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家庭對你有什麼影響,對我的影響很大,自卑敏感脆弱?我該怎麼辦?

西米小天使


不知道題主的原生家庭具體屬於哪種,說說我自己的體會。

學會接受問題和處理情緒是我們生活中最該掌握的兩個技能。

原生家庭我們不能選擇,要改變父母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所以先要從自己身上找突破點去改善。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永遠不知道被你所羨慕著的家庭每天在經受什麼樣的硝煙,你看到的只是你願意看到的一部分,很小一部分。

當然不是要否認特別好的家庭確實存在,出生背景這種事由不得我們選擇。

知足和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


先試著不要把別人想得太好,也不要只看到自己處境的不好,這是基礎。

然後慢慢找方法調整自己內心的不平衡,生活大環境通常不會短時間內改變,就只有你去適應並接受,才能把生活過出另一種味道。

最後用自己充滿定勢的氣場,試著去影響父母,看看有沒有效果。

我是典型從小被打罵到大的,妹妹比我小7歲,相反她從小就被捧在父母手心,別說跟別人家的父母對比了,就是每次看到我妹,就足夠我內心失衡和絕望了。

自卑脆弱這種特質就更不要說了,我曾心理陰暗到在日記本里寫下詛咒欺負我的人的文字。

隨著年齡增長,我不再強求父母的改變,我開始學會自己去調整,跟父母同住的時候就儘量寬忍,因為我知道只要自己內心有定勢,三觀正,他們是否影響我,是否輕視我,我都能過得充實和快樂。

後來結婚跟父母分開住了,他們依然保持對我精神上的控制,比如:一個月比我妹少回兩次家,他們就橫向對比,說我不孝順沒良心......

但我知道什麼是我該聽進去的,什麼是沒必要的,我依然能保持平衡,保持自己家庭生活的愉快。


鐘予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體現了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即是原生態家庭的對孩子的影響。

在我家中,父母可以跟孩子成為朋友,小時候仍至現在,我爸爸一直都是我的偶像。我爸常常在飯桌上,閒暇時跟我們聊他那頗為“傳奇”的經歷,關心我們的學業的同時,更關心我們身心的健康。我們與父母任何事情都可以暢所欲言,在生活中父母鼓勵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從小便有了不依賴旁人的習慣。我記得我小學5年級時,我爸給我們買了一本書叫《做自己想做的人》,我覺得這本書是我對人生思考的一個啟蒙。

對一個人的影響除了原生態家庭,還有後來所在的環境,我曾在高中時寄人籬下過,那裡家庭生活並不和諧,每天都在他們吵吵鬧鬧中度過,那陣子小心翼翼地過著,但自己卻無力改變,於是整日寫日記來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那三年對我的影響很大,知道我出來社會後才有所改變。現在的我常常抽時間去旅行,市內的兩週一次,市外的一週一次,省外的幾個月一次,在旅途中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傾聽著他們的故事,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但他們都有自己排解的方式。

所以說,自卑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自己的懷疑,這其中根源是自己的圈子不夠寬廣,當你認識不同的人,傾聽到不同的人生故事時,你會豁然開朗。當你有了一定的閱歷,一定的知識去與對方交流時,你就不在卑微。加油!要相信自己。



小雅9630


既然有有自我意識,那就學會克服,正確的認識自己,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小的時候是父母對我們培育,長大後,更多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建設。


幸福秘籍鑫鑫老師


你應該調整心態面對現實不要鑽牛角尖…考慮問題要換位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