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一位皇帝生前搬來搬去,死後為什麼又“搬家”兩次?

說到皇帝,我們都會認為是榮華富貴衣食無憂的。但是這也要有盛世作為前提,末代皇帝往往都是悽慘不已。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雖然說不上悽慘,但是生活也絕不能用榮華富貴形容。縱觀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折騰來折騰去,沒有幾年消停日子。溥儀生於1906年,在1908年登基,也就是不滿三歲的時候。登基三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次年被迫宣佈退位。做皇帝的這幾年,溥儀尚且年幼,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完全空白。慶幸的是,他還可以暫居紫禁城(沒有殺掉他已經是夠幸運了)。

大清最後一位皇帝生前搬來搬去,死後為什麼又“搬家”兩次?

開啟頻繁搬家模式

1924年,馮玉祥佔領京城,溥儀被趕出京城,移居天津。1932年,在日本的策劃下,溥儀任偽滿洲國的皇帝,搬家到長春。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被蘇聯俘虜。1950年回到北京,在北京擔任文史資料員,從此便定居北京。一直到1967年,因尿毒症去世。溥儀的特殊身份,又恰逢那個特殊的年代,他的安葬問題,成為當時一大難題。

大清最後一位皇帝生前搬來搬去,死後為什麼又“搬家”兩次?

也曾打算修建墓室

按照封建傳統,每一個皇帝都會在生前修建陵墓。其實早在1915年,清朝的皇室就開始著手修建溥儀的皇陵,派出當時最有名的風水大師走遍河北易縣山山水水。最終選中了河北易縣旺北村附近的一個山坡,此處與崇陵(光緒帝的陵墓)遙遙相對。然而傅儀早年登基,又恰逢亂世,整個國力吃緊,根本拿不出錢修建墓室。於是就一直拖著,到後來天下易主,就再無修建陵墓的可能。

大清最後一位皇帝生前搬來搬去,死後為什麼又“搬家”兩次?

死後也要”搬家“

沒有自己的陵墓,溥儀的安葬問題一時陷入僵局。溥儀最後一位夫人李淑賢,遵從新社會的習俗,兩天後就火化了溥儀的屍體。當時他們有兩個選擇:一是由愛新覺羅家族協商安排(就是按照普通人安葬);二是把骨灰盒安放在一些公墓。1967年那個特殊的時期,安放在革命公墓,顯然是不太現實的。最終,愛新覺羅家族決定把溥儀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人民公墓。

大清最後一位皇帝生前搬來搬去,死後為什麼又“搬家”兩次?

轉眼到了1980年,迎來了新的變化,溥儀的骨灰被批准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1994年,一位華僑在河北易縣投資開發旅遊業,興建了華龍皇家陵園。為了提高陵園的知名度,投資人張世義打算把溥儀骨灰遷到新建的皇家陵園。經過多次接觸溥儀家人,最終取得了溥儀夫人李淑賢的同意,溥儀的骨灰又遷入了華龍皇家陵園。1995年初,溥儀正式遷入華龍皇家陵園,至此他總算有了一個安定的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