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悟人生,身材高大,能言善辯的智伯瑤,為什麼會死得那麼慘

資治通鑑是一部好書,善可為法,惡可為戒。

一名大學生,一名年輕人,在大學以及今後的人生階段,如何走出迷茫,在生活、工作、交際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從資治通鑑記載的一個個故事中能找到標準答案。

今天,我們聊聊智伯瑤的故事,感受一下什麼叫做惡可為戒。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話說,春秋時期,晉國是地地道道的大國。晉文公重耳建立霸業後,近百年時間,晉國都是諸侯國的霸主。到了春秋末期,晉國國君的權威逐漸喪失,實權由六大政治家族把持。六大家族之間,你爭我奪,各有自己的武裝和底盤。一系列鬥爭過後,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四家中,又以智家勢力最大。

智家的當家人是智襄子,也就是荀瑤,春秋末年晉國四卿之一,智宣子荀申之子。智宣子荀申活著的時候,想立荀瑤為繼承人,但是族人智果不同意。智果對智宣子說,荀瑤這個人鬢髮好看,身材高大,射箭駕車的勁也很大,能言善辯,剛強果斷,本事很多很大。但是,荀瑤不仁愛,不寬厚,以後很難有人能容得了他。

父親智宣子死後,荀瑤掌管了國家政事,也就是智伯瑤。後來,智伯瑤被殺死,智氏一族除了智果別立族氏外全部被滅。智伯家族被滅後,領地被韓、趙、魏三家瓜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中國從此進入戰國時代。

其中,趙襄子十分痛恨智伯瑤,把他的頭顱割下來,塗上油漆,當作平時喝酒的器皿。為什麼會這樣?智伯瑤不是身材高大、力大過人嗎?不是能言善辯,剛強果斷嗎?不是很有本事嗎?在父親智宣子死後,智伯瑤掌握了國家權力,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讀完本文後,就會知道智伯瑤是敗給了自己,是他自己把自己給弄死了。

一名大學生,在校期間好好學習,增長才幹。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堅持學習,努力工作,當然也要和領導同事打好交道。作為大學生,作為年輕人,從智伯瑤身上能汲取哪些經驗和教訓,藉以走出迷茫,成就事業,指導人生。這一切,讓我們從智伯瑤身上的四處致命傷說起。

一、太過高傲,傲者必敗

有句老話,唯謙受福。只有真正的謙虛,才能承受各種各樣的福。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謙卦,才是六爻皆吉。智伯瑤,雖然有才但是少德,太過高傲,目中無人,下場十分悲慘。

父親智宣子死後,智伯瑤掌管國家權力。他和韓康子、魏桓子在藍臺舉行宴會。宴會中,智伯瑤竟然戲弄了韓康子,羞辱了他的相段規。大家想一下,我們在班級聚會時,在同事聚餐時,能隨便戲弄羞辱同學或者同事嗎?肯定是不能的。如果這樣做了,必然遭到別人記恨,今後很容易遭到報復,但是智伯瑤卻真的這樣幹了。可以想象,在被戲弄時,韓康子和段規心裡是什麼滋味。

後來,智伯瑤率軍攻打晉陽,他竟然命人放水淹了晉陽城。高傲的智伯瑤乘車在水中行進,讓魏桓子在中間為他駕車,讓韓康子手持武器坐在右邊當保鏢。由此可見,智伯瑤傲慢到了什麼程度。

有的同學,有時感到迷茫,在空餘時間不知道幹什麼,在人際關係方面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感到迷茫,請看看智伯瑤就能知道答案了。在人際關係中,不能目中無人,不能唯我獨尊。要平等、坦誠地和他人溝通、相處。這樣做不僅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而且在危難時刻,能得到他人的幫助,實際上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二、太過貪婪,招來大禍

身邊謀士的建議,智伯瑤聽不進去。他向韓康子要土地,段規看透了智伯瑤貪婪固執的本性,勸說韓康子給他土地。智伯瑤不滿足,在貪婪心驅使下,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的相任章和韓康子的相段規一樣,也建議把土地給他,使他貪慾膨脹,目中無人。後來,智伯瑤又向趙襄子要土地。趙襄子不給,跑到了自己的根據地晉陽躲避。智伯瑤便聯合魏桓子和韓康子,率軍攻打晉陽。就是在攻打晉陽的時候,智伯瑤被對方聯手滅掉了,死得很慘。

老話說得好,慾壑難填。智伯瑤繼承家業,有一定實力,也有點本事,但是還沒有達到能完全吞併別人的程度。他無緣無故要別人的土地,就是貪心作亂,必然引起別人懷恨在心,最終給自己招來殺身大禍。

作為一名即將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作為一名已經工作的年輕人,時刻謹記,貪婪使人沒有智慧。收穫,務必從勤儉二字獲得,方是長久之計。

三、太過殘忍,生靈塗炭

智伯瑤向韓、趙、魏三家分別勒索土地。韓康子、魏桓子給了,但是趙襄子不給。於是,智伯瑤聯合韓康子、魏桓子攻打趙襄子。無奈,趙襄子只有退守根據地晉陽,晉陽被圍達兩年之久。後來,智伯瑤發現,晉水繞過晉陽城往下游流去,便吩咐兵士引水猛灌晉陽城。水很大,大到晉陽的城牆只剩下六尺高沒有被淹,連做飯的爐灶都被淹沒了,大家只有把鍋掛起來做飯。

這種情況下,整個晉陽城居然沒有一個人投降。請問,難道晉陽城內的老百姓不是人嗎?為什麼要放水淹了一座城池。兩軍對戰,死傷的畢竟是士兵。但是,掘開河道,引水把一座城池淹掉,有多少老弱病殘的老百姓會丟失性命。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察看水勢時,他竟然說,我今天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啊!

很湊巧地是,智伯瑤的軍營,恰恰是韓康子、魏桓子聯手後,同樣引來大水淹沒了他的軍營。這樣,智伯瑤失敗被殺。

人要有仁愛之心。試問,如果智伯瑤一家人也在晉陽城,他還會這麼做嗎?在21世紀,作為大學生,作為年輕人,與人相處,應經常換位思考,人以偽來我以誠往,時間久了自然能交到真朋友。反之,把事情做絕,不給他人留條活路,自己最終也會走投無路。

四、太過固執,不聽良言

在藍臺舉行的宴會中,智伯瑤戲弄韓康子和他的相段規。族人智果得知後,勸說智伯瑤。蜜蜂、螞蟻、毒蛇這些小動物,急了都會害人,何況是大家族的當家人呢?你要防止別人報復。智伯瑤聽後不以為然,他說我不打他們就不錯了,他們怎麼敢打我。虛心使人進步,不僅如此,虛心也會使人避禍。如果智伯瑤聽從了智果的建議,他也不會落得那麼悲慘的下場。

資治通鑑開篇就講三家分晉,而且從智伯瑤失敗的案例講起,以達到惡可為戒的目的。由此可見,司馬光真是用心良苦啊!

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一名青年人,經常讀一讀資治通鑑,從中汲取營養,很有必要,很有益處。一個人不論在大學學習,還是走上工作崗位,去除高傲、貪婪、殘忍、固執,努力做到不高傲、不貪婪、不殘忍、不固執。若能如此,工作順利、幸福生活和美好的前程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