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能通神(曾刊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作者 陳寶貴


(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只刊發了兩篇文章,這一篇是靈感式,即題目產生後,慢慢形成了文章,這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了,感到觀點還不老,只是把自己當時的感覺寫出來而已。遺憾的是,另一篇《追求渾厚的課堂教學氣象——《登高》一詩的教學,感到是最得意和用力教學、用力寫的一篇7000多字的文章,當時這本雜誌已經通知刊發,由於發到了網上而給撤了下來,當時主編還親自給回了封短信。》)

讀 能 通 神

讀能通神(曾刊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語文教學要想真正獲得大面積豐收,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應強調讀。讀是獲取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前提;讀是解決語文教學困境的良藥。

“讀”既強調量,也強調質。強調量是說中學階段要讓學生接觸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優秀的文章作品;強調質是說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學會閱讀一般文章作品的知識和技能。即我們常說的“得法於課內,增益於課外”。讀是感受世界、豐富情感、提高審美及創造能力的重要的手段。

讀與寫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而我認為“讀寫結合”應強調它的互動性、不平衡性。也就是說“讀能促寫,寫也促讀”,人們只有有了一定量的“吸收”,一定層次上的貫通,才能有一定層次上的“輸出”,而實際上又不是完全平衡的。它有兩種情況,在最初的階段讀與寫的關係極為緊密,學生的寫作往往表現為被動的模仿,這種緊密模仿的根源在與讀的質和量。也就是說學生當初的寫作,由於接觸的語言材料過少,當下筆為文時就會自然而然呈現出所接觸到的文章模式(內容的、形式的、語言的),這個階段讀寫結合的緊密性,從學生寫作中不難發現讀的影子便是證明。因此說,這是較底層次的讀寫結合。當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文章作品,思想藝術有了一定的積累,寫便成了一種自覺的“輸出”。這種“輸出”是經千百篇文章的浸潤,在外物刺激的作用下融合了自己的思想認識、藝術積累而進行的一種具有獨創性的實踐活動。這是較高層次的讀寫結合。它的特點表現為二者結合的鬆散及表達的獨創。因此讀與寫是攀緣上升的“藤”,讀為寫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讀與語感。所謂語感,簡單地說是對文章的整體感受能力。它是閱讀能力高低的具體體現。對於它,人們已有較多的論及,而我要說的是如何培養語感。其實從語感形成的機理來看,語言的感受能力首先是腦神經受外在的語言的有意刺激,經過和本身固有的知識“圖式”的融合,而迅速形成的一種理解能力。也就是說,語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的語言刺激和內在知識能力迅速交融的產物。如果我們沒有有關的顏色色調方面的知識,面對魯迅的《藥》中描繪的那種“清白”的光,就不會產生陰冷的感覺。我們沒有疊詞一般表示強調的認識能力,我們就不會對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一語中“悠悠”所傳達出的強烈無奈的蒼涼有所感受。因此語感的訓練必須落實在一個讀上。首先從量上看,語感訓練只有讓學生多多接受大量的語言材料,才能形成不同的感受“圖式”,進而提高整體的感受能力。我曾經要求學生定期通讀《散文》月刊上的文章,我認為《散文》上的文章大多為文質兼美的抒情文,且文不甚深,讓學生定期閱讀對培養他們的觀察表達能力、審美思維能力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求歸要求,而真正讀的很少,問其原因,不少同學說讀不懂。而這種讀不懂便是感受能力低的表現。聯繫到自己剛剛接觸外國名著時也有此困難,可知這種感受能力差的根源——雖和一個人的生活層面有關——但首先是接觸外國文學作品少的緣故。由此我們便可得出這樣的結論: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量是其前提。其次在質上,如果閱讀量是語感培養的前提,讀的質則是語感培養的保障。所謂質,就是說我們對典型的名篇,不僅要引導學生了解它一般的意義,還要引導學生體悟它隱藏在文字後面的精義,以及閱讀所運用的知識技能。通過這樣的精讀訓練,使學生能讀懂理解任何文章。這就要求我們運用傳統的讀書方法:熟讀精思,熟讀成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精思是語言感受的一種積累,一種創立語言感受新“圖式”而同化溶解其它語言信息所不能少的過程,是獲取閱讀“金鑰匙”的途徑。沒有精讀這個學習閱讀知識,把握閱讀規律,掌握閱讀方法,體會文章意蘊的過程,語言的感受只是皮相。總之,語感能力的培養只有把擴大閱讀量和熟讀精思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

讀能通神(曾刊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讀和生活。可以這樣說,學生讀的量越大面越寬,對生活的認識、理解、感受、積累就越豐富。讀的越精越深,對生活的認識、理解、體會就越深刻全面。因為任何一本書一篇文章,都浸潤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認識,反映著作者對時代、人生的體驗和感受。我們讀之思之悟之後,便會豐富我們的認識和感受,提高我們觀察、認識生活的能力。這樣我們對生活的積累也會豐富起來。我教讀《故鄉的榕樹》時,為了豐富學生的積累和感受,補充了三篇有關“故鄉”的詩和文章,其中包括超前閱讀《大堰河——我的保母》。閱讀中通過聯想比較,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故鄉”的認識和感受,在以“故鄉”為題材的練筆活動中,同學們便寫出了一批體察細緻、真實可信的好文章。可見讀對認識理解生活,感受積累生活進而最終表達生活的作用多麼巨大。而那種“以本為本”、“以本為尊”。輕讀重練的象牙式的教學,聯繫生活豈不是一句空話。

“讀能通神”,語文教學只要抓住一個“讀”字,既注意量的豐富,又注意質的精深,問題就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