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紅與黑》,缺少人知司湯達

1842年3月23日,司湯達的生命戛然而止,那一年他才59歲。


有資料說,為他送葬的只有三個人,一個是他的表弟,以及死忠粉梅里美和好友屠格涅夫。


“二十世紀的某一位評論家會從十九世紀卷帙浩繁的作品中發現司湯達的作品,並且比我們的同時代人更公正地對待它們”,梅里美在司湯達的訃告這樣寫道。


確實,正如梅里美所預告的那樣,他的作品過了178年仍舊很受歡迎,尤其是那部在當時受到抨擊的《紅與黑》。


我們都聽說過《紅與黑》,缺少人知司湯達


小說裡的主人公於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蔑視當時的一切道德規範,那創作出於連的司湯達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於連身上是否有他的影子的呢?小K將會從童年、愛情、作品三個方面來簡單分享一下信奉“不自由,毋寧死”的司湯達。


1.一個作家永遠走不出自己的童年


司湯達原名瑪麗·亨利·貝爾,“司湯達”是他的筆名。

我們都聽說過《紅與黑》,缺少人知司湯達

1783年出生在法國的格雷諾布爾城,父親歇綠賓·貝爾是一個有權有勢、思想卻極度保守的律師。

母親昂麗愛特是當地名醫的女兒,和保守的父親不同,思想開明,司湯達非常愛他的母親,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懷著情人般的愛去愛她的。

可惜他在七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母親的早逝使司湯達非常痛苦,成年以後還經常回憶起他的母親,加上在母親去世後沒多久,父親就另娶了母親的妹妹,這讓司湯達對父親更為反感。

司湯達的外祖父甘尼永大夫,是法國啟蒙運動的擁護者,熱愛伏爾泰等啟蒙運動作家,熱愛自由思想。司湯達從小受到外祖父培養,也得到啟蒙運動思想的薰陶,養成了對文學藝術的愛好。

與外祖父相反,司湯達的父親信奉天主教,政治上擁護波旁王朝,敵視法國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對待孩子非常冷淡、嚴厲,曾把司湯達交給一個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師管理,一心要把他培養成一個保皇黨人和天主教徒。


而當時的司湯達早已受到外祖父的影響,成為了一個自由思想者,法國大革命的擁護者,他恨透了那個神父,稱他為“暴君”,“偽君子”。

他更恨他父親的反動、頑固、自私和貪財,這種恨意終其一生都未消失,在長篇小說《紅與黑》和《巴馬修道院》等小說主人公的身上得到鮮明的體現。

1796年,13歲的司湯達進了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

雖然和同學相處不太愉快,但是學校熱烈擁護和傳播啟蒙運動思想的老師們給了他難得的好教育。尤其是雅各賓派的數學老師,除了教數學,還會給他講法國大革命的看法,這也為司湯達後來選擇從軍,跟隨拿破崙征戰歐洲打下了基礎。

司湯達在自傳《亨利·勃呂拉的一生》也談到過曾經對家庭和童年受到的教育的反抗,他把這種反抗歸納為

極端厭惡平庸事物,蔑視金錢和商人,強烈嚮往個人的意志、力量和奔放的熱情。


2.一生都沒有得到愛的男


司湯達曾說:“愛情之於我始終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我唯一的大事。可是,這些女人大多數並沒有給我以愛的榮幸。不過,她們確實充實了我的生命,而在她們之後,就產生了我的作品。”


司湯達一生有過幾次真正的戀愛。

第一次是一位叫美拉妮·居利貝爾的戲劇演員,她憂鬱的氣質深深吸引了司湯達,他堅信“她是愛我的,和這樣一顆溫柔的心靈在一起,我將非常幸福”,於是他們私奔了。

但好景不長,僅維持了兩年。

第二次是和歌劇院的一位女演員,但司湯達覺得還應該有個能真正為他所愛的情婦,一個有顯赫身份因而會給他增添榮譽的情婦。

他認為表兄的妻子是非常合適的人選,選好時機表露了自己的“愛意”,毫無疑問,這位伯爵夫人委婉地拒絕了他,他們之間的感情僅限於友誼。

兩個月後依然沉浸在痛苦中的司湯達,跑去米蘭找到了少年時迷戀過的吉娜。在相處一段時間後,在發現自己被騙了後,主動離開了。對此他說,“我嘲笑自己,鄙視那位夫人,但也為我能重新獲得自由而覺得欣慰”。

經歷了幾段失敗的感情後,讓外貌本就不出眾的司湯達,更不再執著追求所謂“愛情”了。


我們都聽說過《紅與黑》,缺少人知司湯達

《論愛情》


他想不通為什麼得到一個人的愛這麼難呢,於是結合自己的經歷加上一番“學術研究”寫了一本著作《論愛情》,試圖研究愛情,然而11年裡只賣掉十七本,既沒有給他帶來名聲也沒有帶來錢財更沒有帶來愛情。

後來這個一生都沒有得到過愛的男人,選擇了將他臆想中的深情融入到了眾多的文學形象中。

比如《紅與黑》中的於連、德·瑞那夫人,《帕爾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克萊莉婭等主要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司湯達及其戀人的影子。

正如司湯達的墓誌銘上寫的那樣,愛過。倒也恰如其分,僅僅是愛過,沒有結出果實。


3.一個默默耕耘的小說家


司湯達在文學上起步很晚,四十幾歲才開始寫小說。

他寫小說還算勤奮,但並不追求數量,十幾年裡寫了幾部長篇,幾十個短篇,相同的是那些小說都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名聲。

在小說《紅與黑》中,司湯達說出了他的感受:“小說好比沿途搬運的鏡子,而展現在諸君面前的,有時是藍天,有時是泥濘。然而揹負這面鏡子的人,卻遭受不道德的譴責。”

其實他的《紅與黑》寫得極好,可一出版就遭到了各方面的抨擊,直到他最後一部小說《帕爾馬修道院》出版,才引起了文學界的一些關注。

作家木心曾對《紅與黑》做了一個解釋,“紅”指軍裝,“黑”指教袍。主角於連夾在兩者中間,故稱“紅與黑”。

沒錯,《紅與黑》中的於連,就是司湯達很想、然而又無法成為的那種人。

在第四節“父與子”中有一段對於連的肖像描寫:

“他的兩頰紅紅的,低頭看著地。小夥子有十八九歲,外表相當文弱。五官不算端正,卻很清秀;鼻子挺尖,兩隻眼睛又大又黑,沉靜的時候,顯得好學深思,熱情似火。”

清秀,美貌,這是司湯達沒有的。

關於司湯達的外貌,作家毛姆是這樣描述的:

“他身材矮胖,其貌不揚,上身圓鼓鼓的,兩腿粗而短,一顆大腦袋上長著一頭黑髮;嘴唇不厚,鼻子卻過於肥大;不過,他的一雙褐色眼睛炯炯有神,手和腳也不大,尤其是皮膚,像女人一樣細嫩。”

所以,他讓於連具有吸引女性的魅力,一見他就會神魂顛倒,這也正是他自己一直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他還把自己的記性、勇氣、羞怯、自卑、野心、敏感、心計、多疑、虛榮、易怒等性格特點,以及肆行無忌和不知感恩的行為特徵,全都給了於連。

我們都聽說過《紅與黑》,缺少人知司湯達


然而這樣一個複雜人物的創作靈感,則來自於1827年法國《司法公報》登載的一條新聞:

道菲內省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男主人公是一家家庭教師,他的女主人曾經是他的情婦。後來,當他要和一個非常有錢的小姐結婚時,其情婦所寫的一封信揭發了他。於是他向他的情婦開了兩槍,因而被判處死刑……

情節很簡單,卻在司湯達的筆下,鑄就了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著作。

司湯達曾預測自己的作品要到1880年甚至1890年,人們才會對他的作品作出應有的評價。

凡被同時代人忽視的作家,大多是這樣來自我安慰的,都說後人會承認他們的成就,當然司湯達是幸運的。

喜歡司湯達作品中的有個叫希普里特·泰納,多年後成為了有影響的著名理論家,他著文盛讚司湯達,稱他為古今最偉大的心理學家。

於是,我們知道了文學史上還有一個曾被冷落的法國作家;知道了那本大名鼎鼎的《紅與黑》,一八三零年紀事;知道了“長著一雙時而探索,時而沉思,時而又像放射出火焰般美麗眼睛”的青年於連。

司湯達也憑著一部《紅與黑》就讓小說家左拉稱他為自然主義之父,法國評論家布爾熱和作家安德烈·紀德則稱他為心理小說的創始人。

《紅與黑》確實是一本令人驚歎的書。


結語


有人說他矯揉造作,有人說他敏感自卑,有人說他才華橫溢,有人說他幽默風趣,但司湯達卻說:亨利·貝爾,米蘭人,活過、愛過、寫過。

這句話刻在了他的墓碑上,留給後人的除了小說,就剩下這13個字。

距離司湯達逝世,已經過去178年了,而我們依然在品讀他的作品。

作為一個獨特的藝術家,也許正是因為他太與眾不同,所以才不能被同時代的藝術家所理解。

但時間,是無情的,又是最公正的,因為時間看得見,不會讓司湯達的才華被埋沒於時間的長河中。


所以我們也總能在他的文字裡找到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