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之後,誰會成安踏的賺錢大戶?

FILA之後,誰會成安踏的賺錢大戶?

安踏能否在2020年實現下一個百億元增長,仍然面臨市場考驗。

疫情陰霾之下,安踏於3月24日午間發佈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報告。

一如眾人所料,在半年報營收超過150億後,安踏的全年總營收首次突破300億大關,達到了339.27億,同比增長40.8%,超出彭博的一致預期。

更為可喜的是,FILA(斐樂)品牌繼續貢獻了強勁增長,實現營收147.70億元,同比增長73.9%,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70.4%。

FILA之后,谁会成安踏的赚钱大户?

疫情之下拿最佳

市場最佳!創造歷史!對於安踏去年的亮眼表現,媒體自是不吝溢美之詞,然而,在一片歡快的氣氛中,安踏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最新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共識:最晚在2021年夏天舉辦東京奧運會。這意味著作為東京奧運會中國奧委會服裝領域的獨家合作伙伴,贊助了中國28支奧運代表隊的安踏,將不得不打亂自己所有營銷計劃,重新部署。

因為疫情,安踏的股價再度受挫,截至3月24日收盤,安踏體育報於53.65港元/股,較去年11月曆史最高點跌去33%。

誰又能夠想到,去年五遭渾水做空,股價依然堅挺的安踏,這次卻被疫情掐住了脖子。

安踏總裁鄭捷預測,相比此前預期,今年一季度安踏主品牌的營收將下跌20-25%,FILA品牌將下跌10-15%,而因為奧運會推遲帶來的其他損失或將更大。

主品牌的尷尬處境

說起市場對斐樂的關注,其實大多來自於安踏此前的半年報,自遭遇渾水做空以後,安踏在半年報中首次公佈了斐樂的業績,65.38億元的營收接近安踏總營收的半壁江山。

而在過去的一年中,斐樂的貢獻佔比從2018年的35.2%增加到了43.5%,在安踏集團整體營收增長40.8%的背景下,斐樂73.9%的增長速度顯得貢獻太多;稍加比較,不管是安踏品牌還是其他所有品牌的增速都未能趕上集團整體的發展速度,分別為21.8%和33.3%。

FILA之后,谁会成安踏的赚钱大户?

從毛利率上看,2019年安踏集團的整體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個百分點至55%,這同樣受益於斐樂的貢獻。

根據財報數據,安踏品牌的毛利率最低為41.3%,斐樂的毛利率最高,達到70.4%,所有其他品牌的毛利率為61.8%。單看增幅,主品牌安踏的處境略顯尷尬,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7個百分點,斐樂的毛利率則微增0.5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由此判斷,自收購芬蘭同行亞瑪芬以來,安踏現有品牌的發展已經出現了頹勢。

通常情況下,一個品牌的業績貢獻不斷減少,意味著該品牌線下門店的坪效在下滑,運營效率在遞減。“不能一味通過兼併購去做大業績規模,而需要思考主品牌滯緩發展的內在因素,真正體現價值零售需要內部挖潛,而不是過於多元化。”有專家如此說道。

誰會成為下一個斐樂?

當然了,對安踏本身而言,一增一減或許犯不著警惕,真正該關心的是,除了主品牌發展放緩之外,高速增長的“現金牛”斐樂也出現了增長瓶頸。

以去年上半年,斐樂的相關運營數據為例。財報顯示,斐樂在去年上半年的營收為65.38億,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同比減少了0.2個百分點,而全年70.4%的毛利率則意味著2019年下半年斐樂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拉低了毛利率水平。

專家分析認為,對安踏集團來說,每個品牌都有天花板,需要在天花板到來前,尋找和培育下一個斐樂。

FILA之后,谁会成安踏的赚钱大户?

近幾年,安踏在海外的收購案頻頻。去年3月份,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完成了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及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始祖鳥、薩洛蒙、W威爾遜等品牌)的收購,再之前收購滑雪運動品牌Descente以及童裝品牌KINGKOW等。

目前安踏旗下的品牌已經接近30個。不過除了對斐樂的改造,安踏收購其他品牌的表現都難言成功。報告期內,除了安踏和斐樂之外,其他品牌營收為17.08億元,僅佔安踏總營收的5.1%。

去年12月的投資者大會上,安踏曾提出“雙A”計劃,希望將始祖鳥、薩洛蒙及威爾遜打造成三個“十億歐元”品牌,同時,加快中國、美國等大國家市場的發展,到2023年規劃中國區收入增長四倍,業務佔比從5%提升至15%,美國業務增速超過50%。

由此可以預見,斐樂的成功經驗將被安踏推廣到更多的品牌中。但要想在這些定位中高端、國內受眾極其有限的品牌中再造一個斐樂,確實很難。

“疫情黑天鵝”的衝擊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踏公佈的這份財報中,並未數據直觀展現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過如今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誰又能夠倖免呢?

前面說過了奧運延期,根據日本關西大學體育經濟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估算,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6400多億日元(約合413億人民幣)。

對贊助商來說,這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FILA之后,谁会成安踏的赚钱大户?

疫情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是供需的矛盾。

2011年,中國的體育運動服飾行業就曾遭遇嚴重的“高庫存”危機,李寧、特步等品牌由此陷入長期低迷。

如今疫情來襲,門店客流量下滑,大批訂單需求被抑制,據美銀證券此前發佈的報告稱,庫存壓力將在今年二季度集中影響各家體育品牌。

不僅如此,疫情還將造成供應鏈停轉,工廠恢復產能緩慢,擁有12000家門店的安踏能否保證供貨充足也是一個未知數。2月中旬的一則公告中,安踏引用《2019年中期報告》的數據判斷,以銷售數量計,安踏品牌自產鞋服的佔比分別只有34.4%及11.9%,絕大部分依靠外包。這也意味著,如果各地工廠不能及時復工,安踏在供給端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當然,疫情之下,安踏也在積極自救,從2月初開始的全員微商使得安踏自年初至今的電商增長超過了50%,安踏電商負責人表示,安踏1月的的電商業績已經超額完成,2月也有望達成預期。

不過按照年報數據,線上業務收入佔安踏總營收的比重只在20%上下,要想達成預期目標,怕是得有線下門店端配合。

綜合自:體育產業生態圈、富途證券、時代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