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键词“解码”瑞安版乡村振兴作战图

五大关键词“解码”瑞安版乡村振兴作战图

日前,东岙村乡贤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合力打造高端养生民宿群,通过宅基地回收,加以统一规划改造,将餐饮、文化、工艺等内容融入其中,打造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住宿为一体的民宿综合体。这是瑞安市新晋旅游届“网红”——东岙村今年的重大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先寅说:“湖岭镇呈店村利用瑞安市出台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激活宅基地资源,这一成功试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和鼓舞。”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在瑞安市,不少村像东岙村一样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对于未来发展,村干部们信心满满,他们说,待一个个新项目上马,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集体的“钱袋子”将日渐厚实,村民的小日子也更有奔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美好蓝图,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乡村振兴”大浪潮中,瑞安市将如何扬帆前进?5大关键词“解码”瑞安版乡村振兴作战图。


关键词:发展目标

四步走明确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

瑞安市将如何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振兴文章、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瑞安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给出了答案:四步走!

到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广大农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农村产业大融合、大发展,乡村环境大提升。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大兴旺。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得到有效融合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

——村容环境洁化美化,逐步实现大改善。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好转,美丽宜居宜游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乡风文明传承复兴,逐步实现大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复兴、创新发展,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基本形成,精神文明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市文明村镇创建率达到80%以上。

——乡村治理有效有序,逐步实现大和谐。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市建成善治示范村100个以上。

——农民收入持续提高,逐步实现大增收。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低收入农房创业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新增10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到2035年,乡村振兴目标基本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到2050年,乡村振兴目标高水平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高标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实现。


关键词:顶层设计

十大行动勾勒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五大关键词“解码”瑞安版乡村振兴作战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将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盘棋”。瑞安市科学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九个主题项目发展规划(湖岭慢享小镇、芳庄奇云大漂流、林川七彩童话小镇、陶山农旅文创风情带、马屿 “三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区、曹村中国耕读第一镇、高楼水上慢城、平阳坑世界非遗小镇、桐浦瑞枫线美丽田园),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建立一、三、五年项目库,第一批共涉及全市8个乡镇(街)共276个项目,其中2018年共70个项目。


瑞安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2018年重点任务予以明确,“十大行动”内容如下:


1、实施规划引领行动

加强规划引领和示范带动。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立乡村振兴规划目录清单管理和定期评估制度。创建乡村振兴项目库。


2、实施产业提升行动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吸引2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盘活闲置农房120幢以上。制订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五年行动计划。推进“瑞安清明早”茶叶产业联盟做大做强。

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巩固和提标改造1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制订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年)。完成湖岭镇鹿木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建设。

推进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建成1家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规模以上主体全面纳入追溯平台并开展合格证管理,农产品质量监测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制订瑞安市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建成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体验中心10个以上。


3、实施主体培育行动

推进“三百强龙”培育计划。制订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实施意见,新增温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年产值(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家以上。开展现有农民合作社整合规范提升,培育社员规模50户以上的规范化农民合作社30家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50家以上。


4、实施全域美村行动

推进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农业节水行动,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建设美丽河道5条,综合整治山塘3座。科学推进农村河道淤泥无害化处理。实施海洋生态建设计划,整治修复海岸线2公里,实施增殖放流5500万尾(粒),建设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加快曹村全域景观化建设。高标准建成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年新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10个、A级景区村20个、美丽乡村标杆乡镇1个以上,建成美丽庭院100户以上。

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农村厕所基本达标。完善农污治理设施运维城乡一体化和“一把扫帚”环卫管理体制。新增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40个。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提升50公里以上。加快建设中塘河景观休闲绿道。加快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提升人口4万人,加快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农村供水水质综合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5、实施特色田园行动

全面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改造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用房30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回收并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20吨以上,清理田间生产垃圾500吨以上。

打造五大田园综合体。编制完成天井垟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并启动江桥配套服务区建设,争取申报上级项目。启动金潮港、南滨、滨海、潘岱-桐浦等田园综合体前期工作。


6、实施精准增收行动

加大异地搬迁投入力度。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120人以上。推进对实行腾空防控的农村“五类特殊”D级危房的拆、改、建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目标。

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个百分点以上,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全面“消薄”成果,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速高于上年全省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速 6个百分点。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反弹防滑机制。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年内要实现发展项目全覆盖。


7、实施改革兴农行动

深化“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供销“三位一体”合作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项目。完善乡镇(街道)农合联决策议事规则,落实办事机构,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推进乡镇(街道)农合联实体化运作。加快组建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设立农民合作基金。在全市推进“三位一体”示范社创建。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率达90%以上。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实质运行。

深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市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并确保全国试点领先。

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机制。

深化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探索生态化、集约化用海新模式和养殖海域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改革。


8、实施乡村善治行动

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总结推广乡村治理好经验、好做法,创建善治示范村168个以上。

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全科网格治理能力。全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完善人民调解机制,确保村级矛盾纠纷化解率90%以上。


9、实施民生保障行动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标准化食堂覆盖率100%。低收入农户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程资助实现全覆盖。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将符合农村“五保”条件的老人,依申请纳入特困供养范围。推进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改革。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医疗服务“双下沉、两提高”工程,加强乡村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技术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温州市级卫生村覆盖率达50%,温州市级卫生乡镇覆盖率达100%。


10、实施乡风文明行动

积极构建新时代农村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文明村镇评选活动,新增农村星级文明户1500户以上。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农村宣传教化新阵地,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26家。


关键词:振兴活力

配套政策激发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瑞安市通过健全组织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明确目标任务,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搭起“四梁八柱”。

近日,《瑞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政策》)正式出台,明确了24条政策措施服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政策》要求,瑞安市对农业产业化、美丽乡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科技专项资金和其他各类用于扶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金进行整合,统筹安排,重点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内容涉及加快现代生态都市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优化乡村治理和民生保障、加强乡村文明创建等7个方面。

瑞安市高质量制定配套政策,除《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外,还制定出台《瑞安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瑞安市乡村振兴项目管理办法》、《瑞安市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瑞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政策》、《2018年瑞安市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办法》等20余个政策文本,从产业帮扶、要素保障、机制完善等多角度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将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健全政策保障体系,集聚更多资源要素激发乡村振兴强劲动能。”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瑞安市成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制度。市领导分别领衔7个专项工作组,领办9项重点工作,联系19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协调解决跨辖区、跨部门重大项目及重大事项;与属地乡镇、街道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将乡村振兴、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纳入“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对资本下乡、消薄防滑等39个责任捆绑项目,全部量化任务目标进度,增加动态督考权重,层层落实责任。


关键词:亮点举措

创新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血”

改革激活一池春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三权分置

近日,瑞安市完成全国首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在湖岭镇呈店村,浙江逸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芳全拿到了14间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书。这一证书,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农房(宅基地)无法流转、抵押的现状,让“沉睡”的宅基地资源在今后被激活,社会资本“下乡通道”被打通。

据悉,瑞安市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破题之策,成立改革攻坚课题组和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率温州之先出台《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和《瑞安市农村宅基地取得置换暂行管理办法》、《瑞安市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暂行办法》、《瑞安市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登记暂行管理办法》、《瑞安市农村流转农房(宅基地)改造暂行管理办法》等“1+10”改革系列文件,同时,成立市级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提供鉴证服务,出台金融信贷、财政补贴、改造审批等配套政策,鼓励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转”出规模效应。

目前,瑞安市已在11个试点村实施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流转。


2、“田长制”

今年5月,瑞安市借鉴“河长制”的成功模式,率浙江之先推出网格化农田“田长制”,在陶山镇先行试点,9名“田长”走马上任,履行“田长”责任,负责组织开展日常检查、督促考核,承担各项工作的牵头、落实和协调,并提出田园管理新思路、新方法。

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田园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瑞安市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模式,优化田园整体环境。今年,瑞安市委托第三方对辖区7条主要道路两侧视线范围内的农田进行现状调查,并创新实施网格化农田“田长制”。

“通过‘田长制’,建立起田园整洁美丽的长效管理机制,更好地推动整洁田园、美丽田园建设。”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重点对56省道、瑞枫公路、滨海大道、绕城高速、104国道复线、高铁、沈海高速等7条主要道路两侧视线范围内的农田进行网格化管理。到年底,7条主要道路两侧视线范围内的田园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观。


3、人才培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7月,瑞安市乡村振兴学校获批成立,这标志着温州首家乡村振兴学校落户瑞安。

乡村振兴学校通过整合各类优势资源,组建讲师团开展定期培训,着力构建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指导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真正把乡村振兴学校办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每年计划安排20期,培训各类农村人才2000人以上。

今年以来,市农办创新培训模式,通过理论结合实地学习,实训基地现场学习,座谈点评交流,学员互学互比等教学方式,完成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和转移就业898人。

此外,下派乡村振兴指导员,优选百名干部派驻百村,任瑞安市第一批乡村振兴指导员,重点派往后进村、扶贫帮扶重点村、集体经济返薄边缘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建设村,其中47人兼任第一书记。


关键词:精品工程

示范引路打造乡村振兴多彩样本


1、两条示范带

瑞安市依托交通干道和旅游通道,谋划两条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和1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两条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分别为飞云江以北,沿瑞枫公路的“灵韵山水、田园风情”;以及飞云江以南,沿332国道的“寄情寨寮、文乡武都”,分别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一带一主题”的要求,打造出15条各具特色的示范带。

今年重点打造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任务,分别为曹村融合发展示范带和西部新引擎培育示范带。

曹村融合发展示范带,涉及曹村镇许南、许北、姜山、丁凤、东岙等村,长18公里,计划总投资1.8亿元,完成投资额1.55亿元。

西部新引擎培育示范带,涉及陶山镇(新殿后村),湖岭镇(陶溪村、贾岙村),林川镇(溪坦村、石埠坪村)等区域,长约10公里,计划总投资1.78亿元。


2、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

近日,瑞安市娥尖农业专业合作社研制出了茶叶新品“一斛好茶”,民间制茶大师将茶叶和石斛这两大高楼特色农产品融合在一起,做出了石斛红茶,如今已正式面世。

“东瓯清明早茶基地”建设被列入温州市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项目,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瑞安市茶业迎来了“新生”。今年,市政协将“复兴‘瑞安清明早’茶产业”作为政协常委会协商的重点课题;市农办对“瑞安清明早”进行视觉形象设计与宣传推广;全市7家茶叶合作社成立了瑞安市东瓯清明早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抱团发展”并统一使用具有地理性标志的“清明早”商标,由联合社提供统一农资采购、茶园管理标准、标准分级生产、品牌分级包装、品牌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种、产、研、销“四位一体”的新模式。

据悉,除了“东瓯清明早茶基地”外,瑞安市还有寨寮溪4A景区综合提升工程、七彩林川童话小镇、东源木活字非遗文化创意园等15个项目被列入2018年温州市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产业类项目。截止目前,16个项目进展顺利。


3、田园综合体

今年5月,温州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名单出炉,曹村田园综合体成功入选。田园综合体建设赋予了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是瑞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验田”。

近年来,曹村镇立足生态资源,同时深挖文化基因,因地制宜谋划以天井垟美丽河道为轴,周边村居“一村一品”的多元格局,通过天井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全域景观化建设,致力打造颜值高、乡风纯的特色小城镇。随着一个个工程项目的有力推进,该镇田园综合体建设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曹村田园综合体总面积54300亩,依托特有的山、水、田、村等生态基底和耕读、民俗、宗教等文化特色,以“文都武乡,瓯越粮仓”为目标,以“农业为核心、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项目为支撑”核心,打造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和衍生区三大区块。其中核心区有10个项目,分别为稻梦空间(稻田迷宫等)、花灯稻田、中小学生阳光农场、农村科普体验馆、天井垟水上项目、田园综合体客厅、田园大眼睛(观景平台)等。


4、文化礼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瑞安市不断保护开发乡村文化的“富矿”,把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在马屿镇江桥村荷花广场附近,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格外显目,这是该村的文化礼堂。这里有全省首家实体化“时间银行”——百姓志愿服务驿站。村民可通过参加管理文化礼堂的志愿服务的方式,获得志愿服务时间,存储的“时间”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礼堂内设有百姓书房、百姓健身房等场馆。

“现在文化礼堂是我们村最热闹地方,大家饭后都喜欢来逛逛。”该村党支部书记陈仁青介绍,该文化礼堂已经举办道德讲堂、鼓词艺术队文化下乡等各类大小活动70多场。

文化礼堂已成为瑞安市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部完成126个文化礼堂建设方案设计,建成58个,在建68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