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隨著周天子式微,各諸侯國國家實力強盛起來,以血緣為核心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壞,各國諸侯都顯露了逐鹿天下的野心,傳統的世官世祿制退出了歷史舞臺,任人唯賢的人才選拔方式粉墨登場,同時被壓制在社會底層的士階層開始興起,活躍於春秋戰國的政治舞臺上。秦國,從最早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在秦地,在周平王東遷護駕有功,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秦襄公,秦始建國。後歷經百餘年才統一六國,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秦國之所以能夠諸侯紛爭中脫穎而出,不斷東征西討,開疆擴土,最終問鼎中原,關鍵原因在於秦國成功地實施了人才強國戰略。

一、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搶人大戰”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春秋戰國時期,既是一個戰亂不斷的年代,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更是一個人才薈萃的時代。在此背景下,周天子大權旁落,無力干涉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一方面,各諸侯國為了逐鹿中原,紛紛開出各種優厚的條件,吸引人才,以期變法圖強;另一方面,滿腹經綸的有識之士周遊列國,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既能任人唯賢的君主以及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為了能夠方便讀者們理解,本文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三個國家齊、燕和秦三國,探討一下當時各國之前的“搶人大戰”。

(一)春秋第一霸——齊國:尊重人才,賞罰分明

齊國是春秋時期第一位稱霸的國家,國力強盛,力壓各諸侯國。不僅如此,它還借周天子名義,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上進攻山戎,南下攻伐楚國,重創戎狄等部落,成為中原霸主。

縱觀齊國的稱霸之路,作者發現齊國稱霸的關鍵在於人才,具體體現在招攬人才和使用人才兩個方面。首先是招攬人才。春秋時期,各國相互征伐,社會動盪不安,作為首屈一指的大國,齊國專門設立稷下學宮來招攬人才,為前來投奔的有識之士提供最好的後勤保障及待遇。其次是使用人才。齊襄公在位期間,荒淫無道,昏庸無能,大批有能力的人才被埋沒,鬱郁不得志。

齊桓公即位後,大力整治吏治,選賢任能,對有功有能力的人大加封賞;同時制定法律,嚴懲貪汙受賄等庸官、懶官,一掃吏治之弊。外有穩定環境,內有君王支持,有識之士可以盡情的發揮才能,將心思投入改革變法之中,最終齊國國強民富,問鼎中原。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商鞅變法


(二)土豪國家——燕國:鑄造黃金臺

偏居一隅之地燕國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春秋初年,山戎入侵,燕國不敵,被迫遷都,後來向齊國求救,齊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帶著其他小諸侯國北上抗擊山戎,燕國這才得以倖存下來。後來國內發生政治危機,舊貴族不滿燕相子之掌權,於是攻擊子之,燕相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國力遭到嚴重削弱,百姓人心渙散。屋漏偏逢連夜雨,齊國趁機伐燕,燕國大敗幾乎被滅。內有憂患,外有強敵,繼位的燕昭王想要做出一番偉業,改變這種落後捱打的局面。為了顯示對人才的重視力度,燕昭王在國都築起高臺,上面放置千兩黃金以求天下有能之士。一時間,天下有才之士聞風而動,如過江之鯽紛紛趕往燕國,其中不乏良臣將相,如樂毅、鄒衍等亦在其中。

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燕國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有所發展,一掃前期頹廢之勢。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樂毅率領五國聯軍連下齊國數十座城池,佔據齊國半壁江山,造就了燕國的一時盛世。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三)後起之秀——秦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問出身,唯能是用

作為後起之秀,秦國並沒有像齊國那樣坐擁富饒之地,也沒有像燕國那樣有錢可以鑄造黃金臺,最重要的一點是秦國常年受到西戎侵擾,國力不強;再加上當時的人殉制度,有識之士紛紛隱於民間,不肯出來做官。外有強敵,內無人才,怎麼辦?秦國特立獨行,不以出身論英雄,只以學識論優劣,如從奴隸中啟用的一代名相百里奚,輔佐秦穆公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縱觀秦國的歷史,本土人才並不出眾,相反,外來人才佔據主要地位。面對外來人才,秦國給予極高的信任,商鞅位居左庶長變法圖強,收復河西失地;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國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蒙恬帶兵破齊,北擊匈奴,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等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在本國鬱郁不得志的人才來到秦國大放異彩,成為了留名青史,改變秦國曆史的風雲人物。

縱觀春秋戰國史,雖然各個諸侯國都招攬人才,但大多都如曇花一現,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秦國則能夠問鼎中原,統一六國,與其人才引進制度密不可分,本文將詳細講解一下為什麼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二、秦國引進人才政策的優勢所在

為了能夠讓招攬到的人才安心留下來工作,君主們紛紛開出優厚的條件,給予人才們榮華富貴和炙手可熱的權力,那麼為什麼只有秦國的人才引進制度最為成功?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秦國國情都有著莫大的關係。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一)基本國情:君弱世族強,人才凋零

君弱世族強是秦國的基本國情之一。雖然秦國也有世官世祿制,但是世族們之間相互爭奪,不僅不保護秦國王室,反而還對君位繼承進行干預。秦武公繼位後,殺死了擅政專權的三父,加強君權;秦穆公繼位後,世族依舊制約君主權力,後來,秦穆公勵精圖治、稱霸西戎,死死壓制世族勢力。秦穆公去世後,再無雄偉大略的君主掌權,世族們公然弒君、趕走公子等等,牢牢掌控秦國朝政,甚至控制君王。長期處於內亂的秦國不僅失去河西之地,而且在內政外交上困難重重,列國將秦國領土視為囊中之物,著手瓜分秦國。此時的秦國,需要加強君權、富國強兵,更需要引進人才。

內無本土人才出山做官,外無他國人才前來投奔是秦國的基本國情之一。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秦國長期存在著人殉制度。在當時,活人要為死人陪葬,陪葬人員包括死者的妻妾、親屬、幕僚和奴隸等等與死者生前交往密切的人,如秦國曾發生良臣將相為君主殉葬的事情,陪葬之人多達二百人。雖然殉葬制度飽受譴責,但因舊勢力的強大和頑固,人殉制始終沒有被廢除。這就導致秦國本土的有識之士不敢出山做官;其他國家的人才亦不敢博前程。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秦獻公即位後,就宣佈“止從死”,正式明令禁止人殉制;在位期間,實行政治變革,逐漸廢除奴隸制,確立封建制,為商鞅改革奠定了基礎。人殉制度廢除的不僅彰顯了人性人道人倫;而且客觀上保護了人才,促進了秦本土人才的湧現和他國人才向秦國的流動。

(二)主觀因素:君主任人唯賢

首先體現在秦國君主具有清晰明確的戰略方向。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這足以說明秦國曆代君主基本都有清晰明確戰略方向,這可以有效避免庸主給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幸運的是,秦國不僅整體上政權交接都非常順利,而且大部分君主都能唯才是用,讓人才得以充分發揮才能,最後更是出現了秦始皇這樣雄霸千古的人物。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其次體現在用人不拘一格,只以學識,不以出身、德行論英雄。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在《秦誓》中明確了判斷人才的標準,那就是德才兼備、敢於諫言、博學多識、忠君愛國,他認為國家如果有這樣的人才,則離一統天下不遠。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秦孝公繼位,外有魏國強佔河西之地,內有經濟疲敝,民生凋零。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秦孝公頒佈《求賢令》在告示中言辭懇切,希望找到“能出奇計強秦者”從中可以看出秦孝公並不沒有對有識之士的德行作出限制,只是強調前來輔佐的人一定要有真才實學,能夠實現秦國的富國強兵,扭轉當前不利的局面。

這一傳統也延續下來了,從秦史中我們發現,秦國招攬的人才中不僅有德高望重的才學大家,也有德行有虧的人,並且給予同等的待遇,吸引了不少德行有虧但能力出眾人才。有經天緯地之才商鞅、張儀等的客卿,有衝鋒陷陣,獨當一面的王家猛將,他們都以其自身生動的故事詮釋秦國的人才政策和成功之要。

再次是給予人才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雖然各國在招攬人才時都會承諾以國士待之,但是商鞅出逃魏國,樂毅從趙國出逃到魏國,在從魏國逃到燕國,趙國棄用廉頗,輕信趙奢導致35萬降卒被坑殺;而廉頗因不得志,被迫投奔魏國、楚國,最後客死楚國壽春。一代名將李牧被趙王暗中逮捕並秘密處死;吳起打造魏武卒,奪取河西之地,功績顯赫,但侍奉楚王也僅僅三年,便被貴族集團亂箭射死……等等一系列事情血淋林的表示出事情沒那麼簡單。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吳起指點河西


與其他六國不同,秦國在人才使用上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有能力有才華的中央要員和郡縣主官基本上久任不移。在地方,張若曾在蜀郡任蜀郡守四十年,興其華夏文明禮儀,使其地逐漸繁榮,成為秦並天下之堅強後盾;李冰蜀守任上至少二十年,其在水利建設上的成就,千古讚頌。在中央,內史騰調任內史,負責京都咸陽事務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內史騰一如以往,恪盡職守,直到老死任上。另外,秦國也重視敵國人才,如韓國奸細水工鄭國,韓王為了分散秦國的精力,削弱秦國的實力,派其到秦國實施“疲秦計”,遊說秦王政大興水利工程。後陰謀敗露,秦王權衡利弊後,仍然任用鄭國主持工程建設。

(三)制度保障:晉升有效的上升途徑

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但六國仍然以世卿世祿製為主,即士大夫的孩子依舊是士大夫,平民的孩子依舊是平民,階層固化,流動性極低。比如齊國是王族子弟壟斷軍政要職,楚國有昭、景、屈、項等大家族,韓國張良家族五世為相,魏國常以太子為相,燕國在燕昭王后更是趨於封閉保守。因此,即使大潮流允許人才自由流動,六國的人才其實仍然沒有多少晉升的空間。

秦國能夠吸引和留住人才,並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於建立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人才激勵政策和行動機制。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在軍事方面,廢除傳統的世卿世祿制,施行軍功等爵制。秦國明文規定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想要獲得爵位和封地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斬殺敵人數量越多,獲得的爵位和賞賜就越多;在農業方面,為了鼓勵地主和農民精心耕種,多打糧食,政府發佈法令,規定凡是通過耕織使粟米豐收、布帛多產的人皆可以免除自身徭役,另外,秦國實行大興水利工程,改善生產工具,強化農業管理,出臺優惠的墾荒政策等措施;在政治方面,改善吏治,廢除人殉制度,為有識之士提供舞臺,方便其發揮自身才能。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官員指導農業生產

一直推行獵取天下英才的客卿政策秦國明確了人才的上升路徑,並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不僅促進了人才的流動,也為底層人民打開了進入上層的機會和通道,健康而有序的社會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使秦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人才的聚集效應促進了秦國力和軍力的提升,也為以後的南征北戰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秦國“搶人大戰”的啟示

首先,人才都向往有希望的地方。從秦孝公至秦始皇時期,列國遊士、懷才不遇者以及渴望展示才華、體現人生價值、追求功名利祿者,大抵皆嚮往或奔赴秦國,其人才聚集之盛況空前。這既因為秦國有唯才是舉、厚遇人才的制度安排,也因為秦國幾代君王保持開疆拓土、統一天下的戰略定力不動搖,堅持鼓勵耕戰、富國強兵的基本國策不走樣,秦國最有希望掃滅六合、走向輝煌,人才在秦國大有可為。

其次,要為人才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和政治生態。上層的風氣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強烈導向作用,如楚王好細腰,導致不少大臣活活餓死。六國君王大多平庸、昏聵,雖有驚世之才卻不得重用,而秦國始終將能力和功績作為選人用人的唯一標準,有能力者上,無能力者下皆是如此,這自然會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導到正途。

是人才興政還是帝王魅力,為何人才都願意去秦國

秦孝公“求賢令”

再次,將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地位方能物盡其用。識才是用才的前提,不識才,人才資源就可能錯配,如此不僅不會成事,而且會壞事,如趙王在長平之戰以缺乏實踐經驗的趙括取代實戰經驗豐富、善於應對戰場形勢變化的老將廉頗,導致45萬趙軍被坑殺,從次趙國再無能力與秦國一較高下。秦國幾代君王都能把重要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從丞相到將軍皆如此,人才各得其所,才能各盡其才,才能發揮人才的整體優勢,從而使秦國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最後,重視承諾,務失信於人。吸引和留住人才除了要比誰的政策更優惠,更重要的是將其落實。秦國能夠吸引和留住人才,並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於軍功爵制。“南門立木”讓百姓相信新法會貫徹下來;“公子”犯法,公子太傅受罰讓百姓看到了在法律面前一視同仁。軍功爵制的確立為秦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士兵們打仗時心中有了盼頭,貴族們也不再做國家的蛀蟲,使秦國逐漸強盛起來。雖然軍功等爵制具有巨大的誘惑力,但問題是如何保證供給。

秦國一方面鼓勵農耕,發展農業除了重獎立有軍功者,還重獎勤勞致富者,大興水利工程,改善生產工具,強化農業管理,出臺優惠的墾荒政策等,擴大了糧食總量。另一方面,秦國廢分封,置郡縣,國家能夠控制大部分土地,並且隨著軍事擴張,國土面積不斷擴大,因此在統一戰爭期間,秦國有足夠的土地供給,保證軍功爵制落到實處。

秦國的人才引進制度,是基於時代背景和秦國的國家背景應運而生的,國家需要改革,君王唯才是舉,然後改世官世祿製為任人唯賢等等,這些措施加速了秦國人才的引進,也加速了秦國的一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