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車東西3月24日消息,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軟銀即將敲定一筆新的投資,牽頭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投資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這將是軟銀砸向滴滴的第四筆融資,考慮到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軟銀與滴滴兩家公司的影響,這筆投資無疑是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外媒報道軟銀或將投資滴滴

據瞭解,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放緩已經開始對軟銀集團產生影響,儘管軟銀目前仍然募集了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4億元)用於投資初創科技公司,但其支持的出行公司Uber與連鎖酒店OYO都受到了經濟下滑的影響,此前投資的共享辦公公司WeWork困境加劇。

這些情況將對軟銀產生實質性的資金壓力,同時也會影響其下一步的資本募集。但即便是這樣,軟銀也仍然決定要向其一直堅定支持的滴滴繼續追加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投資。

這筆投資將有可能減輕滴滴當下面臨的壓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滴滴的核心乘車業務受到打擊,訂單量已降至通常情況的1/5,而滴滴的自動駕駛子公司在疫情期間也難以進行路測與常規的開發工作。

如此境地之下,滴滴常規業務大幅下滑,自動駕駛業務又面臨不斷投入(仍需保持最低限度的運營,員工工資發放),卻沒有技術成果產出的局面,情況相當不樂觀。

此時,軟銀投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的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無疑是扶了滴滴自動駕駛一把,The Information表示,在這筆投資之後,軟銀已是滴滴的最大支持者。

不過,從開年以來,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Pony.ai等自動駕駛公司先後獲得了數億美元的融資,加上此番滴滴自動駕駛即將獲得軟銀集團領投的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融資,自動駕駛領域的資本正在朝著頭部玩家集中,加速技術的量產落地。

一、軟銀將領投滴滴3億美元 雙方都是落難兄弟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自去年8月,滴滴自動駕駛部門分拆以來,滴滴一直在與軟銀進行溝通,希望從軟銀集團獲得新的融資。

此次外媒消息傳出,可以視作是軟銀對滴滴出行融資需求的回應。但需要注意的是,與軟銀此前對滴滴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相比,此次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的融資體量小了不少,原因恐怕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軟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孫正義

據悉,軟銀在本週一宣佈,將出售4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2億元)的資產,以減輕自身的債務負擔,併為股票的回購提供資金。

而其此前支持的出行公司Uber、連鎖酒店OYO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出現了業務的下滑。

之前軟銀投資的Wework,在去年IPO失敗,估值大幅下滑,致使軟銀股價單日下挫12%。近日,該公司又炮轟軟銀不按承諾收購該公司員工股票,軟銀表示可能會退出對WeWork的股票收購計劃。

這些投資上的失利,對軟銀集團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即便如此,軟銀也依然籌集了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4億元),用於投資初創科技公司。此次投資滴滴自動駕駛的資金,就是這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4億元)中的一部分。

據瞭解,滴滴在2020年1月~2月的核心業務——出行乘車業務也收到了打擊。據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在過去兩個月的訂單量已經下降至常規水平的1/5,而滴滴的共享單車業務也同步受到了影響。

不過近幾周,由於國內疫情管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大城市開始復工,滴滴的出行乘車業務與共享單車業務的訂單量也有所回升。

但軟銀投向滴滴的這筆錢,恐怕不會被用於救濟常規的出行乘車業務與共享單車業務,主要還是為了給滴滴自動駕駛輸血。

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滴滴自動駕駛出租車

自2019年以來,投向自動駕駛領域的資金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減少,湧向自動駕駛領域的資本越發理性,主要朝著頭部公司集中。

在去年,僅有福特支持的Argo.AI、通用旗下的Cruise、出行公司Uber的自動駕駛業務獲得了10億美元以上(約合人民幣71億元以上)的融資。

而在2020年的前兩個月,也僅有自動駕駛產業一哥Waymo籌得了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的融資。

去年夏天剛剛實現分拆的滴滴自動駕駛想要獲得融資顯然並不容易,滴滴也指出,其自動駕駛子公司在5年之內不會形成正向現金流,如此長週期的投資回報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而光靠滴滴出行為其自動駕駛子公司輸血顯然並不現實,因此,滴滴才會一直與其最大的支持者軟銀進行協商。但無奈雙方皆為“落難兄弟”,軟銀能向滴滴投出一筆億元級的投資,已經是仁至義盡。

二、軟銀大手筆佈局自動駕駛產業鏈 滴滴是其最後一環

軟銀之所以在自身如此“拮据”的情況下,仍要對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進行投資,當然不光是為了雙方的“情誼”,軟銀在自動駕駛領域軟硬件的佈局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但卻還缺最後一環——商業化落地。

軟銀在自動駕駛領域最知名的投資莫過於砸向通用Cruise的2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3億元)。

但其實在自動駕駛領域,軟銀的投資佈局從硬件方面的自動駕駛芯片、傳感器,到軟件方面的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算法和V2X車聯網技術均有涉及。

在自動駕駛芯片方面,軟銀選擇了收購ARM與入股英偉達,不過2018年底英偉達股價大幅下跌使軟銀損失了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6億元),軟銀當即選擇放棄英偉達。

對此,軟銀掌門人孫正義表示:“軟銀是一家投資公司,而非運營公司。”失去了英偉達,軟銀還擁有ARM這一可靠的芯片公司。

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軟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孫正義

有分析指出,ARM可為軟銀提供可靠且先進的自動駕駛芯片,且其能耗較低,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具備非常大的優勢。

而在傳感器方面,軟銀投資了以色列激光雷達公司Innoviz與攝像頭公司Light。

在軟件方面,軟銀主要關注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算法與車聯網技術。

2017年,軟銀願景基金向高精度地圖公司Mapbox投資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億元),如今,Mapbox每天收集到的匿名傳感器行駛數據超過2億英里。

而在自動駕駛算法方面,軟銀分別向兩家自動駕駛算法公司Nauto、Brain Crop投資了1.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與1.14美元(約合人民幣7.8億元)。

至於車聯網方面,此前曾傳出軟銀將與日本車企本田共同進行5G車聯網的研究,致力於開發5G車載通信天線,不過此後並沒有出資消息傳出。

除此之外,軟銀還出資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8億元),與前豐田工程師共同成立了SB Drive公司,研發方向為自動駕駛公交車,據其官網消息,該公司的自動駕駛公交車已在日本鳥取縣八頭町進行了自動駕駛公交的試運營。

在出行方面,軟銀更是大手筆地投資了Uber、滴滴、Grab(東南亞出行服務公司)、Ola(印度出行服務公司),出行服務覆蓋了歐美、中國、東南亞、南亞等多個市場。

對軟銀而言,從自動駕駛的底層技術,各類基礎設施,再到出行公司,看似已經全部佈局完成。

但實際上,軟銀此時尚且缺少能讓自身投資的自動駕駛產業鏈大規模落地的契機,而滴滴在去年夏天分拆的自動駕駛子公司讓軟銀看到了希望。

滴滴出行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出行服務公司,其用戶數量早已過億,在這一基礎上,滴滴利用廣泛的道路數據進行自動駕駛研究不僅十分高效。同時,其落地場景也有了保障,且一旦技術成熟,就會是十分大範圍的落地。

據瞭解,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CEO目前由滴滴CTO張博出任,原順為基金執行董事孟醒出任COO,賈兆寅和鄭建強分別擔任美國研發團隊和中國研發團隊的負責人,三人工作均向張博彙報。

雪中送炭!3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獲軟銀投資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張博

在去年8月,車東西曾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詢問其自動駕駛業務的具體進展,據瞭解,滴滴目前已經擁有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此前,其CTO張博在接受車東西採訪時也透露,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由其親自帶隊,已經在中國與美國的四座城市開展了自動駕駛的路測,並已拿到了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在自動駕駛業務團隊方面,滴滴已全面構建高精地圖、感知、行為預測、規劃與控制、基礎設施與仿真、數據標註、問題診斷、車輛改裝、雲控與車聯網、車路協同、信息安全等多個專業團隊。目前團隊在中美多地開展研發、測試,規模超200人。

而在產業方面,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國能汽車、車和家等20餘家整車廠以及相關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關係。

據張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將開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車廠把車造出來,然後將車輛一鍵投入到滴滴的平臺中,在每一單訂單中讓車廠分成。在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的未來業務模式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實。

如此來看,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技術思路與商業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難怪軟銀會將滴滴選作自身自動駕駛佈局的關鍵一環,選擇在此時向滴滴自動駕駛投入億美元級別的資金。

從大的產業層面來看,這也是自動駕駛領域資本逐漸朝頭部玩家集中,加速技術量產落地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