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役中同時用了三樣手段,便兵不血刃地改變了中國史


此時,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形成,荊州被劉備所佔,派大將關羽鎮守。

這場戰役中同時用了三樣手段,便兵不血刃地改變了中國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劉備奪取了漢中,又攻佔了曹軍佔據的漢中東部之房陵、上庸,使漢中與荊州基本聯結,對曹操的戰略形勢有所改善。鎮守荊州的關羽,利用有利形勢,決定乘機奪取曹操佔據的荊州北部兩郡。遂留糜芳守江陵(今湖北荊州),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主力北進,於七月間包圍了曹仁據守的樊城和呂常據守的襄陽。曹操立即派于禁、龐德率軍3萬人增援。曹仁命其駐屯於樊城之北,企圖夾擊關羽。


由於八月間連降暴雨,關羽利用地形,天氣,水淹七軍,迫使于禁投降,龐德被俘殺。

這場戰役中同時用了三樣手段,便兵不血刃地改變了中國史


關羽乘勝猛攻因淹水城牆已有崩壞處的樊城。當時關羽聲勢浩大,勢不可擋,無奈之下,曹操採取司馬懿的建議,離間孫權與劉備的關係,並派兵援馳駐守樊城的曹仁部。

致使關羽進攻曹佔荊州的樊城之戰,經過四個月的對抗,終以關羽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當關羽進攻樊城時,呂蒙即認為襲取荊州的時機已到。但發現關羽留置江陵地區的部隊甚多,他判斷是關羽防備孫權圖謀江陵等地,因而秘密報告孫權:“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孫權同意呂蒙這一“用而示之不用”的策略,公開發布命令調呂蒙回建業治病,秘密策劃襲取荊州的作戰計劃。同時根據呂蒙的推薦,孫權任命“才堪負重”、“終可大任”但“未有遠名,非羽所忌”、時駐蕪湖(今安徽蕪湖東)的定威校尉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呂蒙駐屯陸口。陸遜到職後,為了進一步麻痺關羽,助長其傲氣,採用“卑而驕之”的謀略,寫了一封極盡恭維之能事的信,送給關羽,致使關羽判斷錯誤,不僅在思想上放鬆了對孫權的防備,而且從鎮守江陵的部隊中,抽調一部兵力加強樊城前線。

這場戰役中同時用了三樣手段,便兵不血刃地改變了中國史


麻痺關羽,致其輕敵,誤判形式,經過這一系列精心部署之後,就等出兵的機會出現。

果不其然,關羽俘獲的于禁軍3萬多人送至江陵後,因糧食不足,擅取了孫軍屯儲於湘水以東的糧食以充軍食。孫權遂以此為藉口,發動了襲取江陵之戰。


呂蒙率軍進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時,為了隱蔽企圖,將全部精兵均隱藏於戰船艙中,以少數士兵穿著白色商人衣服搖櫓,晝夜兼程溯江而上,關羽在沿江所設立了望哨兵全被捕獲,關羽對此毫無覺察。呂蒙又利用關羽軍內部矛盾,派人先後說降了防守公安的傅士仁和防守江陵的糜芳,劉備在荊州的兩個最重要的戰略重鎮,就這樣兵不血刃,輕而易舉地被孫權軍佔領了。

這場戰役中同時用了三樣手段,便兵不血刃地改變了中國史


其實,東吳所派的兵勇並不多,因為當時的船艙中空間有限,幾乎所有兵勇都隱藏於船艙。如果關羽能夠稍加防範,也不至於東吳這麼輕而易舉的拿下江陵。


江陵丟失後,呂蒙相繼控制了益州的門戶,切斷關羽溯江入川的退路。直接導致了日後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丟性命的慘痛結局。此後,魏蜀吳三國便再無一方有能力一統天下了。

這場戰役中同時用了三樣手段,便兵不血刃地改變了中國史


江陵之戰也成了中國戰爭史上利用保密、偽裝和突然襲擊而成功的典型戰例之一。也間接的改變了後來的三國史和中國一千多年的來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