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全球金融動盪,不停發行新股的目的是什麼?

阻擊者99999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最主要的政治任務就是解決國內企業融資的問題!只要資本市場不發生系統性的問題,它該幹啥就幹啥!


exal


雖然現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金融市場大幅下挫,但是我們沒有停發新股,說明在管理層的眼中,我們的股市表現還不錯,跌幅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如果股市真的大幅下跌,像前些年在熊市的時候,管理層會停發新股的。

這些要IPO的公司是計劃之中的,因為現在IPO排隊的有數百家,都是前幾年積壓下來的。去年剛剛開設了科創板,就是要支持小型科技公司,初創公司的。現在發行的股票多數都是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發行的大盤股很少,每個公司需求的資金也不高,對市場壓力沒那麼大。

以上是從管理層的角度說的,從企業老闆老闆的角度說,上市可以融資啊,可以提高知名度,個人資產增值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大家都削尖了腦袋,想要在內地上市。去香港或者去美國上市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那裡的投資者都太理性了,給不了高估值。


焦陽勇行


疫情期間,全球金融動盪,不停發行新股的目的是什麼?新股停發是很不好的一種舉措,新股在於能夠以市場可接受投資者認可的節奏發行。

資本市場承擔著支持實體經濟的重任,尤其是經濟下行壓力下,資本市場更需要支持實體經濟的任務,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化解金融的風險。不僅僅IPO不能停止,有條件的話還需要加碼,就目前看,已經放寬了再融資條件,放寬了戰略投資者等減持。

按照某些觀點,經濟好了,股市自然走好,因此資本市場提供融資越多,經濟會越好,因此需要資本市場大力度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就是雙贏。

其次是目前IPO發行已經常態化,並向註冊制改革推進,停發新股,那就是對市場化發行的打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作為監管者的監管政策,必須保持連續性,不能因為一邊強調常態化,一邊停發IPO,

三是目前IPO堰塞湖依然很大,IPO一停,IPO堰塞湖就會馬上增加,造成一個更大的IPO堰塞湖。

四是新股暫停容易,重啟很難,一旦重啟,意味著管理層認可目前的點位,會被市場解讀為打壓股市,股市很容易出現非理性波動,這就是一種反市場化行為。容易改變市場預期。

五是雖然A股也有波動,但指數下跌並不大。沒有出現非理性的下跌,下跌是可控的即使上證指數位於更低的位置,IPO也沒有停止,現在就更沒有必要停止IPO。

我估計IPO暫停救市是退出歷史舞臺了。


杜坤維


很多股民不理解為什麼金融市場在震盪了,為什麼還要加快融資速度,影響股市流動性。

很多股民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來看待資本市場,關心的是大盤指數、自己股票漲跌,出發點就錯了。

首先很多投資者沒搞明白資本市場的核心定位就是幫助企業解決融資,解決企業缺錢的問題!市場最難融資的是創新企業、中小企業,國家一直宣導的也是要通過資本市場來解決。所以投資股票本質是讓你做一個股東,而不是投機者。

為什麼A股在放開上市門檻,推進註冊制,加快ipo進度?

按我國的當前企業發展規模來說,很多優質企業需要資金扶持才能發展壯大起來。融資渠道銀行是一方面、政府投資是一方面、投資基金...但股票市場也是一個集聚民間資金解決融資的最好、最快通道,由大家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當前疫情造成很多業務前景不錯的企業因為資金困難可能命懸一線的問題,大家可能說可以去銀行借,一是銀行能解決一小部分,但如果把風險都累積到銀行,那可能就存在真正的金融動盪了。

通過股票發行融資,利用市場、老百姓的閒置資金,本身也是分攤金融風險的好方法。

A股市場發展30年目前上市公司3700多家,遠遠覆蓋得不夠,未來可能A股上市的企業上萬、幾十萬都有可能,這其中就由市場優勝劣汰。

所以希望股民理解牢記: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技術女神經


疫情期間,發新股的目的或者說原因較為複雜,就簡單說四條吧。

一是企業需要。作為企業一般都有擴張或者投資的衝動,對資金的需求近乎飢渴,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資金需求更是迫切,且多多益善,因此在已上市的公司中岀現了不少過度包裝甚至造假上市的情況,更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小股東在解禁期剛過就立碼清倉減持,一夜暴富,對此須引起警惕。當然對實實在在需要錢來發展的企業還是要支持的。

二是政績考核需要。這個從每年的年終總結報告上就可以看出來,每年年終在總結成績的時候,都把發了多少多少新股、融了多少資、新股發行量排世界第幾當成績大量報道,不難看出新股發的多、融資越多,成績就越大,這也是A股熱衷於發新股的主要原因,因為政績蠻重要的。

三是擠泡沫的需要。這兩三年,滬指在三千點上下折騰差不多五十多次了,總是上去又下來,為什麼?因為A股喜跌怕漲,漲了怕有泡沫,只要過三千點,新股就加碼了,得把泡沫擠出來,三千點以下各方面都放心。所以即使我國的GDP增長連續三十年排世界前三,但A股近十一年都沒漲,滬指漲幅是負的,泡沫就比較少。

四是輿論都支持發新股。因新股發行上市而受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股東可以套現、銀行可以減少不良貨款、中介(券商、會計師行、律師行、媒體等)可以增加收入、相關方可以寫總結,當然也有真想搞企業的滿足了資金需求等等,這樣輿論也肯定會說多發新股好,說多了乜就信了。

以上是新股不停發的原因,或者說是發新的目的。

總之,任何事情適度才好,新股要發,因為企業需要,但也要有個度,過度了,市場失血太多接不住就會跌,從而導致股民都虧,虧多了別說財產性收入實現不了,還會影響消費,因為虧錢了不敢消費,消費可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呢,這樣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蠻大的,影響實體經濟就影響了“穩增長”。



行者楊雲


首先要明白股市存在的意義,股市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的一個渠道。並不會因為疫情就會停止發行新股,這樣不利於“股市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

相反我國在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時候,國家出臺了新的再融資政策,重點是降低了再融資的門檻,疫情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實體經濟,很多企業在疫情停工期間容易資金鍊斷裂,所以股市政策更傾向服務實體發揮其作用,不會因為疫情而暫停髮型新股是市場正常的行為。



刀子鋸大樹的小散


發行新股,這是引領投資人資金流向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使持幣者的資金在行業、產業、企業流動起來,撬動產業、企業良性發展,讓投資人持續獲取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讓投資人參與產業、企業的經營決策,把決策風險跟投資收益有機結合,產生互動和影響。

因此,發行新股這是屬地政府決策機構發展和管理經濟的重要舉措,在正常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積極發行新股,讓部分新興行業和資源發揮更良性的促進作用;在疫情期間,通過發行新股,激活部分休眠產業,實現資源、資產、人力、科技、營銷的良性循環,也是穩定屬地經濟、穩定民心、增強公眾必勝信心的智慧選擇。


古城新兵


最近幾年政府一直在政策的連續性、透明度、合規等方面努力,儘可能的減少對市場的干預。

你說的“暫停IPO”簡單說也是對市場的一種干預,這樣每當市場下跌時,股民會有這樣的預期,期望通過暫停IPO來提振市場情緒,助力市場反彈。管理層目前期望的是不主動給市場參入者這樣的預期,而是希望擬上市的企業因為市場低迷,估值過低,融資不能滿足資金需求而主動的暫定自己的融資行為。但真正急迫需要融資的企業政府始終保證一級市場是開放的,最大化的滿足企業融資的需求,助力企業發展。這也是政府在政策穩定性以及連續性方面做出的努力,個人覺得是有進步的。

股市連續大跌的市場發行的新股,參比的同業市盈率是最低的,對投資者來說是股票溢價最低的時候,個人認為投資機會更大一些。但由於國內市場只能上漲賺錢,下跌趨勢下投機的機會很少,流動性也會變差,沒行情,沒錢賺,自然大家都不太喜歡,這個心情我覺得都是一樣的。但國內市場畢竟只有短短三十年,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是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吧,希望我們這個市場能跟我們一起成長。


TNT007


1.對企業(發行人)來講,IPO意味著融資,通過補充資本獲得資金,尤其現在處於疫情期間,更需要充沛的現金流經營週轉,因此現在發行新股對於企業至關重要。

2.對投資人來講,目前經濟形勢看衰,企業經營面臨壓力,對投資人的工資收入有壓降預期,因此投資人的理性做法是尋找避險資產投資,因此可能會造成新股破發或募集失敗。不過在國內,新股屬於稀缺資源,而且上市會有溢價效應,即使目前情況下,也可以堅決打新,除非遇到上市造假或者全球經濟危機,不然目前A股打新還是可以滴。

3.對金融市場而言,資金和資產的供求關係也有微妙變化,就拿我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來看,過年期間人們可能現金相對充沛,因此這一波基金募集都是超募,而募集回來的錢在收到考核壓力的前提下,必須用出去,因此A股年後在日內調整完疫情壓力後出現了一波小升浪潮,這和基金投資不無關係。在供給和需求的雙重作用下,國內的風險資產投資價值相對可靠,而且近期受全球股市暴跌影響,我國股市估值基本回到價值原點,可以考慮分段介入。

總之,對企業、對投資人,在供求作用下,發行新股都可滿足各自訴求,何樂而不為。





金融de可樂


發行新股為融資;因為企業獲取資本一般除了原始資本、就是來自創投、投資資本、銀行貸款來獲得發展所需要的的資金,而上市就是直接融資的一部分,說白了企業沒錢了;需要不斷拓寬融資渠道來獲得發展所需要的的資金,而早期的介入資金也希望其同過發行新股早日上市,這樣他們可以早日通過股市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