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淺析三個家庭對孩子的愛,哪一種更戳痛你的心?

文|樂評壹提 圖|來自網絡

《親愛的》|淺析三個家庭對孩子的愛,哪一種更戳痛你的心?


導語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該片已於2014年8月28日在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全球首映並於2014年9月25日18點全國公映。

《親愛的》是以一則“打拐新聞”為靈感,根據彭高峰、高少俠、劉海洋等人的真實故事改編。為此,陳可辛導演看到了這個動人之處和社會現實,拍下了不太喜好而沉重的電影。這片影片,結構清晰,劇情平淡而富於思考,銜接之間不拖泥帶水,設定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他一個完整的故事。

該片分了前後兩個部分,兩個部分各不相同的側重點。前一部分,是以田紅軍不惜千辛萬苦地找孩子的思路而展開,而後半部分則以孩子找到了,通過孩子不同的角度,來看到每個人的心中的“痛”。

而這種痛,反映出人性的醜惡的一面,帶出尋子父母的真實感受與無奈,這正是導演拍攝電影的初衷。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很動容,第二刷,還是感動不已,因為它已經走進了我的心。

這片影片,源於孩子寫於孩子,而最讓我動容的也是孩子。它觸動我的思考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心靈的成長,以及這篇影片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我會從影片中三個家庭中對孩子的影響說起。

01

原生家庭的婚姻決裂,是孩子致命的傷害。

田文軍與魯曉娟曾經是一對恩愛的夫婦。然而,兩個人的感情由於被時間和爭吵消耗殆盡,兩人選擇離婚,從而導致萌萌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

一天,魯曉娟將玩了一天的萌萌送回田文軍家,而當時的田文軍忙於生意上的事情,沒有看好萌萌,他以為往如故與其它小朋友玩,可事實並不以為然。萌萌由於思念媽媽,追著媽媽的車走到外街上,在拐彎處,就在這一瞬間,萌萌被拐了。

其實,我想說的,這正是一個不幸的、不完整的婚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如果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會保護不好孩子嗎?

而在尋找孩子的路上,田文軍夫婦因為孩子的事,兩個的感情反而有了好轉。現實不也一樣。其實,回想了一下,兩個人的感情,開始為什麼要結合?不就是為了當初兩個感情的諾言,對家庭的嚮往,更對愛情結晶的期待。

可又為什麼?當兩個人發生矛盾的時候,總是以婚姻當兒戲呢?想離就離,想結就結,更無視一個生命存在的意義。

在我們的結婚誓言中提到: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我們要堅守今天的誓言,我們一定能夠堅守今天的誓言。

面對“下教子女”短短的四個字,我們卻要肩負起身上的責任與義務。要對得起做“父母”這個詞的意義。

孩子不但是夫妻之間相處的紐帶,更是夫妻之間銘記真愛諾言的信念。有時候,說出離婚時也並不定要真的離婚,可能因為一時情緒失控而思考不全而導致。我們不妨試試多相處,多理解,可能發現還有複合的可能性。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真的到了無可相處的地步,難道還有繼續折騰的必要嗎?如果真的這樣,我們一切以孩子為重考慮,儘可能地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從經濟學來考慮婚姻,在一個不幸的婚姻之後再找尋找另一段,其實是浪費投資精力,到頭來不也是一樣,只是換了個人罷了,何不妨好好經營曾經的愛情或婚姻呢?

02

父母最初的選擇,是掌握孩子整個人生的起點。

在尋子的過程中,在發現萌萌地方,又發現一名女孩,叫吉芳,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人販子李紅琴拐來的,後來,通對層層核查,原來吉芳是人販子的老公從她哇哇落地開始,在工地裡撿來的棄嬰。當被送了孤兒院後,確認她沒親人認領後,而這位棄嬰的養母李紅琴卻是為了她,坐牢,打官司,用自己剩下的一點尊嚴爭取吉芳的撫養權。

而吉芳是多麼可憐的孩子,她又是一個幸運的孩子,因為她遇上了這麼愛她、為她的養母!

想想吉芳的父母親多麼狠心!我們不曉得,吉芳的父母親是怎樣的?父母是因生活困難拋棄了她?還是她有一個未婚先孕的母親?但不管任何原因,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拋棄了她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如果是父母不要的,為什麼在她來臨之前不做好一切準備?哪怕是在生活中受到威脅,都不應該放棄對她的愛。如果還沒有準備好就迎來的這個可貴的生命,這時候,不接受也得接受,畢章這是一條生命,她是無辜的。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一已私慾,而剝奪她的一切權利

有這樣一個事實的故事。朋友的姑媽是一位孤兒,當她知道自己被父母當年為了生活,而她的姐妹也因不能生育這問題而自責,於是,情況之下,她將她送給了好姐妹,就這樣解決了二件事情。她能理解,但她始終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她心裡過不了那道曾經被傷害的坎,即使她的生活還過得不錯,可她始終不能原諒她的父母當初的決定。直到,她的生媽生病危在旦夕,也沒有去看她一眼。

如果有人問我,我該如何選擇?我會選擇原諒他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畢竟都是自己的生母,哪怕他們作出當時那錯誤的決定。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切都回不了過去。也許當時的情況,實在沒有辦法才作出這樣的決定。怨恨又何用?怨恨來,怨恨去,到頭來,不也是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何不豁達一次?活在當下,這樣才可以對自己說:我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臺詞是這樣說的: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03

父母的無奈放棄、嘶聲吶喊,重拾希望,延續對前一個孩子愛的移植。

在影片中,韓德忠是“尋子會”的會長,他建立尋子會的初衷:是為了失去孩子的父母“抱團取暖“,大家能夠在尋子的路上,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希望能找到自己失去的孩子,並且呼籲大家,在大家還沒有找到第一個孩子前,決不能生育第二個孩子,這是對第一個孩子的愛和尊重

他是這樣說起自己失子的故事:

我們住在五星級的別墅區裡面,安全,絕對的無問題,可當我帶著小寶去超市買東西時,孩子沒了。

正在看電影的我,看著他們手拉著手,說起自己的故事與諾言的時候,我心裡並沒有太大的起伏。 而當韓德忠參加田文軍兒子找到後的第一個生日,田文軍大擺延席,正在高興之際,韓德忠向大家宣佈:他的妻子懷孕了。在場的人突然都安靜了。

說完,強忍著淚水奔跑出去了,躲在黑暗的巷子放聲大哭,因為他知道,他失言了,他違背對大家的諾言,違背了他對兒子的愛與尊重,剩下給他的只有滿滿的自責。他說:找了幾年,多少次希望到頭來又是失望,他累了,累得他走不動了。

此刻的我,終於禁不住自己的感情,崩潰了,突然喉嚨有些東西梗住了,再說不出話來,他的自責就是一個對人性道德自我懲罰。

對於韓德忠的做法沒有對與錯,懷了第二個孩子並不代表不去找第一個孩子,只是懷了第二個孩子終於可以面對祖輩家族的傳承子嗣的責任與擔當,多了一份安心,更多了一份對第一個孩子的悔疚。

也許,過些日子第一個孩子找到了,或許永遠也沒有找到,誰也不知道結果,但誰都會抱有一絲希望,期待能找到,因為,那是一對父母對孩子寄存的愛。

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主心骨,沒有孩子,即便自己的事業如日中天,那隻過是榮華富貴外面的虛殼,永遠也填補不了內心的脆弱與自責。只有當原來的感情移植在第二個孩子身上,延續對第一個孩子愛之後,這種悔疚感才能從自責中慢慢釋放出來。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個孩子的命運反映了三個家庭的故事,但有一點就是父母的責任足以影響了孩子的人生。可這些孩子們的命運卻斷送在父母的的責任心上,這才讓人販子有機可乘。

人販子的行為令人髮指,不但讓孩子痛失了父母關愛,更是讓孩子失去最美好、最快樂的童年,更是讓受害者承受一生抹不掉的痛苦及身邊人的痛。這也是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用一切力量,打壓人販子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以下略八種情形).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

我們可以通過“中國尋人網”或其它網站帶來了解更多信息。

《親愛的》|淺析三個家庭對孩子的愛,哪一種更戳痛你的心?


《親愛的》|淺析三個家庭對孩子的愛,哪一種更戳痛你的心?


《親愛的》|淺析三個家庭對孩子的愛,哪一種更戳痛你的心?


現在國家法律規定人販子屬於嚴重犯罪,一但抓到就會從重從嚴處理,

但無論怎麼樣,還是從看管好小孩抓起,從智謀從能力保護好的我們的孩子。

有很多事情,我們不能控制什麼,但只能做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多露出自己的笑臉而己。這就足夠了。

結語

三個孩子的命運,哪一種更戳痛你的心呢?如果可以的話哪一種都不想存在。但事實總歸事實,只能盡力做了。

人的一生可分成前後兩部分,前半生,沒有選擇權利,身在哪一個家庭,誰的父母,我們沒有選擇。在人生的這一段時間中,我們所期待的是:一個愛我們疼我們的父母,一個較好的教育環境,一個美好的童年。

可事實真的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嗎?不一定,就像電影中的三個小孩那樣,因為前半生的原因而帶來一生不可以抹掉的傷害。如果遇到一戶好人家,半生生應該過得還不錯,但如果不是,除了自己自身的努力可以改變,只是比別人花多一點時間和心思、走錯好幾趟路罷了。但有些記憶你想忘記或逃避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無論您的前半生過得如何都不重要,你只要記住一點,就是你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就要朝怎麼的樣人生的方向前進,因為這些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的,可以爭取的,告訴自己:我可以過得更好!

(本文所屬原創首發。作者簡介:用心專注,幸福堅持!我是樂評壹提,陪您探討育兒、情感話。一個愛說、愛笑、愛運動的生活踐行者!關注我@樂評壹提,共同探討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