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捂熱綜合症被普及,孩子發燒該捂還是該晾?要分三個階段來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春暖花開季節交替,總是能夠帶給人無限的希望,然而在這樣的時節裡,由於氣溫交替變化較為頻繁和明顯,也成為了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對於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來說,極易出現感冒等情況,還常常會伴隨有發燒嘔吐等,讓家長揪心不已。

最近小賈攤上了鬧心事兒,前不久孩子出現了感冒,原本以為已經好了,結果病情反覆,連日來頻繁發燒,雖然已經依據醫囑給孩子進行了物理退燒,但沒想到孩子夜間體溫再度偏高。而他和婆婆在處理孩子發燒這件事上發生了非常大的分歧。

隨著捂熱綜合症被普及,孩子發燒該捂還是該晾?要分三個階段來

婆婆依據古老的方法和經驗,給發燒的三歲寶寶蓋上了非常厚的被子,還弄了個熱水袋放在寶寶身邊。小賈看到之後,不僅把被子晾開,還對婆婆說這樣是非常不正確的,據他所知,很多孩子都因為在發燒過程當中出現了捂熱綜合症,體溫持續升高,身體無法散熱,出現身體缺氧的狀況,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脫水,甚至出現癲癇和運動障礙。

婆婆覺得小賈說的是謬論,堅持要給孩子蓋上厚被子,兩人爭執不下,最終紅了臉弄翻了。婆婆更是一怒之下離開兒子家,聲稱再也不來了。

隨著捂熱綜合症被普及,孩子發燒該捂還是該晾?要分三個階段來

對於老婆和媽媽之間出現爭執,小賈的老公也頗為無奈,畢竟從老人的角度來說,過去給孩子治療發燒都是通過蓋被捂汗的方式,而他也知道老人之所以給孩子選擇蓋上厚被子,完全是希望孩子能夠快點恢復健康;妻子口中所說的捂熱綜合症,小賈的老公也的確聽過,並且在單位裡的確有人因為孩子發燒時給孩子帶上後背,差點導致孩子高熱難消燒出肺炎。

婆婆離開之後,小賈探測孩子的體溫,發現已經燒到38度8,小賈先是將室內的門窗都關閉,保證室內溫度不下降,之後掀開孩子的被子,揭開孩子的小衣服,讓孩子的肌膚得以暴露在空氣之中方便“晾涼”。與此同時,小賈還通過頻繁更換冰毛巾的方式,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終於在凌晨時將孩子的體溫降了下來。

隨著捂熱綜合症被普及,孩子發燒該捂還是該晾?要分三個階段來

實際上很多人在孩子發燒的時候,都依然在採用著小賈婆婆的做法,而這種方法現在已經被科學證實是不恰當的,通常在孩子發燒的時候,想要幫助孩子合理降溫,需要分三個階段來處理:

1、身體發涼是預警,蓋上被子促升溫

人體在發燒初期,身體免疫系統會做出預警性反應,為了能夠有足夠的能量與病原體進行對抗,體內的中樞神經會將人體體溫的“發熱臨界點”調高,為了能夠將人體體溫提升至這一發熱臨界點,人體會出現打冷戰、毛孔收縮等變化,孩子甚至會出現與發燒症狀完全不同的手腳變涼的情況。在這一時期應當給孩子蓋上被子,通過“捂汗”這種方式,孩子將體溫快速提升至發熱臨界點,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免疫系統擊退病原體。

2、手腳升溫是轉變,降溫退燒很必要

在給孩子進行“捂汗”之後,家長應當及時且密切關注孩子的體溫變化,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了38.5℃,家長則需要優先進行物理降溫,通過為孩子貼退燒貼等方式來進行降溫

。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9℃,也可以在醫囑指導之下,通過服用退燒藥的方式為孩子進行及時的降溫退燒。

隨著捂熱綜合症被普及,孩子發燒該捂還是該晾?要分三個階段來

3、體溫高熱需晾涼,擦乾汗水防反覆

當孩子處於高熱體溫狀態,且具有持續性特徵時,說明孩子開始進入到退燒流程中。這一階段是需要為孩子減少身體表面的覆蓋物,如果孩子穿的比較厚,可以幫孩子解開衣服,不要再用被子捂著孩子的身體。

通“晾涼”的方式,一邊幫助孩子散熱,一邊注意給孩子擦汗,避免涼風直吹孩子的身體,注意室內溫度,防止病情反覆。

兒童和青少年都是比較容易出現感冒症狀的,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身體抵抗力較弱,另外也可能是天氣交替變化過程中衣服穿脫不及時導致的。作為家長與其在孩子生病時手忙腳亂,不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1、飲食調整很必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注意孩子飲食的均衡性,多為孩子補充維生素,有助於孩子成長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減少感冒症狀的發生。例如可以多吃一些西紅柿、胡蘿蔔、獼猴桃等。

隨著捂熱綜合症被普及,孩子發燒該捂還是該晾?要分三個階段來

2、適當運動很必要

孩子體質不佳與運動量也有很大關係,家長應當鼓勵孩子走出去多運動,這樣能夠提升體質,強化孩子對於細菌和病毒的抵禦能力。另外多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生理生長,還可以促進孩子變得開朗、樂觀。

3、充足睡眠很必要

睡眠是孩子成長、身體機能逐步完善成熟的最佳給養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依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保障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夠減少孩子犯病的概率。

孩子生病家長切忌慌亂,保持冷靜的態度,有步驟地幫助孩子緩解病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