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字的漢高祖,名和字都是精緻的馬屁


沒有名字的漢高祖,名和字都是精緻的馬屁


阿元

說劉邦是小流氓,可能沒啥問題,但問劉邦的名字是咋來的,是不是傻啊?

每個人不都是有名字嗎?名字不都是父母,或者父母請人起的嗎?

但漢高祖劉邦的名字,不是爹媽給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好多精英用馬屁拍出來的。

這些馬屁,是司馬遷起的頭。

對於劉邦,名門望族出身的司馬遷,是打心眼裡看不起。看不起的原因是,劉邦雖然後來當了皇帝,但出身低下,就是個平頭小老百姓。所以,司馬遷在記錄劉邦家庭的時候,劉大爺、劉大媽直接上,連幫忙編個名字都不肯,劉邦更是被他直接寫成了小流氓。

如果說司馬遷真的秉筆直書,一點假也不肯整,那咱啥也不說。但真不是。

司馬遷雖然看不起劉邦的出身,但劉邦畢竟當了皇帝,按儒家理論,那是“感天而生”的,老天爺的兒子,所以必須非常的高貴。

人長成龍貌是啥樣,想象不出來,但估計就是臉特別的長。但你平常人臉長,比如李詠,只能被開驢臉馬面之類的玩笑,擱人家劉邦身上就是真龍天子的象徵。

在司馬遷說劉邦是個無賴的時候,還不忘了往劉邦臉上貼金。

說劉邦沒有多少錢還喜歡喝酒,於是經常到王媼、武負開的兩家小酒店裡去賒酒喝。說是賒酒喝,實際上就是耍賴,我就不給你錢,你咋地吧!而且喝醉了躺倒就睡,結果開小酒店的這兩人就看著啊,劉邦身上有龍晃來晃去的。還有更奇怪的,每次劉邦來喝酒,來買酒的人就特別的多,不知道是不是想沾點龍氣,結果小酒店的生意也特別的好。開酒店的武負、王媼琢磨著,這人不平常啊,能帶來財運,再加上在劉邦身上看到龍的影子,所以乾脆不收劉邦錢了,你來隨便喝吧!

估計看了這段,現在那些幹黑社會的小混混都得哭了。你看人家劉邦這流氓當的,那才真叫個牛,不用動刀動槍的,照樣有白飯可以吃。

劉邦混個黑社會,都是龍的形象,這不是瞎編,又是啥呢?

還有,為了襯托劉邦的高貴,司馬遷一巴掌,把劉邦拍成了野種。

關於劉邦的降生,《史記》裡是這麼說的:劉邦的老媽也不是啥正經人,整天串門子。有一天串門串累了,就跑到一片沼澤地去玩,玩累了就躺在地上睡著了。睡著了就開始做夢,在夢裡遇到一個神仙,老漂亮了。正當劉邦老媽在夢中對著神仙發情的時候,天空變的特別昏暗,又是打雷又是閃電四射的。正好劉邦的老爸劉大爺,看老婆出去這麼長時間還不回去,擔心給戴綠帽子啊,於是就出門去找。找到他老媽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這幅電閃雷鳴的景象。接下來,是劉邦老爸見證奇蹟的時刻。一條龍飛到了劉大媽的身上,一痛忙活之後(強姦還是通姦說不清楚),劉大媽懷孕了,生下來的兒子就是劉邦。

這個故事叫司馬遷講的懸懸乎乎的,實際過程相當的簡單,那就是劉邦是老媽被龍強姦,或者和龍通姦後生下來的,和他的老爸一點關係也沒有。

劉邦是龍的兒子,這一記馬屁可謂是相當的響亮。因為按著古代中國帝王是真龍天子的說法,劉邦天生就該當皇帝。

司馬遷拍劉邦是“感天而生”,理所當然應該當皇帝這個馬屁的時候,拍出了漏洞。他在拍前幾個王朝,比如夏商周啥的創始人是“感天而生”的馬屁的時候,拍的都是創始人的老祖宗,等拍到劉邦這兒的時候,卻直接拍到劉邦的身上。這樣的馬屁雖然把劉邦拍成了感天而生,拍成了龍的兒子,但也拍出了一個誤會。那就是劉邦實際上不是他老爸的兒子,而是他老媽偷情的產物,結果在劉邦的出身上抹上一個大大的黑點。

雖然劉邦是不是他老媽偷人的產物,只有他老媽知道。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他老媽也不知道,除非她能做DNA鑑定,還得是在當地大面積地做。

那麼司馬遷為啥拍馬屁能拍出這麼大一個誤會呢?這不是因為不是司馬遷拍馬屁的功夫不到位,而是說明劉邦的往上數八輩老祖宗,實在是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所以司馬遷才不得不把這種“感天而生”的馬屁實實惠惠地拍到了劉邦的身上,硬生生把劉邦拍成了野種。

雖然說劉姓是現在的中國第四大姓,現在的中國雖然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但那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造成的後果。在漢代建立之前,劉是個非常不入流的一個姓。這一點在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裡,當時的堂堂國姓,也就是“劉姓”,竟然沒有任何的記載可以看得出來,說明的是劉姓可能真的沒有啥可說的。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但避諱只避名字的。而且劉字在《史記》《漢書》等書中經常出現也看得出來,當時並不因為皇帝姓劉,而必須避諱劉這個字,或者讓人不能去姓劉。

而且古代中國一向是名字需要避諱,對姓並沒有要求。比如徐世績也就是《說唐》裡著名的徐茂功,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字裡的世字,把名字改為徐績,但又被賜姓李,最終變成了李績。徐茂功最後姓了李,說明姓是不需要進行避諱的。

雖然有人根據《左氏春秋傳》的記載,說劉姓是從一個會養龍的人,叫堯的後代裡,一個叫劉累的那裡傳下來的。但實際上,劉累和劉邦真的沒有啥關係。

關於劉累的故事也是個神話傳說:說夏代的孔甲被天帝所看重,賞給他四條龍。孔甲沒有找著以養龍為生的氏族,那些龍都不吃飯,差一點兒就要餓死了。這時候有個唐堯的後人叫劉累的,會喂龍,於是夏後(不是孔甲的王后,而是夏王的意思。後在夏代是最高統治者的意思。)非常高興,賜給他御龍的姓氏。結果劉累,實際應該叫御龍累了,養龍的水平也不咋地兒,把一條龍給養死了。養死了他也沒有向上報告,而是悄悄地把龍肉給醃了,送給夏後吃。龍肉好吃啊,不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嗎?這夏後一吃龍肉,太好吃了,吃了還想吃,但劉累(應該是御龍累)不敢把那些龍都殺了,於是就給嚇跑了。跑了之後也不敢姓御龍了,更不敢姓劉,最後姓的是範,這也是範這個姓的起源之一。

故事玄幻了一點,但說的非常明白,劉累不可能是劉邦的老祖宗。第一他已經被改姓了,姓御龍;第二他逃跑之後,御龍也不敢姓了,也是改姓範了。所以,劉累咋也算不上劉邦的老祖宗。

而且現在關於劉姓的來歷,比較被人認可的說法之一,是“劉”字來自“斧鉞”的解釋。也就是說劉姓一族可能是砍柴的出身,或者是鐵匠專門生產斧頭的,反正他家族的起源和斧頭有很大關係。

老劉家最早可能是砍柴的出身,或者是造斧頭的鐵匠,這種社會地位很符合劉邦父母家的情況。劉邦的父母,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能證明這一點的是他們連個名都沒有,更不要說字了。

而之所以說司馬遷因為看不起劉邦,所以沒有給劉大爺(太公)劉大媽(劉媼),整個名字,讓他們變得高貴,是因為司馬遷為了體現劉邦的高貴,給劉邦編了個字。

在當上皇帝之前,因為劉邦的老爸老媽沒有文化,當然更是因為沒有社會地位,所以劉邦是沒有名字的,只有一個代號,叫劉季。這個季字不是什麼名字,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劉邦的大哥叫劉伯,二哥叫劉仲,沒聽說三哥,書上沒有,到劉邦這就是劉季。也就是說他哥兒幾個叫劉大、劉二、劉三、劉四,所以劉季翻譯成現代漢語,叫劉小兒或者是劉四兒,整個一個沒有名字的平頭老百姓。

而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裡說: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也就是劉邦字季,也是司馬遷拍的馬屁之一。在《史記》裡,劉邦是一個連名都沒有的人,能有字嗎?名是一出生就有的,字可是加冠後才能起的,只能是先有名,後有字。

那麼劉邦的名,這個邦字,是咋來的呢?是另一個精英荀悅補拍的。

東漢的荀悅在研究到這一段的時候,發現司馬遷拍的,劉邦字季的馬屁毛病太多,一個沒有名的人咋能有字呢?於是補拍了一記馬屁,給劉邦起了個名,就是劉邦。

而《史記》、《漢書》中之所以不出現劉邦的字樣,苟悅解釋說是因為避諱:“諱邦字季,邦之字曰國。”另一個東漢學者項岱也跟著雲了“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後因諱邦不諱季,所以季布猶稱姓也”。

但問題又來了,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避諱邦這個字。據不完全統計,《史記》中共出現邦字11個。

還有更可怕的,那就是班超所寫的《漢書》中,對邦字也沒有避諱,沒有進行全書的統計,但查出來的最少有一個:《詩》載其制曰:“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漢書諸侯王表第二》)。這裡頭的“大邦惟屏”中的邦字,狠狠地抽了那些補拍劉邦馬屁,說劉邦是有名有字的人,一個響亮地大嘴巴子。

既然早期的司馬遷、班超都沒有避諱邦這個字,說明劉邦根本沒有名。所謂名叫邦,也是後人拍的馬屁;所謂的字,也就是劉邦字季,也是馬屁。季字僅僅是他的排行,也再次說明了他的低賤出身。

古代中國人是講究面子的,既然劉邦都感天而生了,既然劉邦是天的兒子,最後還當上了皇帝,當然不可能那麼沒有面子。所以,雖然荀悅等人說漢高祖劉四兒的名字是劉邦,就是編出來的。但這個馬屁一拍,打東漢以後,小痞子劉邦也成了文化人,人家有名有字了。

所以,你出生是個啥,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成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