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路況

(騎行難度

:★★★★

G318國道,全程柏油路面。一路上坡到折多山口(川藏第一座海拔超過四千的折多山),然後下坡到達唐尼後,平路到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海拔圖

里程

騎行63公里,到達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總里程1993km。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極速46.94km/h

友情提示

折多山口檢查剎車,裝備。下山時,戴好頭盔、護具。下山時不佩戴耳機聽音樂。速度不超過30KM。隊友之間一定相互提醒!

節點介紹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山頂風大,抓絨衣都不暖和

折多山,為大雪山一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最高峰海拔4962米,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攻略及沿路趣聞

今天翻越第一座海拔超過四千米的山峰,所以大家儘早的起床。早上7點40出發,已經有騎友穿羽絨服了,沒錯這是8月份。在兩天前我還抱怨這天氣怎麼像個大烤爐呢!兩天前我是有多少穿多少,現在我是有多少穿多少!出門後就是無盡的上坡,折多山的坡很溫柔,坡度不陡,但是你會覺得極其難爬,每踩一腳都感覺自己要累殘了。所以,上午的時候儘量的慢,別太著急。讓身體逐步適應高海拔。用力過猛的速度過快的騎友,在過以一個巨型廣告牌的時候就會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之字形山路

第一次翻折多山的訣竅就是——別人快的時候,你一定要慢。慢慢的上坡,多休息,別爭強好勝。當你淡定的從一個出現嚴重高反的猛人旁邊晃悠過的時候,那才是最愜意的。到達一個巨型廣告牌後,前行約2KM後,在這裡休息。含氧量在這座小橋是一個分界線,越上去含氧量越低。所以休息二十分鐘左右,讓身體進一步的適應折多山的海拔。然後開始正式翻折多山埡口吧!折多山埡口經常性的風雪,六七八月小雨很正常,注意保暖和防雨。一路慢悠悠的騎到山口。

在埡口可以遠遠看到“康定情歌”四個大字。埡口有很多經幡和塔,經幡也稱風馬旗,信徒認為風吹動風馬旗一次就是祝福一次。高原的天空特別乾淨。川藏線的天空是我見過最純淨的天空。藍的深邃,藍的讓人忘記疼痛。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藍天觸手可及

譚哥跟打了雞血似的,颼颼的騎到了埡口,買了一條天珠手鍊,我們攔都攔不住。到了拉薩才知道那根本不是天珠,原本10塊錢的貨,他花了40還跟撿了個大便宜似的。“小二黑呀小二黑,我該拿什麼來拯救你!”

小胖說:埡口一根菸,賽過活神仙。可人沒高反,打火機先反上了,怎麼打都打不著。埡口時實在太冷了,帶上了帽子又套了個頭巾,換上長指手套,檢查自己的剎車系統,並檢查輪胎,馱包等物品,確認安全後下山。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下山的時候,請注意車速速度不能超過30碼,無論你的心有多狂野,有多麼想衝快一些,請儘量的慢。折多山口下山很容易出事故,事故大多都是陶醉在美景中的騎友不知不覺的放快了速度。所以,請叮囑隊友控制速度。

下大坡要萬分小心的,一下就是一兩個小時再正常不過了。有一個騎友就因為下坡速度太快,控制不住車速撞上了一輛麵包車的門,把門都撞歪了!把路費全賠了,只能回家了。慶幸人沒事。

譚哥一路領先,搭訕了所有能遇見的驢友,並一一留了聯繫方式。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這一路過來,是苦是累,但在新都橋的時候都得到了補償,不愧稱為攝影師的天堂,簡直美醉了。顏色亮麗的藏居、滿山坡的牛羊、大片的草地、藏式的佛塔,恰到好處地點綴在各處。隨手一拍都是最美的風光!這時騎行的痛苦已化作對美景的陶醉。此刻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

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看到美的景色,聽到來自心靈的迴響,感觸很多。曾聽人說到西藏可以給心靈療傷,也許就是看到美景撫慰心靈吧。美會讓你陶醉,心神放鬆。今天路上看到了很多搭車、推車的騎友,我並沒有鄙視人家,大家目的一致,只是方法不一樣罷了。

隨拍(隨便一張都是電腦桌面)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在路上#Day26折多塘村~新都橋

致新讀者:

可能有人會疑問:怎麼13年的東西,還拿出來寫?

有兩個原因:

一是今年是而立之年,兩年前兒子銘澤出生(也是我暱稱的來源,如果有二胎的話,希望是個小棉襖,名字叫銘涵),因為工作的特殊性,無法陪伴他整個成長過程,難以盡到一位父親的責任,心生遺憾、內疚。想著把自己前幾年的經歷整理出來,讓他知道,他的父親曾經是一位吃苦耐勞、意志堅定的人,起到榜樣的力量;

二是隨著工作時間的變遷,反思自己,越來越像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下定決心走出心理舒適區,藉著整理過去經歷的契機,努力的讓自己業餘時間利用起來,充實自己,承擔起家庭頂樑柱的作用,盡到一位丈夫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