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漫話中國曆代“一哥”

遊手好閒劉季仲,芒碭斬蛇始稱雄。

咸陽城下約三法,鴻門宴上走蛟龍。

納謀轄將爭天下,四面楚歌漢軍贏。

衣錦還鄉歸故里,威加海內唱大風。

這段話,說的是秦朝滅亡之後,在爭霸天下中,最終笑到最後的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史書中的劉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所以,能在和西楚霸王項羽的楚漢相爭中,成為勝利者。那麼,這樣一位布衣皇帝,又是如何從一個遊手好閒的農家子,一步步成長為開創西漢王朝的開國帝王呢?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我們發現,這漢高祖,絕對是個善於造勢、包裝自己的高人啊。

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於沛當時的楚國泗水郡(現在的江蘇徐州豐縣一帶)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劉太公,母親劉媼,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劉邦排行老三。古代常以伯、仲、季做為兄弟排行,劉邦也被稱為劉季,換句話說,劉邦就是農民劉老三。然而人家劉邦可是善於化腐朽為神奇。

在登基為帝后,劉邦把自己的履歷好好地包裝了一下: “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這句話翻譯過來大意就是,劉老媽曾經在池塘邊休息,夢中與神相遇,併產生了愛情。那時候電閃雷鳴,暴雨交加,劉老頭很擔心劉老媽,就到處尋找,結果看見一條蛟龍正趴在她的身上。不久劉老媽就有了身孕,產下高祖。如果這些是真的,那麼會有如下可能:第一,劉老頭視力不好,沒看清趴在劉老媽身上的人是誰。第二,劉老頭視力不錯,但環境惡劣,他不能斷定看見的東西是不是人。第三,劉老媽很有急智,一番說辭,讓劉老頭信以為真。無論如何,都不得不佩服劉邦同學的炒作能力,敢於化醜聞為祥瑞,不但讓人不敢對老媽的往昔風流軼事不敢說三道四,還給自己的出身披上了感應天地神力的外衣,頓時變身龍子龍孫。

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劉邦還擅於借力打力,因勢利導。翻閱劉邦年表,我們可以知道,他在四十七歲之前,似乎沒有幹過什麼大事情。把呂雉也就是後來的呂后娶進門,也算是劉邦在個人奮鬥的過程中重要一步。當時,劉邦是沛縣泗水的亭長,是管轄方圓十里範圍的小官,相當於後世的鄉長。時間長了,和沛縣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小有名氣。然並卵,一個農民的兒子40歲左右幹到鄉長一級,在常人看來,已經是難有作為了。莫急,劉邦同學有辦法,那就是通過聯姻登上更高的平臺。當時,山東人呂公因躲避家鄉的冤仇遷到沛縣居住,而他和當時的沛縣縣令是至交好友,於是,劉邦就把他的目光瞄到了呂公的女兒呂雉身上。這老哥可不管你定下的禮金必須過千才能登堂入室的門檻,他謊稱奉送禮金一萬,抬腳就邁入內堂。當然,《史記·高祖本紀》中的記載是這樣的: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季箕帚妾。”意思是,呂公善於相人,發現劉邦面相貴不可言,於是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真的是呂公看出劉邦日後必能飛黃騰達,做了堪稱當時最牛的一筆風險投資?這個不得而知,畢竟,史記是漢朝人所寫,難免有為開國君王粉飾之意。我們更相信是烈女怕纏郎,被劉邦這樣“好酒及色”的大叔看中,呂雉姑娘難免淪陷啊。而劉呂聯姻的直接後果是,作為呂公女婿的劉邦和當時的沛縣一把手順理成章的也搭上了關係,給自己積累了相當的人脈,成為沛縣的一個風雲人物。

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劉邦的起義過程更是被塑造的神乎其神,公元前209年,劉邦以亭長的身份押送民夫去參與修驪山,結果民夫們多有逃亡。劉邦索性在走到芒碭山時,把所有的民夫都放了,自己也選擇逃亡,有十多個壯士願意跟隨他一塊走。途中,劉邦為大家開路,殺掉了攔在路上的一條蟒蛇,然後自己酣然睡去,這就是著名的“斬蛇起義”。最後傳出的說法就是,劉邦是赤帝的兒子,殺掉了白帝的兒子。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造勢,白帝少昊是金德,赤帝神農是火德,按照五德始終論的觀點,火克金,既然秦始皇是白帝子,那麼劉邦以赤帝子的身份自然是能克秦始皇。劉邦劉老三領著一幫人舉起反秦的大旗,自然就是上承天命,順應歷史潮流了。當然,這個包裝也不是劉邦一個人能完成的,此時,炒作班子成員已經加入了蕭何、曹參這樣的讀書人,畢竟,你讓一個不愛讀書的劉邦殺掉一條蟒蛇不難,你讓他去弄清楚什麼五德始終論,估計他還想不了那麼精細。

劉邦斬蛇起義之後,從弱小到壯大的過程中,也很善於借勢。他先是從沛縣起家,斬殺沛縣令,收編不少士卒,隨後,又在征戰的過程中,一度加入楚懷王麾下,借兵籌糧,壯大了自己的力量,逐漸發展成各路義軍中比較強大的分支。

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光靠“神化”當然還不夠,劉邦同學還是很注重自身形象樹立的。大家都知道,他貪酒好色,在舉兵率先打進秦朝國都咸陽之後,劉邦很想搬進秦宮,幸虧張良、樊噲等人及時勸阻,才封了秦國的“重寶財物府庫”,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劉邦剋制了私慾,卻為自己贏得了“除暴安良”的美名。至於哭吊義帝、 招降納叛、釋放奴婢、封王封地,這些對於強化和鞏固“正義之師”的地位,分化瓦解敵方陣營,塑造明君仁主形象都很有幫助。總之,凡是項羽不願意做的,劉邦就費盡心力地去做;凡是項羽反對的,劉邦就不遺餘力地去支持。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劉邦挖空了項羽的牆根,擴充了自己的實力,使自己在楚漢相爭中處在了極為有利的位置。

除了包裝自己,劉邦同學還善於抹黑對手,一個十罪項王的聲討,愣是讓西楚霸王無言以對,將大義名分牢牢的抓在自己這邊。然而,劉邦數落的這“十罪”當中,除了坑殺秦朝降卒、焚燒秦朝宮殿,證據確鑿,其他的聲討內容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但就這樣大部失實的聲討,卻讓劉邦同學說得大義凜然,更是讓擁有高超武力的西楚霸王惱羞成怒,雖然他命人用弩箭射傷劉邦,但大義之名已然失去,楚漢爭霸形勢不斷向漢軍一方逆轉。被圍困與垓下,最終自刎身死,也就成了項羽的必然宿命。

漢高祖:善於造勢 草根逆襲成就霸業

楚漢相爭最終以項羽敗亡,劉邦奪取天下收官。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稱帝第十一個年頭,在平定黥布叛亂之後歸來,劉邦途經家鄉沛縣,即興演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不讀書的劉邦,將這樣的詩歌演繹得慷慨悲壯,蕩氣迴腸,此時渾然是一個霸氣十足的帝王形象。

可以說,劉邦一生善於造勢,善於在形勢不利時,用人得當,扭轉被動局面。赴鴻門宴,有驚無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彭城之戰,九死一生;垓下之戰,十面埋伏。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箭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駕崩,享年62歲。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傑出政治家,他對漢民族的形成、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他在漢初制訂的英明國政,不僅使飽受戰亂的中國得以休養生息,還開創了以後文景之治的富裕,併為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打下了堅實基礎。偉大領袖毛主席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