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科技金融系列2|線下業務受限,銀行科技與危機“正面剛”


疫情下科技金融系列2|線下業務受限,銀行科技與危機“正面剛”


誰若是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放走了幸運在這一剎那間對他伸出來的香餌。——大仲馬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一時間,焦慮、恐慌、迷茫,充斥著身臨其中的每個個體。甚至,這種情緒也在向各行各業蔓延。

“起初並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直到它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美聯儲倉皇降息後,美債收益跌破歷史、國際油價暴跌、美股暴跌,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正逐步凸顯。

於國內銀行業而言,亦概莫能外。線下業務承壓、信貸投放節奏減慢、信用卡交易量與成交量雙雙下滑、不良抬頭,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無疑加大了各大銀行的運營管理壓力。

但是,危與機總是並存。面對疫情下“無接觸”服務需求的爆發,一場屬於銀行業的科技戰“疫”已然打響,數字金融的宏圖已經徐徐展開。

“非接觸”需求爆發

線上業務迎來“春天”


據科技金融說了解,許多銀行網點早在2月3日起便已經復工營業。但是鑑於疫情的影響,線下業務辦理依舊受到了波及,不過線上業務卻迎來了“春天”。

1月28日,建設銀行印發了《網點疫情防控和員工關愛細則》,其中首先強調了合理安排網點營業及服務時間的重要性,並提及合理安排網點開停業及對外營業時間,並通過彈性坐班減少上班員工數量。

除網點輪流值班營業、員工彈性上班之外,不少銀行通過運用各類媒介例如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官方網站,引導客戶更多運用線上辦理服務渠道,減少網點客流聚集。

某大行員工稱,疫情期間,所有的電子銀行支付手段正常開通,自助設備正常運行,只有部分櫃檯業務不能正常辦理,基本能滿足顧客的需求。“當前電子銀行支付手段已趨於成熟、網上銀行方便快捷,ATM全天候運行,基本不影響客戶的資金結算需求,網上銀行24小時服務保障客戶轉賬需求,而現金存取都可以藉助網點自助設備完成。”


比如,對於個人業務,便可通過工商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公眾號等多種線上渠道,足不出戶辦理查詢、轉賬匯款、信用卡還款等業務。個人和企業還可以通過“工銀e繳費”實現遠程繳費,截至2月底,線上繳費已累計925萬筆,合計72億元。


此外,據粗略統計,工行、招行、平安、興業、建行等多家銀行APP均上線了疫情專區。其中科技金融說了解到,在浙江地區,通過“工行浙江”微信公眾號,工行為用戶提供了“抗冠專區”“疫情動態”“疫情防禦”等免費在線諮詢服務,截至目前已提供92萬餘例諮詢。

同時,除了微信號、app等平臺,各大銀行也紛紛推出各種新型線上金融服務場景。比如,投資理財被搬上了網絡直播,基金經理、理財專家與用戶在直播間互動;有的地方“把社保卡裝進手機”,用戶可通過銀行電子社保卡購藥等。


信貸投放承壓

消費貸線上化加速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沒有了外出的群聚型消費活動,電影院、餐飲、旅遊等消費幾乎被冰封,銀行消費貸不免受到一些影響。


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住戶部門貸款減少413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1億元。其中,居民部門短期貸款主要是指個人消費貸款,長期貸款主要是住房按揭貸款。


為了刺激消費,提高零售數據,部分銀行通過提高貸款額度以及減免手續費等方式“促銷”,爭奪優質客戶,包括工行、建行、招行在內的大行正在展開消費貸“促銷”。以工行為例,其宣佈3月底之前,將其消費貸產品“融e借”向全部用戶新增貸款執行統一年利率為4.35%;建行消費貸產品“快貸”最低也可至4.35%,與此前的利率相比,下降了125BP。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期間,不管是從辦理流程還是客戶消費需求,線下辦理貸款都給銀行帶來了一些壓力。通過此次疫情倒逼,讓銀行消費貸產品線上化的速度加速。


此外,需要關注的是即便目前國內一再推出支持復工復產的利好政策,但是從現狀來看能夠實現全面正常復工的企業依舊是少之又少。無法正常復工經營,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來說隨之而來的就是現金流壓力。那麼與銀行而言,短期的不良風險也將加大。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疫情除了對銀行信貸投放和業務經營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一些企業由於流動性出現困難,未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銀行不良貸款率在短期會有所增加,但是對全年信貸投放的影響和總體風險可控。疫情只是影響信貸的投放節奏,不會影響信貸的總量。而且從目前來看,各大銀行通過運用科技手段也在進行著相應的業務模式探索。


其中,工商銀行通過快速優化線上融資產品的准入模型、辦理流程,助力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貸款資金的支用。據瞭解,在濰坊某企業貸款過程中,不僅採用了非現場面籤方式完成貸款核保,而且在調查審查、作業監督、資金配置等各環節,也全程通過“雲端審批”高效辦理。


農業銀行則全面推出包括賬戶開立、資金匯轉、線上融資等在內的線上綜合金融服務,同時,提升審批效率、縮短貸款辦理時限,助力小微企業貸款。


北京銀行通過大數據篩選近130家醫療企業主動對接融資需求,積極支持參與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幫助企業共渡難關、穩定發展。


信用卡不良抬頭

虛擬信用卡或成趨勢


面對疫情肆虐,信用卡業務作為銀行個人金融龍頭業務之一,則不可避免地迎來交易量驟減的現實問題。

春節本來是餐飲、旅遊、交通的消費旺季,對於銀行信用卡業務來說無疑是髮卡量與交易量的爆發期。但是在疫情的影響下,餐飲關門、旅遊受限、交通不通,使得從前的“開門紅”都變成了不可能。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疫情期間線下消費幾乎停滯,線上生鮮、醫藥電商卻因網購蔬菜、在線問診買藥用戶的急劇增加,走上了快車道。為進行自救,不少信用卡運營部門積極

與電商、餐飲等行業進行合作,推進信用卡線上化運營,選擇加大線上營銷力度,與受疫情衝擊嚴重的餐飲業等“聯盟”,支持企業復工的同時引導線上消費。


比如中信銀行推出全出行、線上教育、健身運動、外賣生鮮、電商購物、影音娛樂、網紅餐飲等7大行業在線消費權益;招商銀行方面發起“逾越者聯盟”,籌集7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投入餐飲、汽車、電商領域;廣發信用卡推出宅家“吃喝玩樂購”優惠,包括聯手多家生鮮類商戶為用戶提供日常採買優惠、贈送食品安全險、音視頻網站會員充值優惠等;光大信用卡通過聯合多家企業,包括聯合中糧我買網發起“每月省錢計劃”,本來生活網“減單”,餓了麼40減20活動等。

除了面對交易量驟減,如何線下展業,也是銀行信用卡中心的一大難題。3月2日,因線下面籤、網點申卡無法進行,招商銀行信用卡在官微上發佈消息稱,其三大客服中心之一的武漢運營中心從1月23日起暫時關閉,信用卡的服務和業務受到了影響,飯票、影票、汽車分期業務幾近停擺。


不過,危機之中亦有轉機。“儘管線下辦卡受到限制,但是線上辦卡還是暢通的。”某股份制行業內人士表示。另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傳統金融機構加速擁抱互聯網金融的契機。在此次加速推進中,虛擬信用卡可能成為強勢增長點。


據瞭解,疫情之下,各家銀行信用卡中心均對各經營機構的工作方向也進行了調整,包括髮卡、資產監控、場景金融、特惠活動等多個方面。從現狀來看,種種自救措施雖無奈,但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也加大信用卡業務創新,不過對於銀行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問題還是信用卡風控問題。

在3月23日招行2019年度線上業績發佈會上,招行行長田惠宇指出該行疫情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資產質量。受疫情影響,信用卡和個貸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願下降。2月份信用卡、房貸和小微的逾期率較1月份大幅提升。

聯合資信在3月3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部分行業、地區的回收金額影響突出,減少甚至切斷了受衝擊行業、地區內不良信用卡債務人的還款來源,加上催收公司延遲復工,遠程辦公的工作效率降低,導致二、三月份的回收水平大幅降低。

鑑於此,收緊額度、加強風控,成為多家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應對之策。近期廣發等近10家銀行風控升級,不少卡友收到降額通知。投訴網上發現,近期對銀行信用卡降額的投訴陡然增多,部分信用卡用戶授信額度的降幅較大。

疫情下科技金融系列2|線下業務受限,銀行科技與危機“正面剛”


業內人士表示,信用卡授信額度是銀行根據客戶經濟狀況、用卡情況等多種指標綜合評定的,也是信用卡風控調節的正常手段;如果持卡用戶出現經濟情況變動、或者持卡交易違規等情況,銀行調節授信額度也是很正常的。如客戶負債率較高或者多頭共債的話,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也可能會下調授信額度。


打造自有智能化場景平臺

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


與其說是疫情的蔓延倒逼著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倒不如說這是銀行多年來數字化轉型成果與疫情的一次“正面較量”。

打造自有智能化平臺、開拓各種場景、全面滿足各種金融服務需求,一幅幅以數字平臺、數字場景、數字服務為主要色彩的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則利用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合作的“裕農通 AI村醫”模式,依託醫院的AI醫生平臺,讓鄉村醫生變成“行走的銀行”,實現了金融服務進村入戶的便民目的,同時也為阻止疫情向鄉村蔓延提供了支撐。


農業銀行在掌上銀行上線“微醫互聯網醫院”。通過該平臺農行客戶可以向15000多名呼吸、感染和內科專家進行線上問診,實現三分鐘極速回復,既減少了患者醫院就診交叉感染幾率,又為線下醫院減輕了負荷。


中國銀行則與教育機構合作,推出線上教育。比如,中行在中銀直播間推出多款精品網課,通過登陸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及中國銀行微銀行微信公眾號,學生可免費觀看相關課程;同時,中銀直播間推出“投資面對面”“中銀金匯有約”等系列直播節目,邀請行業專家為客戶講解市場形勢及投資策略。


浙商銀行則通過新型的區塊鏈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推進與醫療機構深度合作,為醫療行業的上游企業和下游醫院、藥店等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更有針對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幫助醫藥流通企業更快、更高效地投入到本次抗疫救災工作中去。

大仲馬曾說“誰若是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放走了幸運在這一剎那間對他伸出來的香餌。”所以每個主動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疫情面前,如果能夠嗅到其中先機,主動出擊,把握住危難之中所伸出的“橄欖枝”,或許將是一番景象。


數字化轉型風口早已來臨,而今對於銀行來說是不僅是一場較量,一場博弈,更將是一次新的機遇。這部數字化變革鉅作又該如何續寫,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