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酒聖”——梅貽琦

清華“酒聖”——梅貽琦

梅貽琦先生

梅貽琦先生是清華大學校長,而且他被稱為“清華的終身校長”。他一生篳路藍縷經營清華大學,為清華大學躋身頂尖學府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梅貽琦性格寡言沉靜,被稱為寡言君子,但他又是個能言善辯、口若懸河的大學者。據友人回憶梅貽琦,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他都不肯輕易發言,甚至與友好或知己相處,也是慎於發言。但當某種場合,勢非有他發言不可,則又能款款而談,暢達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風趣橫生。梅貽琦長於權衡,在政治信仰上他不偏向某一黨派,追求學術獨立、思想自由,他的學生曾作打油詩:”大概或者也許是,不過我們不敢說,可是學校總認為,恐怕彷彿不見得。“來模仿梅貽琦的講話特點。他曾為美國檀香山華僑惠慈會書“善於人同”書法條幅。這也是梅貽琦真實性格,他有句口頭禪“吾從眾”,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公眾場合,他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但這並不是說明他沒有主見,恰恰反映了他在堅持獨立思考下的民主與自由。西南聯大成立,三校聯席開會的時候,梅貽琦總是坐在一旁聽講,他從不干涉教授們的發言,只會偶爾站起來給大家倒倒茶水,如果討論到最後達成協議他也認同,他就拋出那句經典的口頭禪“吾從眾”。

清華“酒聖”——梅貽琦

梅貽琦書法



然而梅貽琦也是性情中人,他喜歡喝酒,但他的酒量很好,偶爾也有喝醉酒的情況,但從來不發酒瘋,因此被同仁們尊稱“酒聖”。據說能學者圈中只有蔡元培和梅貽琦能達到這種境界。有一篇紀念梅貽琦的文章,標題叫《清華和酒》。其中提到,"在清華全校師生員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稱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愛的時候,是吃酒的時候,他從來沒有拒絕過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乾杯時那種似苦又似喜的面上表情,看到過的人,終身不會忘記。"1947年,抗戰勝利後清華第一次校慶,在體育館擺了酒席,由教職員開始,逐級向梅貽琦校長敬酒,梅貽琦總是老老實實的乾杯,足足喝了40多杯。尤其是在西南聯大時期,梅貽琦發揮“喝酒外交”,為聯大成功拉到了不少的贊助。

清華“酒聖”——梅貽琦

梅貽琦書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梅先生作為清華永遠的校長,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鋪墊了清華大學“行勝於言”的立校風格,也象徵了“一個時代的斯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