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输入型病例剧增,是”挡住病毒不挡人”,还是部分或全部禁航?

莞商全媒体中心


仃航是下策,应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给哈尔滨市委书记的一封公开信10修改稿 如果没有国外输入,哈尔滨新增病例归零已达30天,本来可以让市内解禁摘口罩了,但未能如愿,还不是因为担心国外输入病例吗?担心是必要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有的专家说疫情很可能延续1~2年,那么国人的损失那就太大了。我国是改革开放的国家,不能像朝鲜那样完全关闭国内外人员往来。怎样杜绝国外感染,这是令人发愁的头等大事儿。笔者为此提出一点建议,不知是否可行。 中断国内外人员的流动不可取,但是应当尽量减少,提高防御意识是关键。 1、凡是载有来自国外疫区人员的交通工具,都应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对这些人的活动范围要有规定,必要时给予特殊照顾。 2、要抛弃病毒只能随着飞沫在一两米的范围内传播陈旧观念,在活动范围小的交通工具(如飞机),到达目的地后应全员戴口罩离开,用专用交通工具,运输到集中隔离点儿检疫、隔离。要认识到即便是严格的核般检查也并不能保证100%,绝不会漏下一例潜在病人。 3、确定患者最长的潜伏期是目前最关键的一件大事,如果对外来人员的隔离期限少于最长潜伏期,必然会给病毒的传播留下可乘之机,导致全市不敢进入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状态,甚至会导致疫情卷土重来,并长期延续不断。现在看来隔离14天并不可靠,还会有大约1%的病人被漏掉。感染的越轻微,很可能潜伏期更长,隔离24天甚至以上,核酸检查阴性,才可能有100%的保险。一个住院已经多天的病人,验血、cT、核酸检查三顶都合格,可以确诊痊愈,是否能确定一个健康人未被感染,也不能说有100%的保证。但是现在令人不解的是,有些专家明明知道,隔离14天并不能保证彻底的阻断病毒的传播,但却认为延长隔离期限没有必要,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在力争早日结束疫情。 4、被隔离的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有区别的对待。有的人可以普通隔离,有的人应该单间隔离。有些处理国事或公司大事的人,可以让单位派车接回,让单位特殊照顾,严格隔离。被隔离的人可以允许亲友见面,但是应当隔着玻璃窗谈话,由专门人员传递物品。 对外来人员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虽然会多花费一些钱,但是对内可以放松一些,节省出来的开支一定要比加强对外防控所增加的开支少的很多,如果与让疫情继续蔓延所造成的损失相比,那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5、加强对城市各入口的防控,绝不允许任何人非法进入。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望领导批评指正,请网友踊跃拍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