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夫婦(右圖)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於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意大利王國等國則屬於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歐洲公元二十世紀的歷史大事件—人類最大兩次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