、皇后看到丈夫偷情而憤慨的投水死、皇后不慎失足落水死,總之,死因都和香豔故事有關。

但是,在沒有確鑿實錘之前,還是要採納官方說法,孝賢皇后就是寒疾復發而死。皇后都端莊那麼多年了,就算乾隆帝再偷情,也犯不著氣死或者尋死。

說道東巡,猴格繼續闢謠,網上一些文章說乾隆帝東巡是為了陪喪失愛子的孝賢皇后去散心,這就是胡扯了。

乾隆十三年東巡,是在乾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他老孃崇慶太后聖壽節時就確定的行程,那時候永琮還活得好好的呢!所以,乾隆東巡和陪妻子散心莫得關係,別再以訛傳訛了,你傳謠的不累,我闢謠的累啊!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一月。丁亥朔。○辛亥25。皇太后聖壽節。遣官祭太廟後殿。○上詣壽康宮。行慶賀皇太后禮。王大臣於慈寧門、眾官於午門、行禮。○復詣皇太后宮侍宴。 

○諭、朕尊崇先師。仰止宮牆。已降旨於來歲孟春。躬謁孔林。嗣因東省秋潦成災。雖經賑恤。恐一時民氣未復。若改俟秋間前往。未知於民情實在若何。該地方業經動帑豫備。遲至秋間。不免又多一番勞費。踴躍望幸。自屬輿情。但巡幸大典。所期於閭閻實有裨益。是以特召巡撫阿里袞來京。面加諮詢。或春或秋。何者為便。據該撫奏稱、東省被災州縣。俱已撫綏得所。其經行道路營盤。俱經豫備。若春月前往。春麥雖不能補種。而秋田即可及時耕作。以待西成。若遲至秋間。則既誤麥收。並妨秋稼。即在地秋禾。亦須早獲。轉於民間歲計未便等語。看此情節。則改至秋間。仍不如乘春前往為宜。但正月尚寒。著定於二月初四日。恭奉皇太后鑾輿起程。(乾隆實錄卷303)

乾隆帝給他娘過生日那天決定要東巡謁孔林、祀泰山,因為正月還冷,定於二月初四啟程,參與東巡人員名單都是提前確定的,然後通知山東準備,可不是說一聲出門就出門了。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如果有些人非執意認為的東巡就是陪皇后散心,再來看看這心是怎麼散的,按官方說法,皇后在濟南就開始生病,從三月初四到濟南,至初八迴鑾,乾隆一行在濟南呆了四天,正是皇后病體纏綿的時候,猴格把東巡行程簡單列了一下。

2.4發京師——2.5駐蹕盧村——2.6駐蹕當陌村——2.7駐蹕高橋——2.8駐蹕雄縣十里鋪——2.9駐蹕任邱縣五里鋪——2.10駐蹕河間府——2.11駐蹕盧家莊——2.12駐蹕阜城縣——2.13駐蹕景州七里鋪——2.15駐蹕德州七里莊——2.16駐蹕靳家莊——2.17駐蹕孟家樓——2.18駐蹕李家莊——2.19駐蹕興隆屯——2.20駐蹕東阿舊縣——2.21駐蹕鳳凰臺——2.22皇后千秋節駐蹕河源屯——2.23駐蹕安樂村——2.24駕臨曲阜。駐蹕曲阜縣——2.25上詣先師廟釋奠○上詣詩禮堂○駕謁孔林○詣少皞陵致祭○詣元聖周公廟行禮——2.26駐蹕興隆鎮——2.27駐蹕南留——2.28至泰安府。詣岱嶽廟。駐蹕泰安府——2.29上詣岱嶽廟致祭。奉皇太后鑾輿登岱——2.30詣關帝廟行禮——3.2駐蹕灣德——3.3駐蹕開山——3.4至濟南府。幸趵突泉○駐蹕濟南府——3.5奉皇太后閱濟南青州兗州三營兵○詣帝舜廟行禮

——3.6閱濟南府城。幸歷下亭——3.7幸趵突泉○御書岱廟——3.8奉皇太后迴鑾○駐蹕高家莊——3.9駐蹕王家莊——3.10駐蹕桃源站——3.11至德州登舟。亥刻。皇后崩

實錄上沒有一句提到皇后病情的事,只見乾隆娘倆今天去趵突泉,明天去閱兵拜舜帝,後天遊濟南城幸歷下亭,大後天再去一趟趵突泉,還給岱廟寫匾額,玩得別提多歡脫,這是陪皇后散心?是他娘倆散心吧!他們母子游玩時,可想到正在和病魔做鬥爭的孝賢皇后?

不但沒見他們母子對皇后有隻言片語的關懷,還給才死兒子不久的皇后添堵,在濟南會見七歲神童,還把神童默誦的詩文送到後宮遍覽,根本不考慮失獨子的妻子看到別人家聰慧的兒子會不會扎心,這是陪皇后散心嗎?沒看到有顧及妻子的地方啊!

乾隆戊辰,純皇帝東巡,濟南張宦家有童子,年七歲,能默誦《五經》及上御製《樂善堂集》中詩。上大喜,欽賜舉人,命後宮遍覽之。(嘯亭雜錄卷九神童)

更何況就在當年正月十五,天象預示對皇后不利,此等大事沒有人敢瞞著皇帝吧!然而,沒看出乾隆帝有什麼為妻子轉移災禍的應對,只是在妻子死後才在詩裡:哎!原來真對皇后不利啊!

是年正月望夕。土星掩月。如月蝕狀。佔者以為孝賢升遐之兆雲。(永憲錄卷四)

乾隆帝對妻子真愛與否的問題,只能見仁見智了,寫詩悼念也有,虛偽做作也存在,看讀者自己想看什麼結果了。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08,猴格說

不知道什麼時候,網絡上出現一些關於孝賢皇后的新資料,據說新資料都來自一位自稱傅恆第十六代孫名字叫富察玄海的民間學者,新資料包括了李榮保是雍正帝的伴讀,孝賢皇后幼年師從庶吉士福敏,雍正帝去李榮保家見過九歲的孝賢皇后、並誇她字寫的好、回家鞭策自己娃等等,如今被有些自媒體寫手引用的是漫天飛舞。

李榮保是雍正帝伴讀嗎?猴格在前面已經說了,雍正帝重用馬齊、馬武,從他繼位開始就重用,還把李榮保被革去的世職讓馬齊承襲(注4)。如果照玄海先生所言,雍正很佩服伴讀李榮保,視他為知交好友,怎麼如此對待他?就算他清高不願意做官,也該把世職還給他啊?怎麼不見雍正帝對李榮保有一點伴讀情義?

能查的史料都查了,沒有看到任何地方有記載李榮保是雍正帝伴讀的事,更沒有雍正帝去探視李榮保見過孝賢皇后的記載,一個現代人寫出來的史料和官方實錄相比,我選擇相信實錄。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對孝賢皇后師從庶吉士福敏的說法,猴格依舊保留意見,福敏傳記只說他教過乾隆帝,如果福敏真的教過孝賢皇后,那就是教授了皇帝、皇后夫婦倆,這多大的榮耀啊!要是猴格得吹破天際,就算猴格兒子也得“謙虛”的吹噓:今上與皇后都跟著我家老大人讀過書云云······

時世宗在籓邸,高宗初就傅,命福敏侍讀······贈福敏太師,詔言:“沖齡就傅時,啟迪之力多也。(清史稿·福敏傳)

自六齡就學。受書於庶吉士福敏。過目成誦。課必兼治。進業日勤。動契夙悟。(乾隆實錄卷1)

為何福敏傳記隻字不提?也沒見孝賢皇后孃家有人提過?其他私人筆記也沒有提過?直到二十一世紀了才被玄海先生講出來?

再說孝賢皇后書法好的問題,據猴格所知,孝賢皇后她孃家,好像對漢文都不大精通哎!從“不甚識字”的馬齊到一著急就飆滿語的傅恆,再到“不及讀中秘書”的福康安,可以揣測他們的漢文功底並不好,身為家族精英的男人都如此,身為女孩兒的孝賢皇后享受的資源會超過男子嗎?她有練習歐風柳骨書法的學習環境嗎

最後聊聊這位玄海先生,猴格查了好久,沒找到太多信息,只查到鳳凰網在2012年3月21日的一篇文章,上面寫到文章來源是北京晚報,作者是金鑑。本篇文章作者說,傅恆第十六代孫玄海先生已經於2012年1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65歲。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網上關於孝賢皇后的新資料,引用者都說是來自這位玄海先生,這位玄海先生已於2012年去世,享年65歲,倒推的話大概生於1947年,據說他是傅恆的第十六代孫,還有說是十八代孫,而大學士傅恆的生卒年是公認的是1722-1770。逝者已矣,猴格也不多說了,以免對亡者不敬。

滿洲氏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問。(嘯亭雜錄卷九滿洲嫁娶禮儀)

雖然只是業餘歷史愛好者,猴格還是很誠懇的說一點:希望寫文章的朋友,在引用資料時學會分辨,不是第一手史料的要謹慎引用,我們寫歷史的不求科普大眾,最少你別以訛傳訛啊!要知道,孤證不舉!疑證不用啊!

就是這樣。

世系表系猴格自制,參考資料文後有列,有求知慾的讀者菌請往下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這廝雖然總是處於拖延症晚期,但寫出來的東西儘量不會讓讀者菌失望!如果發現有失誤之處,非常歡迎留言糾錯。

注1:是日。和碩康親王椿泰等遵上□日審鞫馬齊等覆奏。馬齊等系正藍旗貝勒德格類屬下。陷害本旗貝勒。投入上三旗。其族中並無一人行間效死者。今馬齊圖謀專擅、欲立允禩為皇太子。且馬齊於御前拂袖而出。殊為可惡。不可留於斯世者也。李榮保、妄自尊大、虛張氣焰、亦甚可惡。俱應立斬。馬武與馬齊李榮保系親兄弟、亦應立絞。馬齊、馬武、李榮保、及馬齊之兄馬思喀等之子孫有職者革職。概行枷責。其妻子併發黑龍江。馬齊之族護軍參領莊圖等、有職者革職。其護軍、披甲、及閒散人、俱鞭一百。(康熙實錄卷236)

注2:奏入。諭曰:馬齊原不諳事。此數年中起自微賤。歷升至大學士。其處心設慮、無恥無情、但務貪得。朕知之已久、早欲斥之。乃潛窺朕意而蓄是心、殊為可惡。理應立斬。以為眾戒。朕因任用年久、不忍即誅。著即交允禩、嚴行拘禁。李榮保、著免死、照例枷責。亦聽允禩差使。馬武、著革職。其族中職官及在部院人員、俱革退。世襲之職、亦著除去、不準承襲。

又諭曰、馬思喀在日、曾有效力之處。著將伊子佐領三等侍衛衲爾泰、從寬釋放。(康熙實錄卷236)

注3: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丁酉朔。○壬子。○諭大學士溫達曰、從前鄂羅斯事務、俱交原任大學士馬齊管理。今鄂羅斯來京貿易、著將馬齊釋放、管理鄂羅斯事務。(康熙實錄卷240)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冬。十月。辛亥朔○諭大學士等。內務府事件。積滯甚多。所關甚要。著原任大學士馬齊。署理總管事。○丙辰○諭領侍衛內大臣等。馬齊等所管佐領。乃朕鑲黃旗舊有佐領。前曾撥給皇八子貝勒允禩。今徹回。仍著馬齊等管轄。其族人一併隨入本旗。馬齊原系大學士。朕另有諭上□日。馬武。李榮保。傅爾敦。不必復職。其餘族人莊圖法生等三十七人。俱著復還原職。(康熙實錄卷251)

注4:康熙五十年辛卯冬。十月丙辰朔○庚午○以原任乾清門一等侍衛副都統馬武為內務府總管。(康熙實錄卷248)

康熙六十年。辛丑。冬。十月。戊午朔○丁卯。以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馬武、光祿寺卿品級李英貴、內務府員外郎伊都立、俱署內務府總管事。(康熙實錄卷295)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壬子朔。○己未○以鑲白旗蒙古都統馬武為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仍兼理內務府總管事務。○癸亥○以大學士馬齊襲伊祖哈世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職(一等男)。○壬申○吏部題。大學士馬齊、奉旨特給一等阿達哈哈番(一等輕車都尉)。並前所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雲騎尉)、授為二等伯。準其世襲。從之。(雍正實錄卷2)

雍正四年。丙午。十二月。戊午朔。○丙寅。上命皇四子弘曆莊親王允祿視馬武疾。諭曰。馬武抱病危篤。聞之深為悽惻。馬武事我皇考五十餘年。朝夕侍奉。不離左右。恪恭謹慎。事事能仰體聖心。每當盛暑嚴寒。隨從勤勞。並無幾微倦怠之色。朕幼齡時。伊抱扶服事。備極小心。其情事宛然如昨。伊為人雖未讀書。而侍從皇考數十年如一日。其功甚大。朕追念皇考。凡系昔年侍從之人、皆加恩眷。況馬武乃年齒最高。效力最久。聖眷最渥之人。是以朕聞其病勢沉重。悲傷垂涕。不能自已。屢次降旨、欲親身前往看視。諸大臣合辭勸阻。至再至三。不得遂朕之願。朕尚望其痊可。倘伊病果不起。著照伯爵、賜與卹典。賞銀一千兩。並給與世襲阿達哈哈番

。以示朕優眷老臣之至意。

○己巳。上命皇四子弘曆怡親王允祥、莊親王允祿、及左翼四旗部院大臣、一等侍衛、往奠故內大臣馬武茶酒。(雍正實錄卷51)

雍正五年。丁未。三月。戊子朔。○己酉○予故領侍衛內大臣馬武祭葬。諡勤恪。(雍正實錄卷54)

雍正四年歲在丙午。冬十二月戊午朔。辛未。領侍衛內大臣馬武卒。上召內大臣大學士等垂涕諭曰。馬武事我皇考五十餘年。恪恭謹慎。事事能體皇考之心。朕幼時。伊抱扶服侍。備極小心。以臣子之情揆之。較宣力封疆贊襄朝寧者為更大。且胸懷坦白。性情和平。至於操守。不過交際之間不能一無所取。而枉法貪婪作威作福如阿靈阿、拉錫之所行。則伊所絕無。朕聞其病勢沉重。欲親身往看。而諸大臣合詞勸阻。莊親王同四阿哥即今上代朕看視。倘病果不能起。照伯爵賜與卹典。賞銀一千兩。給與世襲阿達哈哈番秩。及卒。上命怡親王允祥、誠親王世子弘晟、內大臣一等公馬爾賽、都統佛倫、太監劉進忠、陳福往奠祭。左翼四旗都統大臣及管旗大人俱隨行

。(永憲錄卷四)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正說孝賢純皇后:溫順嫻淑的失獨母親,風流乾隆帝塑造的賢能愛妻


注5:雍正十三年。乙卯。十二月。丙寅朔。○癸未(十八)。上詣皇太后宮問安。○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諭禮部、欽奉皇太后懿旨。倫常攸重。肇始坤元。風化由基。恆資內輔。禮昭王制。聿隆褕翟之儀。詩首關睢。爰啟肅雝之治。典至鉅也。皇帝嫡妃富察氏恭淑性成。柔嘉素著。宮廷視膳。篤敬順以承歡。壼掖傳徽。昭儉勤而宣教。動符禮度。化洽賢慈。宜正位於中宮。用光襄夫宸極。應立為皇后。以崇內治。以裕嘉祥。欽此。朕祇遵慈命。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應行典禮。爾部詳察具奏。(乾隆實錄卷9)

注6:乾隆元年十一月皇上尊封聖祖仁皇帝妃四位曰皇祖壽祺皇貴太妃皇祖溫惠貴太妃皇祖順懿密太妃皇祖純裕勤太妃親詣寧壽宮行尊封禮以世宗憲皇帝服制不奏樂停止慶賀(皇朝通典卷五十二)

乾隆三年。戊午。冬。十月。庚辰朔。○辛卯(十二)。上奉皇太后、幸寧壽宮。視皇次子永璉疾。是日。永璉薨。

輟朝五日。 

○諭和碩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軍機大臣曰。二阿哥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為人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當日蒙我皇考、命為永璉。隱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御極以後。不即顯行冊立皇太子之禮者。蓋恐幼年志氣未定。恃貴驕矜。或左右謟媚逢迎。至於失德。甚且有窺伺動搖之者。是以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皇考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面諭。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扁之後。是永璉雖未行冊立之禮。朕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於本月十二日。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朕心深為悲悼。朕為天下主。豈肯因幼殤而傷懷抱。但永璉系朕嫡子。已定建儲之計。與眾子不同。一切典禮。著照皇太子儀注行。元年密藏扁內之諭旨。著取出。將此曉諭天下臣民知之。(乾隆實錄卷78)

注7: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丁巳朔。○乙酉(二十九)○皇七子永琮薨。  

○諭王大臣等、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週。岐嶷表異。聖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聰穎殊常。鍾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為軫悼。

建儲之意。雖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書旨封貯。又尚在襁褓。非其兄可比。且中宮所出。於古亦無遭殤追贈。概稱儲貳之禮。但念皇后名門淑質。在皇考時。雖未得久承孝養。而十餘年來。侍奉皇太后。承歡致孝。備極恭順。作配朕躬。恭儉寬仁。可稱賢后。乃誕育佳兒。再遭夭折。殊難為懷。皇七子喪儀。應視皇子從優。著該衙門遵旨辦理。送入朱華山園寢。復念朕即位以來。敬天勤民。心殷繼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殤。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紹承大統者。豈心有所不願。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慶。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此朕悲悼之餘。尋思所及。一併諭王大臣等知之。(乾隆實錄卷3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