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降屠城】安庆保卫战:湘军与太平军的惨烈一战

1859年冬,曾国藩指挥湘军,分四路:曾国荃取安庆,多隆阿、鲍超取桐城,胡林翼取舒城,李续宜取庐州。其中,安庆是主攻方向,重中之重。安庆是安徽省府,也是太平天国天京的西大门。


【杀降屠城】安庆保卫战:湘军与太平军的惨烈一战

曾国藩


进入安徽的湘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皆是精华,统兵的都兴阿、李续宾、多隆阿、鲍超等皆是一时名将。

鲍超乃湘军第一猛将,而多隆阿有过之而无不及,人称“多龙鲍虎”。多隆阿麾下的黑龙江马队战力彪悍,英王陈玉成也对之忌惮三分。

湘军在安庆城外挖了两道深壕,一道围城,另一道用来阻击太平军援军。

1860年11月,年仅二十三岁的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太平军十万,自桐城南下,驰援安庆。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地方与清军李续宜部展开激战。由于陈玉成无法击退2万清军骑兵,只得放弃南下。

这时,太平天国高层对安庆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天王洪秀全决定——围魏救赵;由英王陈玉成率长江北岸各路太平军,进军湖北;忠王李秀成率长江南岸各路太平军,经江西沿江直上而入湖北。南北两路大军直捣清军大本营——武汉。

李秀成率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入黟县,离曾国藩设于祁门的指挥部只有六十里路。曾国藩惊恐万状,写了一封遗书,准备兵败自刎。可惜。李秀成没有乘胜直捣祁门,也没有按预定的路线向湖北进军,却擅自挥师浙江,结果失去了良好战机。

英王陈玉成率北路太平军从桐城出发,所向披靡,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连下英山,霍山,进入湖北,十八日攻克黄州。当太平军接近武昌时,城内清军慌作一团,湘军将领胡林翼,在湘军中素有“萧何”之称,也心急如火,料定武昌必失。这时,英国海军提督打着“保障外商贸易”的幌子,使用外交和武力两手进行干涉阻挠太平军前进,使清军取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又加强了对安庆的围攻。


【杀降屠城】安庆保卫战:湘军与太平军的惨烈一战

胡林翼


1861年5月末,清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安庆城外太平军阵地发动进攻。一周后,四千太平军守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营垒被攻破,湘军未留一名活口。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八千守军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也全部被斩首。清军直扑安庆城下。

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八月二十五日,他亲临前线,把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对安庆进行最后一次救援。太平军将士每人背负着一束茅草,冲到清军的壕沟前,一面砍杀,一面用茅草把沟填平。清军据垒顽抗,集中所有的炮火向太平军密集轰击。太平军前仆后继。壕沟里的尸体一层压着一层,和茅草混在一起,把壕沟都填平了。安庆城中的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击清军的时候,带领一批精锐将士,打开西门,绕过清军的壕沟,向东猛攻清军的新垒。坐镇安庆的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的后方,对后退清军一律格杀,以阻挡太平军前进。如此激战了几个昼夜,安庆城外尸横遍野。


【杀降屠城】安庆保卫战:湘军与太平军的惨烈一战


安庆守军因长期被困,粮食吃光,只能吃树叶、树皮,许多士兵活活饿死。九月四日夜,清兵挖掘地道通到城下,装上大量火药。九月五日上午八时,清军点燃火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几十丈的缺口。守将吴定彩率领太平军将士用躯肉堵住缺口,拚死奋战。最后,全城两万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陷落,长江以下无险可守,沿江城市相继失陷,过了三年,天京陷落了,太平天国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