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1949年(昭和二十四年)1月26日早晨,有着世界最古老木建筑之称的法隆寺金堂发生了火灾。根据当天新闻的报道:


凌晨5点左右

住持佐伯定胤巡查时并未发现异常


上午7点20分左右

金堂突然起火


上午9点左右

大火被扑灭


关于原因,官方解释是临摹壁画的画家所使用的电热坐垫起火所致。不过,也有临摹时使用的荧光灯短路,人为放火等不同说法,真相不明。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失火前的法隆寺金堂,拍摄于1934年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金堂火灾扑灭现场


起火当时金堂正处于大修状态并已经完成半解体。一层以上的梁架已经在火灾之前完全移除,因此幸免于难。金堂内部安置的释迦三尊像等诸佛像也在很早前被转移到金堂外,所以也平安无事。但让人悲痛的是,金堂壁画呈现严重烧损的状态。一层的柱子、阑额、枓栱等表面也完全烧焦。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法隆寺住持在火后的金堂内


七十年前法隆寺金堂火灾后的相关修理作业


火灾的发生引起日本政府以及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报道铺天盖地。日本最顶尖的古建筑专家、壁画保护专家、画家等都参与到了对法隆寺金堂木结构以及壁画的抢救工作中。法隆寺金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金堂建于公元七世纪末(相当于初唐)。建造年代比中国最古老木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重建于公元782年)还早约100年。法隆寺金堂内保存着世界最古老的寺观壁画,是金堂在七世纪末重建时绘制并保存至今的杰作,对于研究中国、朝鲜、日本的佛教艺术有重大意义。可惜火灾中受损严重,有部分已经完全遭到破坏。下文会再详细介绍。


注:法隆寺金堂壁画绘制时间也有八世纪初完成一说。但无论如何在时间上也是非常早的。法隆寺金堂壁画与上淀废寺出土壁画并称“最早寺观壁画”。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4:关于法隆寺金堂火灾的新闻报道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5:关于法隆寺金堂火灾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关于法隆寺金堂的受损情况在当时反复被解读为“全烧”(即完全烧毁的意思),但后来逐渐被更正为“严重烧损”。我个人也认同这种“烧损”的说法,毕竟过火的木构件和壁画今天仍然还保存在法隆寺的收藏库中。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6 左:二号壁画 右:三号壁画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7 左:四号壁画 右:五号壁画


提到“法隆寺金堂壁画”一般是指

1. 金堂外阵墙壁上的十二幅大型壁画

2. 外阵小壁上的十八幅山中罗汉图

3. 内阵小壁上的二十幅飞天壁画


上述壁画共计三处,面积庞大。外阵十二幅壁画在火灾中严重烧损。山中罗汉图被直接烧成粉末,无影无踪。只有内阵小壁的飞天壁画在火灾前被拆除保存在别的地方,保存完好。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8:法隆寺金堂外阵大型佛教壁画分布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9:法隆寺金堂飞天壁画分布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0:法隆寺金堂飞天壁画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1:山中罗汉图画面


法隆寺金堂壁画的艺术价值即使是在废佛毁释的明治时期也是受到充分认可的。早在十九世纪末,对于壁画的保护已经展开过非常充分的讨论。


江户时代

嘉永五年(1852年) 这一年的临摹版是现存最古老的临摹版本。此版所采用的是复原临摹,而不是后来广泛采纳的现状临摹。临摹本现藏于山梨县放光寺。


明治时代

无论是欧洲的来访者还是日本国内的博物馆都对法隆寺壁画产生强烈兴趣。


1883年的临摹本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1884年临摹本藏于大英博物馆。

1887年临摹本藏于现东京国立博物馆。


明治三十年(1897) 颁布“古社寺保存法”,旨在保护古社寺建筑及古物。在其颁布之后,众多有识之士开始讨论对壁画的保护。提出过对壁画进行玻璃板遮盖保护的方案,但最后没有实现。


大正时代

大正四年(1915年) 文部省设置法隆寺壁画保存方法调查委员会。之后的两年里,金堂壁画外围开始设置了一定的保护屏障,且壁画只在春秋的一定期间内公开。

大正八年(1919年) 该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科学保存方法的报告。保存措施在一部分墙壁进行了试验。


昭和时代「火灾前」

昭和三年(1928年) 其实早在1912年,关野贞和黑板胜美就提出过要建造大规模防火设施。由于资金困难,这项工程直到大正十四年(1925年)才正式启动,昭和三年(1928年)竣工。法隆寺境内的消防栓数量超过90处,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2:法隆寺境内消防栓配置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3:法隆寺五重塔消防试验


昭和九年(1934年) 文部省设立了法隆寺国宝保存事业部。法隆寺“昭和大修”后续由国家主导下进行。

昭和十年(1935年) 法隆寺木结构建筑大修进入准备阶段。同年,京都的美术书出版社便利堂拍摄了壁画的原尺寸照片。除了将壁画分成数十张部分拍摄的原尺寸大黑白照片之外,还拍摄了红外线照片和彩色分解照片。由于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普及彩色胶卷,所以使用了过滤器拍摄了4色分解彩色照片。今天这些照片成为了解法隆寺金堂壁画被烧损前样貌的最重要的图像材料。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4:法隆寺金堂壁画摄影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5:法隆寺金堂壁画摄影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6:法隆寺金堂壁画摄影机构模型

注:图16是之后制作的摄影现场的模型,还原了该摄影作业是如何展开的。在面对壁画一定距离的地方,于两柱之间安置框架。大型相机在框架上可以垂直上下移动。拍摄用的干板向英国订购了50打,因为数量太多,导致卖方一直询问是不是搞错了。整体拍摄准备用了一个月,光组装框架就用了5天。8月1日开始拍摄,直到10月15日才拍摄完成。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7:法隆寺金堂壁画摄影作品印刷作业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8:装裱作业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19:验收现场


昭和十四年(1939年) 法隆寺木结构建筑大修方案完成。同年,文部省新设置了法隆寺壁画保存调查会。除美术、历史、考古专家外,自然科学专家也参加了关于壁画保护的讨论。各方对壁画是原址保护还是切割转移保护发生较大分歧。最终因寺院方面基于“信仰”角度的发声,使法隆寺壁画得以原址保护。

昭和十五年(1940年) 几名日本一流画家开始对壁画进行临摹。二战期间,日本进入战争体制。临摹工作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被迫中断,但战争结束后临摹工作又继续开展起来。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0:昭和十五年壁画临摹现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作是对金堂、五重塔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的保护,以尽可能避免毁于任何可能的空袭或袭击。当时的专家为金堂设计了用于伪装的掩体,四周围以高高的土墙(土垒)。但对于直接攻击的保护效果不会有多好,这点可想而知。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1:法隆寺金堂放空设施设计图


注:这个防空设施的其他资料没有看到太多。对于落地实施情况本文没有继续跟进。希望有资料的朋友能够提提供出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法隆寺二战期间的情况。


昭和二十年(1945年) 金堂解体大修正式开始。八月日本战败投降,此时一层天花板刚刚完成拆除工作。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2:法隆寺金堂大修屋顶部分


昭和时代「火灾后」

法隆寺金堂木构与壁画烧损事件,作为日本文化财产保护历史上的象征性事件被众人所牢记。以此事件为契机,日本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发生火灾的1月26日被定为文化财产防火日。在这一天,日本各地寺院都会进行消防演习。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3:法隆寺防火演习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4:法隆寺防火演习


法隆寺防火演习现场视频


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 保存法隆寺金堂烧损梁架与原画的收藏库建设完毕。总工程耗资约3518万日元,钢混结构,共两层,设计者为入江雄太郎。入江先生的作品还包括:法轮寺收藏库、平城宫遗迹展示室等。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5:法隆寺收藏库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6:法隆寺收藏库位置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7:法隆寺收藏库透视图


关于收藏库:为了避免火灾再次发生,收藏库的设计可谓想尽办法。建筑物外侧安置了特殊防火设备。一旦起火,整座建筑物会被水幕覆盖。建筑内部设置大量灭火装置,可在瞬间将内部充满二氧化碳,起到灭火作用。整座建筑气密性良好,与外部空气隔绝,温度与湿度均为恒定。上述种种措施为后续木结构和壁画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环境。(和高松冢壁画因为保存设施相对较差而导致出现发霉的情况相比,法隆寺壁画的保存可以说是很优秀了。)


烧损金堂的调查


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 金堂大修完工。与此同时,烧损的梁架和原画正式被安置在收藏库中。在此前,曾经考虑过对梁架进行修复,并重新用于金堂一层。也考虑过将梁架和壁画运至东京国立博物馆保存,但最终都放弃了。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8:法隆寺金堂大修 - 初层为全新的木构件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29:法隆寺金堂大修 - 屋顶布瓦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0:法隆寺收藏库内部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1:法隆寺收藏库内部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2:法隆寺收藏库内部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3:法隆寺收藏库内部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4:法隆寺收藏库内部二层


昭和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1967年-1968年) 包括桥本明治、吉冈坚二、岩桥英远、羽石光志、稗田一穗、大山忠作、平山郁夫等在内的14名画家和40名助手再次集结,重新绘制新的壁画临摹本。他们中约半数参加了昭和十五年开始的上一次壁画的临摹。这次摹本的绘制力图完全还原原画。据说整个绘画进度仅以一个人一天只画一平方寸的速度推进。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5:1967年壁画临摹现场


关于受损壁画

经历火灾后的壁画几乎失去了色彩,轮廓线勉强残留着,只有少数地方残留一些红色。现在看来,1号壁与10号壁的图案相对清晰。12号壁的十一面观音菩萨保存比较完整。被认为是壁画中大成之作的6号壁阿弥陀净土图受损严重。脸部据说是在救火过程中被灭火软管打穿,完全消失。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6:工作人员在检查脸部完全被毁的6号壁画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7:1号壁画中残留的红色


下面我们将临摹作品和烧损作品进行一些对比。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8:二号壁 羽石光志笔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39:三号壁 平山郁夫笔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40:四号壁 岩桥英远笔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图 41:五号壁 吉冈坚二、 稗田一穗、麻田英司笔


注:壁画并非为矩形,而是能看到明显的内凹。这是因为法隆寺金堂的柱子为梭柱,中间胖,两头细。


这些烧损壁画通常不对开放参观。为庆祝“法隆寺地域佛教建造物”入选世界遗产,平成六年(1994年)11月1日-11月23日,约有一万人通过抽签的方式进入收藏库参观了原画与木构。另外,据说每年7月下旬的法隆寺夏季大学的参加者也有机会进入收藏库一睹壁画真容。


1949年1月26日的那场大火,让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一处宝贵遗产遭到重大打击。在那之后,相关人员遭到了起诉,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被宣布无罪。我想这已经不重要了。最后让我们欣赏一遍最珍贵的法隆寺金堂原画彩色照片。


1号壁-释伽净土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2号壁-半跏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3号壁-观音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4号壁-大势至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5号壁-半跏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6号壁-阿弥陀净土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7号壁-观音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8号壁-文殊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9号壁-弥勒净土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10号壁-药师净土图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11号壁-普贤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12号壁-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法隆寺金堂燃烧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