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文藝復興是歐洲14至16世紀之間一個重要的文化運動。文藝復興的核心是提出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倡導個性解放,其影響力在藝術,建築,文學,音樂,科學技術等方面都得到了體現,深深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

文藝復興時期湧現了許許多多繪畫界的大師,其中就有佛羅倫薩鼎盛時代的大畫家波提切利與學院派的正典拉斐爾。

本系列藝術課堂,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汪滌老師就將帶我們走進這兩位偉大畫家,一起感受他們畫筆之下的人文之美。


本期導視

嘉賓介紹

汪滌,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副教授。

1993至2000年求學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和外國現代美術史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詩畫比較方向博士學位。

出版著作及論文:《西方美術與美術家辭典》、《巴洛克大師—魯本斯》、《明中葉蘇州詩畫關係研究》、《國寶沉浮錄讀本》《外國美術鑑賞》等。


課程介紹

人們在提到文藝復興時,往往會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的一段評價:“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過的最偉大的進步和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文藝復興短短兩三百年間,在多個領域湧現了一批文化藝術巨人。

波提切利與拉斐爾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著重展現神話之美,而拉斐爾的則擅長表現理想之美。他們的作品都是文藝復興鼎盛時代的象徵,體現了一種人文主義的自由和對美的嚮往,在藝術史和人類文明史上佔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畫家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是15世紀末佛羅倫薩最出名的藝術家。其作品以精緻優美見長,但又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象徵意義,充滿人文主義與世俗精神。後期的繪畫中又增加了許多以古典神話為題材的作品,相當一部分採用的是古希臘與羅馬神話題材,風格典雅、秀美、細膩動人,對後世的繪畫藝術影響很大。

《春》和《維納斯的誕生》是最能體現波提切利繪畫風格的代表性作品。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波提切利《春》

《春》表現的是春天裡的美好故事,帶有濃厚的理想和神秘色彩,畫家波提切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歡快生動的場景。關於《春》的主題和寓意一直以來有多種解說,其內容大致來自於古羅馬神話,主要包括維納斯、美惠三女神、小愛神、西風神和寧芙。八個人物被佈置成跳舞的樣子。右方的三個人衝入畫面空間,而中央站立的維納斯則是靜止的,動作突然停了下來,左側手拉手圍成圓圈的三個人物恢復了端莊的步態。這是一幅在動作上有高潮起伏的作品,節奏完美而和諧。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在《維納斯的誕生》中,波提切利展現了從海面中冉冉升起的維納斯,她站在貝殼上,玫瑰花在一旁飄落,仙女們拿著紫紅色的鬥蓬迎接著她。維納斯的動作優雅,神情陶醉,富於美的感染力。為了取得畫面的和諧,波提切利對人物造型的準確性進行了調整。維納斯在我們看來立體感並不那麼強,她的雙肩也是直削而下,手臂和軀幹的連接方式也有些奇特。畫家為了達到輪廓線的優美而更改了自然形象,將哥特式藝術的線性審美和文藝復興藝術的科學性審美進行了奇妙的綜合。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畫家拉斐爾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他的畫作以色彩明淨、光線柔和見長,具有平和、優雅的氣息。拉斐爾雖然僅僅活了三十七歲,但是他的繪畫藝術以和諧、理想之美征服了人們的心靈,成為西方古典寫實繪畫的正宗。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

《草地上的聖母》、《西斯廷的聖母》等一系列作品為我們展現了與中世紀聖母子完全不同的形象。

拉斐爾畫筆下的聖母長著完美的鵝蛋臉,目光溫和,文雅秀麗,穿著樸素而大方,笑容溫柔而寧靜;聖子也更像世俗中的孩子,胖墩墩的十分好玩。拉斐爾十分注重人體的純粹之美,他從不模仿任何一個模特兒,他的模特兒是心中完美的理念,有意運用想象中理想美的類型。

拉斐爾能夠天才地在對對象進行理想化的同時,又不喪失對象的生動性和真實性,最終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陽光、愛和美的美麗新世界。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拉斐爾《雅典學院》

如果說拉斐爾這個畫家,只會畫聖母子的話,肯定不能說是頂級大師。一個大師,他的藝術的能力,應該是非常綜合的。拉斐爾在畫大型的歷史繪畫,大型的主題性繪畫當中,也是有成就的。

這也體現在他在西斯廷的禮拜堂簽字廳當中,做的這些作品,特別是他的《雅典學院》,體現了人文與哲學的觀念。

這個《雅典學院》裡面是什麼呢?它畫的什麼人呢?就是古希臘的那些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數學家,都有。在這個宏大的建築空間當中,他安排了兩個人居於臺階最高處。這兩個人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手指著天空,亞里士多德手指著地面,這代表著兩種哲學的觀念。臺階下面,有一大批人,這都是當時,包括畢達哥拉斯,等等一大批哲學家,數學家,和當時的學者的形象,散落在這兩邊。

所以說這張畫面是什麼呢?這麼多人他怎麼組織起來的?實際上就是兩個人在最高處,像一個金字塔構圖。左右散開,相對來說都是比較自然的狀態,但是整體上面又融合在一起。這個就是拉斐爾所追求的,多元統一,多元和諧,這麼一個概念,在這個畫面當中體現出來。然後他們又把這些人最後,框在一個宏大建築的範圍之內。這個建築就是後面的這個圓拱,大型的這樣一個圓拱,焦點透視感很強的這樣一個圓拱建築。所謂的文藝復興,就是對希臘羅馬文化,希臘羅馬的這種智慧,理性精神的弘揚。在這張畫面裡面體現出來。

所以這個不僅是一個藝術的作品,也是一個思想的體現。

這張畫裡面,藝術家又處於什麼地位?其實古希臘都是哲學家很多,藝術家並不多。但是文藝復興的畫家,希望把自己融入到一個崇高的,知識的殿堂當中,人文的殿堂當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畫面的右下角,最邊緣線,有一個年輕的男士形象,露了半邊小臉,這個人就是拉斐爾。他自己算是比較謙遜,就說我也是能在融入到這麼一個哲學家思考的場景當中。這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家地位的提高,這樣的一個觀念。當然他這個提高,也是有限的。藝術家並沒有把自己,放入到畫面的中心。藝術家還是覺得只要能躋身於這樣的人文場景當中,躋身於學者之間,他就有一種驕傲,他還有一種謙卑感,在這個裡面。整個的一個文藝復興的價值,就體現在像《雅典學院》這樣的作品當中。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