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姑泉瑞泉观的历史简介


六姑泉瑞泉观的历史简介

六姑泉原名瑞泉观,历史上属渭南八景之一,陕西名胜古迹示意图将六姑泉与临潼兵马俑同列为秦代系列文化。六姑泉距著名秦朝焚书台不足千米,地处陕西渭南城区东南方五里,近观六姑泉,原始天然,生态姿娇,掩映在林木花草之中,一条小道蜿蜒而上,虚怀若谷,似青龙抱珠、婴儿侧卧,隐喻奥深,有叙不尽的情节,讲不完的故事。为道教开放活动场所,人流不息,络绎不绝。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六姑泉土窑洞内发现大瓷瓮,内有道长羽化真身。

据史料记载,六姑泉,县城南五里,风门西,当坐湭川丰原之口,原阜之坳,曰瑞泉观。不知创于何代,观上有朝元洞、六姑祠。面对华山诸峰,灵台斜抱于其南,清渭悬统于其北,宫崔嵬而高峙,清泉冽而下流,密峙、胡城左右罗列,盖圣地也。相传,前代青巾李仙人居住于此,观有泉,悬流百丈,冬夏不涸。人取其水祷雨,辄应。故以“瑞”名。

相传,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便聚天下民夫、囚徒七十余万,开始修建陵墓。陵墓穿山为穴,辟宫为墓,陵成,高五十余丈,以城围护。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十二里。陵内,仰视如空,广视如野;上据天文,以珠宝饰日月星辰;下依地理,注水银成江河大海;以巧树黛玉作青山,翡翠珊瑚玛瑙琥珀为草木花卉、虫蛾鸟兽;建楼台亭榭,宫殿百室位次园苑。奇器珍宝,尽藏于内,并设机关以防,穿近者以杀之。以人鱼膏为蜡炬,光明之状,宛如朗日。

始皇三十七年,率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出巡沿海,行至山东半岛渤海边返回途中,次年七月中途病亡。胡亥便与赵高、李斯同谋,秘不发丧运于咸阳,立胡亥为太子,尽诛诸公子、公主,进行了血腥的宫廷政变。回咸阳后,胡亥袭位,遂为秦二世。他们葬始皇于骊山,因知内情者甚多,赵高便与胡亥、李斯秘谋,让宫中未生育的几千宫女全部为秦始皇陪葬。

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神仙,便派文曲星下凡救宫女。文曲星托梦将要让她们陪葬的消息告诉给众宫女,让众宫女跟随自己所变的红灯笼逃命。当夜,众宫女都做了此梦,但有的宫女信,有的宫女却不信。其中有一名叫玉姜的宫女,她本是秦灭六国时从楚国虏掠来的宫眷幼女,听说这个消息后,她便与其余六名宫女借夜色的掩护,在红灯笼的指引下逃出秦宫。但南有卫士,西是阿房,北是一马平川,都是难以脱身之地。她们便加紧步履向东奔来。 七人行至渭南黑松林,宫女们走不动了,正要在一人高的草丛中休息,这时,又听身后兵马喊叫,文曲星便让宫女们继续赶路。但是,由于太累,大家都睡了过去,只有那名叫玉姜的宫女跟着灯笼继续向东跑到了华山。其他六名宫女惊醒后,再也无力前行,便向山上逃去。山上无处藏身,她们就慌不择路地逃进一个山洞,追兵团团围住山洞,派两名士兵进洞去搜宫女,士兵进洞后,从洞里便冒出一股黑烟,黑烟里有两个绿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吓得士兵仓惶而逃,以为六人被洞里的妖怪吃了,遂回宫向上交了差。原来,宫女们逃进的山洞叫黑虎洞,救她们的是一只在此修炼成仙的千年黑虎。

六姑泉瑞泉观的历史简介

追兵退去,六宫女便问当地村民,答曰:“此地属骊邑。眼前这川,名曰‘沋河川’。”六人见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雅,山水相连,土肥地沃,觉得再逃也无更好去处;又见河西坡上一凹陷处,背坡面川,三面陡崖,居之可避官兵搜索、野兽袭扰,遂筑洞而居,以采野果野菜度日。两年后秦亡,她们才敢走出山洞,垦田建圃,种禾蔬,植果桑,养蚕缫丝织锦,从事各种农事。

至西汉初年,战乱频繁,饥荒遍野,疾病流行,一时成了社会灾难。六宫女看到民间的苦难,便以自己学得的医药知识,上塬下川,为当地百姓治疾疗病,她们外出采药,制成丸、散、汤汁,分送到户。很快,瘟疫得到了控制,使百姓恢复了健康。人们见六宫女如此爱护大家,为表感谢,纷纷送来了各种美食,以示敬爱,但都被她们婉言谢绝。

六宫女死后,人们念其恩情,便在她们的住地为其修建祠堂,塑了金身,敬若神灵。每有灾难,即来求告。后来,六宫女葬身的地方涌出了六股泉水,泉水清洌甘甜,还可治病。人们奔走相告:这是六位仙姑生爱人民,死后亦不忘乡亲,身化泉水,以济百姓。从此以后,当地人常取其泉水医疾疗病,为纪念她们,将观名改为“六姑泉”。

天顺三年(1459)道会吉道青重修。


成化年间,周尹宁曾开渠,导引泉水至灰堆村,以利民用,人因名其渠曰“周侯渠”,乃后渐湮废焉,观内原有粮田五十亩,尽为对岸豪民抢占种粮,则观中道士陪纳耳。其道会司,旧亦附此,乃今移诸泰宁宫矣。


明嘉靖五年(1526)春,本县名士南大吉,在此建“沋西草堂”,从事讲学和著作。


清雍正年间的《瑞泉观水利碑记》中曾记载“邑城之南,湭河川西,原坳之处有泉涌出,曰瑞泉,上有老母神殿,左右老君庵,四方取水祷雨,辄应。……涝则洩流湭水,旱则灌溉本社地亩”,可见,瑞泉观在当时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并有自己的社田。

瑞泉观在历史上屡建屡毁,但在清代还颇有规模,民国初年,瑞泉观依然是渭南名胜,观中有老君殿、老母殿、六姑祠、六角亭、灵官殿、黑虎洞、玉皇殿、老母潭等,左侧十间袇房,右侧三层四十面窑洞。山上泉水清流激湍,苍松翠柏,亭台楼阁,莲花鱼池,林壑优美。渭南谚语中说“渭南县,两头宽,北有渭河南有山,弯弯湭水穿心过,留的风姿六姑泉”。渭南县每年的圣会——三月三、九月九古庙会就是在这里举办。

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12日,蒋介石赴西安途中,还在此短暂停留。


民国二十六年(1937),陆军第四十六军发布公告,将六姑泉辟办公园。


民国二十七年(1938),乐育中学迁址六姑泉,改名瑞泉中学。


解放后1950年,因劳动改造,犯人在六姑泉北面山坡修建窑洞38面,门前石榴树,刺玫花。

1951~1952年,六姑泉驻扎伤病医院,在沟南征地两亩,埋葬烈士。后迁址西安改名陆军医院(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张学良武术教练曹明月道长在此修炼多年,1976年曹道长羽化登真,后事由砖瓦厂工人处理。

曹道长羽化后,六姑泉断壁残垣无人看管。1988年当地村民在此取水祷雨,1990年由当地十几名善信在此轮流看管,1995年二月渭南各地善信集资修建老母殿。在当地信教群众的共同请求下,1997 年成立了六姑泉瑞泉观管理委员会,恢复了瑞泉观道教活动场所。2000年以后华仁制药占用六姑泉十余亩土地办厂。

据当地信众们回忆,六姑泉之前亦为风水宝地,易名不详,过去建有老君殿、老母殿、六姑祠、灵官殿、玉皇殿、六角亭、财神殿、黑虎洞、老母潭,左侧十间袇房,右侧三层四十面窑洞。老母殿中供奉老母石像,院中花园葱郁,多处泉眼潺潺流水,汇集成一股泉水,从石刻青龙口中喷出,形成天然小瀑布,莲花鱼池,青蛙蹦跳,螃蟹戏水,知了蝉鸣,雀落枝头,松青柏翠,百花争艳,香气宜人,三面土塬环绕,地势层叠,负阴抱阳,紫气东来,朱雀堂明,风光宜人,风景如画,称为人间仙境,多少年来四季游人不绝,无数善信居士,朝真礼拜,修道寻根,静心养性,解脱烦恼,真是一片圣土,人杰地灵,滋润众生,如今几经变迁,六姑泉面貌已不复存在,场地大为缩小,然而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常住道士护场维法,居士信众自发汇集,弘法利民,恢复庙会,游人不绝,香火相续,时至今日,六姑泉水滋养众生,饮食疗疾,已被远近善信认可,六姑神灵保佑众生,福祉安康,虽淡漠昔日的繁荣辉煌,但曾经的历史依然净化着众生的心灵,六姑泉生灵气谐,无疑扔为一片心灵净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