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關嶺 相約2020】關嶺谷新村:走出“生態產業循環”脫貧路

“水桶肩上挑、油燈發微光、出門兩腳泥、一心盼小康”這就是關嶺自治縣頂雲街道谷新村曾經的真實生活寫照,該村原先共有貧困人口362戶186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3.74%,是省級深度貧困村。

【秀美關嶺 相約2020】關嶺谷新村:走出“生態產業循環”脫貧路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為了改變貧困面貌,谷新村始終堅持“要想脫貧快,全靠產業帶”的主體思路,牢牢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認真踐行“五步工作法”,持續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因村制宜發展村級產業,走出了一條屬於該村的“產業循環”脫貧路。

  谷新村全村共有776戶3461人,可耕地面積不足1000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4畝。僅靠這0.4畝種著玉米的土地要想致富簡直天方夜譚,谷新村支兩委結合谷新村歷來有野生構樹生長的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於擴大構樹扶貧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多次召開群眾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同時依託青島對口幫扶資金支持,在村裡發展實施雜交構樹種植項目1000畝。

【秀美關嶺 相約2020】關嶺谷新村:走出“生態產業循環”脫貧路

  為確保產業“產得出、有銷路、能致富”,谷新村在縣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與成都安之源公司達成產銷協議,收割的構樹由該公司進行收購,用於製作構樹飼料,打通了產業“脈絡”,解決了後顧之憂。

  為進一步形成“林、料、畜”一體化的畜牧產業扶貧,谷新村配套建設500平方米移動豬舍及構樹飼料加工廠,租賃給安之源公司發展生豬養殖,再由公司提供技術、管理、市場支撐,形成構樹種養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谷新村這裡有成規模的構樹基地、還配套建設了飼料加工廠和豬舍,這為我們公司就地發展生豬養殖項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我們非常願意到谷新村來發展,通過這種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模式,帶動村裡的群眾早日增收致富。”成都安之源公司駐谷新村構樹豬養殖項目負責人朱利忠說道。

【秀美關嶺 相約2020】關嶺谷新村:走出“生態產業循環”脫貧路

  “1000畝構樹每年可以收3茬,一畝大概可以收3噸左右,保底收購價是600元/噸,總陸潤可達30萬元;豬舍一年租給公司是5萬元、公司租賃我們的飼料加工廠加工一噸飼料是150元,年租金可以達10萬元左右,構樹豬存欄有200頭,一年能夠出欄兩次,每頭豬出欄後公司要支付給村裡200元的提成。這些全部加起來,我們村現在每年就有50餘萬元的收入,大家都有信心把產業越做越大,讓村裡老百姓的荷包越來越鼓。”該村村文書(產業負責人)章有文興奮地介紹著。

  谷新村構樹種養加工全產業鏈的形成,不僅為村級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通過項目資金量化入股的方式,實現了貧困戶全覆蓋,產生利潤後按“721”分紅模式(即貧困戶佔70%,村合作社佔20%,村集體10%),貧困群眾收入大幅增加。通過兩不愁三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帶動等舉措,谷新村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362戶1860人,貧困發生率53.74%,2019年下降至19戶67人,貧困發生率1.79%,順利實現減貧摘帽。

【秀美關嶺 相約2020】關嶺谷新村:走出“生態產業循環”脫貧路

  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助力高質量脫貧工作,谷新村持續在產業方面“拓思路、謀發展”。目前,正與企業洽談生物肥料加工廠建設事宜,力圖將養豬產生的糞便“變廢為寶”,逐步走出一條屬於該村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循環”脫貧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