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政绩平平,为何在历史上如此出名?

叶昌辉


道光帝生平简说

【道光帝朝服像】

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帝之孙,嘉庆帝之子,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出生,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被秘密立为储君,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即位,翌年改年号道光,是为道光帝。道光帝共在位三十年,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驾崩,传位于皇四子奕詝,葬于慕陵。

道光所处的年代清朝的颓败之势已经愈发凸显,道光帝和他的父亲嘉庆帝一样,没有了祖先指点江山的霸气,而是相对来说做了一个政绩平平的守成之君,但是政绩平平不是没有政绩,比如道光帝平定张格尔叛乱,为维护清朝在西北地区的统治起了重大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说完这一点,我们再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为何政绩平平的道光帝会在历史上有名气?

缘何道光帝在历史上是个著名皇帝?

1.道光帝处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时期

在当时,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和清朝落后的封建主义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作为当时封建主义的大哥,道光帝可谓知晓的最为透彻,鸦片战争一战把清朝虚伪的清朝东方大国形象击的粉碎,道光帝也因为在鸦片战争中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和决策者,他在鸦片战争中一些诏令也一直为世人所诟病。


【鸦片战争】

而《南京条约》的签订更是把中国带入了长达百余年的殖民统治时期,中国古代史结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启,屈辱求和,丧权辱国成为了这个阶段的代名词,道光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古代皇帝,也成为了第一位近代皇帝。

【鸦片战争中文文本节选】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也经常被后世所提及,而道光帝作为这一关键时期的关键人物,他也和鸦片战争这一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提及道光帝就会想到鸦片战争,提及鸦片战争也同样会想到道光帝。

2.道光帝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节俭

道光帝有着一个人尽皆知的特点就是:节俭。

关于道光帝的节俭有很多故事,比如道光帝经常在晚饭时不让御膳房做饭,而是让太监出宫去买烧饼,等太监买回来后他就和皇后吃着烧饼喝着茶,吃完了就上床睡觉,省了蜡烛。

在平定张格尔叛乱后,军队班师回朝,道光帝宴请众臣,但是只有两桌菜,就这样数十位大臣挤在两张桌子上,谁也没有动一筷子,因为菜太少了,一人一口就没有了,最后所有参席的大臣全都饿着肚子回家了。

同时,道光帝还极力削减宫廷开支,把每年四十万两削减了50%,改为20万两。并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外,其他人非节庆日不得吃肉,皇后过生日的时候每人只有一碗打卤面。

而道光帝的衣服除了龙袍外,其他衣服都是破了就补,实在不行就打个补丁,他自己也经常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上朝。

不仅如此,道光帝的慕陵也是按照从俭建造的原则进行营建,取消了清朝皇陵中的石像生、大碑楼、二柱门、方城和明楼等建筑,而且慕陵的占地面积和建筑结构也是清朝帝陵中最小的,道光帝的慕陵占地面积45.6亩, 比雍正帝的泰陵小了53000余平方米。

【道光帝慕陵取消了方城和明楼,二重院中直接建宝顶】

总之道光在位时,能省则省,杜绝浪费,节俭至极,如果这些都是一个平民百姓所为,那倒也无妨,但这些都是一位皇帝的作为,那人感到很诧异。因为在世人印象中,皇帝是个节俭画不上等号的,所以世人只要提及节俭的帝王,大多数想到的都是道光帝,这作为一个帝王来说也是难得可贵的一点。

总得来说,笔者认为,正是因为道光帝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以及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才被世人所熟知,因而出名。

我是小明唠史,唠历史,和你唠唠古人那些史,喜欢可以点赞关注哦!


小何唠史


清朝道光皇帝爱新觉罗-绵宁,长得清瘦干练,当上皇帝以后以勤奋节俭著称,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绵宁在少年时期就跟随祖父乾隆皇帝参加木兰秋迩围猎活动,继承爱新觉罗家族尚武好勇的传统,亲手射死野兽获得祖父乾隆皇帝的嘉奖,赏穿黄马褂。

嘉庆年间北京城发生了林清等人领导的天理教起义,数百名天理教徒在太监的引导下攻入皇宫紫禁城,当时嘉庆皇帝不在京城,在承德避暑山庄,身为皇子的绵宁临危不惧,亲手用鸟铳击毙两名攻打隆宗门的天理教徒,绵宁优异的表现获得了父亲嘉庆皇帝的青睐,被立为太子。

当上道光皇帝的绵宁,勤劳理政不敢懈怠,崇尚朴素节俭,为了抑制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道光皇帝以身作则,带头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穿打补丁衣服,朝中大臣们投其所好争相模仿,闹出了不少笑话。

道光皇帝执政期间最大的战功,就是平定了新疆张格尔叛乱,名将杨遇春居功至伟。

道光皇帝统治后期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国门,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酝酿,中国进入了多事之秋的近代史。

道光皇帝在位30年,寿命69岁,命运己经非常好了。道光皇帝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皇位继承人没有选择好,应该让身强体壮文武双全的六儿子奕訢继承皇位,结果却选择了体弱短命的四儿子弈詝(咸丰帝),导致了后来的慈禧太后专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西贼闻之心胆摇


后金暨满清总共12个君主,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你说哪个不如道光有名?

努尔哈赤是后金暨满清的开国君主,44年战争生涯百战百胜除了宁远大战惨败于初出茅庐的袁崇焕。

皇太极是满清的开国君主,用反间计让崇祯帝自毁长城除掉明朝头号抗金名将袁崇焕,多次入关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

顺治是满清入关定都北京一统天下第一个皇帝,清朝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就不用说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130多年清朝鼎盛时期的三个有为之君。

嘉庆一上台就铲除了清朝头号大贪官和珅。

咸丰任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天国,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他还是著名的慈禧慈安两个垂帘听政太后的老公。

同治有所谓“同治中兴”,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

光绪有重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宣统是清朝的亡国之君,后来又成为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元首。

道光最有名的就是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迫害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重用琦善穆彰阿等奸臣,道光是标准的昏君 。


厚德载物49847


谈一下自己的粗知浅见,欢迎指正。

道光皇帝在还是皇子阿哥的时候,在“天理教”林清叛乱围攻紫禁城的时候就表现不俗,在其他人都惊慌失措、四下奔逃之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气度,用鸟枪击毙了两名叛贼,嘉庆帝很高兴,封他为和硕智亲王。嘉庆四年的时候,他就以皇二子的身份被秘密立为储君,后面的表现在诸多阿哥中也是出类拔萃,自然顺理成章地当然了皇上。

他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旻宁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鸦片战争之时,他战和不定,举止失措,加之中国的闭关锁国导致的武备松弛,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十年道光皇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

道光皇帝的出名因为其在位期间发生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以及他的立储之争对清王朝的命运产生了深刻影响。


长风万里


以我浅薄之见,尝试回答一下一个问题

才智平庸但异常节俭,这种极端的节俭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康乾盛世以来,朝堂上下都已经养成了奢靡之风,说节俭容易做起来难,而道光真是铁了心的要节俭,饮食上改变过去皇帝二十几道菜的规定,一顿只吃四样菜,有时只吃一碗豆腐烧猪肝。

如此节俭一开始大臣们都不信,直到皇后生日,大臣们以为这是大事,肯定会大加操办,都想一饱口福,结果到了酒席上一看,面前只有一碗打卤面,大学士长龄平定回疆,道光摆宴庆功,结果开宴后只有几个小菜谁也不敢动筷子,只好陪皇上喝了几杯了事。有一次,道光问大学士曹振镛吃鸡子要花多少银子,曹振镛害怕道光说他奢靡,谎称自己有胀气病,从没吃过鸡。

以上那些例子足以说明道光简直节俭的可怕,而群臣为了附和他,不管裤子破了没破,都要打上补丁,以示节俭,显得滑稽可笑。【道光帝】

大清朝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变局”,道光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横跨古代近代的皇帝

鸦片的持续流入使白银大量外流,一生节俭的道光朝竟出现了国库亏空,白银的外流严重影响了大清朝的统治,于是道光决定严禁鸦片,颁布《钦定严禁鸦片条例》全国施行,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禁烟,表面上看,禁烟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好像鸦片泛滥真的可以净尽根除。然而,现实给道光开了一个玩笑,禁烟不仅没能消灭鸦片,反而引发了西方殖民者的武装侵略。

1840年5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842年7月停止,历时两年,大清朝仰仗的“王师”溃败的稀里哗啦,最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近代史的开端,而这一见证者和关键人物就是道光皇帝,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一个人会把近代屈辱史全怪到他一个人头上。

因此,鸦片战争后,道光鬼使神差的成为了唯一从古代步入近代的中国皇帝。【林则徐】


大清国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人,而在传位给下一代时也给野史留足了发挥空间,即奕詝和奕䜣到底谁该当皇帝?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爱新觉罗·旻宁生于紫禁城撷芳殿。他出生时,父亲嘉庆帝颙琰尚为普通的皇子。母喜塔腊氏为颙琰福晋(嫡妻)。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嘉庆帝根据密建皇储的家法,亲自写上旻宁的名字,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鐍匣之内。因此,道光皇帝成为了大清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人。

关于他的继承人问题,道光一开始在奕詝和奕䜣中间犹豫不决,奕䜣的各项才能远远超过后来的咸丰皇帝,咸丰帝的老师杜受田也深知奕詝的智识才具都“万不敌”奕訢,不能以条陈时政和骑马习武取胜,于是利用面授机宜,以仁孝之心取悦于道光帝。一日,道光帝领诸皇子狩猎,奕詝故意一箭不发。

“上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道光帝庙号)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

经过高人指点,奕詝最终获得了帝位,而历史上,恭亲王奕䜣在中国近代大放光彩,尤其是领导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促进了各方面的变革,有很多说法,如果是恭亲王当了皇帝,中国历史会不会改变?当然,历史没法假设,不过我们有时想想也蛮有意思的,因此,道光的立储问题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外星人复活


1,他是大清入关以来,帝王厉行节约的典范!

康乾盛世真假莫辩,但这期间达官贵人养成了奢靡之风如假包换,生于帝王之家,养尊处优生活是习惯,真如道光这样节约闹革命的公子哥纯属凤毛麟角,他以身作则,一改饮食上皇帝20多道菜的规则,搞起了一顿只“四菜一汤”样餐,作为帝王难能可贵。皇后生日,诸臣以为可以大块朵颐,一饱口福!但开宴后,每人面前只一份打卤面!这作派令人有点小感动。


2.他执政期间,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初二时大家都要学历史,熟悉他。

外国鸦片的流入大清国,致使白银大量外流,引起国库亏空,道光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禁烟,结果,引发了西方强盗的武装侵略。1840年5月到1842年7月,鸦片战争打了两年,大清丢盔弃甲,一败涂地!被迫签订了中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他的儿媳妇是慈禧太后,执掌晚清政权长达半个世纪,留下很多奇闻轶事,人们谈到这位不平凡的儿媳妇就会联想到她的公公,二者生活风格截然不同,儿媳慈禧铺张浪费,公公道光俭省节约。



4.道光皇帝原名爱新觉罗·旻宁,他出生时父亲嘉庆帝颙琰并没上位,母亲是颙琰的福晋即嫡妻,所以道光是嘉庆帝嫡出的儿子,由于大哥早夭了,他这皇次子根据立嫡立长的正统法理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

5.道光帝选接班人的事家喻户晓,影响深远。道光帝领诸皇子打猎,奕詝(后来的咸丰)故意一箭不发。

“上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道光帝庙号)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

奕詝展示了宽厚仁慈,是守成的帝王,最终获得了帝位。


希望星晨58298869


首先,道光皇帝可不能用政绩平平来形容,准确的来说道光皇帝应该用无能二字来形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反面教材。鸦片战争虽然本质上是因为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差距导致战败,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道光本人,因为个人性格原因,心思飘忽不定,一会儿想要痛打英国,一会儿又想要求和,也就促成了战争上面的惨败和外交谈判上面的全面失败。用昏庸无能来形容道光绝对不过分。

其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主流观点普遍认为,从此以后,中国从一个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而这个过程是极为惨痛的。就清政府来说,也开始从一个传统的帝国向半殖民地政府转型。作为鸦片战争的关键人物,道光皇帝因此而被民众熟知。说的难听一点,出的是恶名。

最后,我们现在对于清代的历史比较熟悉,主要原因是因为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绝大部分人能够说出自己爷爷奶奶的名字,但是能够说出自己祖宗十八代名字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


用户4325101516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应该说从清朝顺治到宣统每个都很出名,为什么呢?

第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于1912年,离我们时间很近,历史记载的比以往任何个朝代都要清晰与真实。

第二,各大卫视满屏幕都是清装剧,可以说我们对清朝的了解比以往任何个朝代都深刻。

第三,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借口,远征侵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标志了中国近代史、屈辱史的开端,同时也开启了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新篇章。


疯狂的熊喵喵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皇帝嫡长子,清朝第八位皇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乃系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驾崩,39岁的嫡长子旻宁继承皇位,是为道光皇帝。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驾崩,终年69岁。


作为清朝皇帝,道光皇帝厉行节约,勤于政务,但却是能力有限,才略有限,再加上当时清朝社会弊政积重难返,封建社会已经出现衰败和落伍状态,所以道光皇帝政绩平平,较之之前清朝皇帝远远不如。那么,道光皇帝在清朝12位帝王中却有着不小的知名度,这是为何呢?

个人认为,他的出名几乎全是负面影响带来的!

第一点原因:也是道光皇帝出名的唯一一条客观原因,那就是他嫡长子的身份。

从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将嫡长子爱新觉罗·褚英立为皇太子开始,清朝历代帝王在皇位传承问题上对于皇位继承人的出身和嫡子尤其是嫡长子身份都有着近乎偏执的重视。清朝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初就立马追封生母的皇后封号,一是“母以子贵”的清朝传统,再就是通过生母位分的改变,以改变自己庶出皇子的身份。虽然清朝皇帝们都非常希望传位于嫡长子,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实现这一梦想,道光皇帝作为清朝唯一一位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子,完成了嘉庆皇帝之前所有清朝帝王的终极梦想。他能出名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点原因:清朝最勤俭节约的皇帝,想不出名都难。

道光皇帝乃系清朝历代帝王中最为勤俭节约的皇帝,穿带补丁的裤子、吃剩菜盛饭都是道光皇帝常见的举动。作为偌大的清朝帝国之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能够在勤俭节约方面如此作为绝对属于例外,和他的爷爷乾隆皇帝的穷奢极欲、奢侈浪费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虽然当时的清朝已经在走下坡路,综合国力较之乾隆朝时期远远不如,但一个皇帝能如此节约,想不出名都难。

第三点原因: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却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道光皇帝在为皇子的时候,曾经吸食鸦片,而且对于鸦片的“神奇功效”非常推崇,甚至曾经作诗称赞。但他登基成为皇帝以后,逐渐认识到了鸦片对于人身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甚至国家财政收入、皇权稳固统治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出于上述影响的考虑,民族英雄林则徐上述奏陈鸦片之巨大危害时,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高度认可,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开展禁烟运动。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等禁烟运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历史意义我们不再赘述,但让道光皇帝没想到的是,自己对于禁烟运动的大力支持,却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为鸦片贸易而大发横财的英帝国早就想通过武力手段进一步扩宽和延伸在华利益的掠夺,道光皇帝的行为无疑给了英帝国一个最好的出兵理由。

虽然以道光皇帝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层对于禁烟的坚决态度值得我们赞颂,但因此而来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却让清朝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尴尬、屈辱状态。有了这个巨大“成绩”,道光皇帝能够出名并不奇怪。

第四点原因:勤于政务,厉行节约,大力改革,却让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做好了一切准备。

道光皇帝继位以后,面对每况愈下的清王朝,虽然能力有限、才略有限,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整顿吏治、实行改革、厉行节约,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深知能力不足的道光皇帝却开始变为苟安姑息、拒绝变革的消极态度。道光皇帝的执政态度的转变,让内忧外患的清王朝阶级矛盾更为突出,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提供了客观原因。

作为清朝历史重要转折点上的皇帝,道光皇帝有着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权限,更有着世界大环境的具体影响,也有清王朝逐步走向落寞的社会环境影响。在职期间的道光皇帝,虽然能力不行,但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因为负面影响而被后世熟知。

我是@正说请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析,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正说清代十二朝


很简单,道光皇帝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道光年间发生了以下几件大事。

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第一次开眼看世界。

第二是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古代封建社会进入到近代社会,外国公使开始进驻中国。

第三早期维新派的影响如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人。

第四是关于立储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